• 3

入手~FUJI富士NEWEST3.0分享(非開箱文)

這台是新手最佳選擇 可調式龍頭 不論你感覺如何 都應該去試著改變龍頭高低
體驗一下龍頭高低產生的效能差異 騎著台會進步很快的

這台車的C/P值 沒甚麼問題 非常的優良 便宜又大碗 物超所值
我買的是第一批 去年11月21日到手 短短半年 進步非常快
6月12日 我的newest 3.0即將邁向瘋系列400K 未來的600K 還是這一台
不出國比賽 這台3.0夠了 這台車三盤 全省走透透 沒問題的 武嶺也能輕鬆到達




"你說的都對"大大
您對這台車真的很瞭解
看來以後有問題..要跟您多請教了

但是車店老闆告訴我..這台車的龍頭最後不要常常去調整
說會很危險(傷害龍頭的穩固)

是這樣嗎..那我怎知道那個角度對我才適合

我的車架大小是42
jungguo66 wrote:
"你說的都對"大大您...(恕刪)

所謂的會調出問題 可能是調整龍頭時 力道拿捏不慎 鎖壞螺牙
當您調整好鎖緊時 邊鎖邊搖晃龍頭 確認齒溝確實密合
最後鎖緊時 以抖動方式鎖緊 就不會崩壞螺紋 我已經調了又調 沒問題的

至於哪個高度是適合自己 這就是可調式龍頭最大的功能
新手先調最高騎 (先不要管好不好看) 慢慢適應身體柔軟度
騎一陣子之後 你自己就會發現 可以降龍頭 我已經從最高到低於刻度四格 都騎過了
各有優缺點 所以這分感受 沒機會接觸3.0的車友 是感受不到的
龍頭高度跟座墊角度是有關係的 新手若調最高騎 椅墊可以上揚一至兩格 有助於重心後移
慢慢去體驗這個對應關係 也是一種樂趣
3.0 前三盤 後8盤 = 24速
事實上以功率計算 只有14速 有10速重複 看似複雜 其實非常好操控
大致上就是大盤對後2小齒 中盤對後全部 小盤對後4大盤 <--- 這14速
基本上大盤先不管 一般就以中盤對後面全部騎平路+小坡
山路就以小盤對後面四大盤 操控上非常單純 很適合新手
偶爾要競速 掛42齒對應全部飛輪 時速25-45之間很好拿捏
只需要變飛輪 前變完全不需要動 跟傻瓜相機一樣 很單純
哇~感謝各位大大呢~小弟受益良多!剛剛再出去騎第2次~往高鐵!終於把轉速拉到90上下到110頂(這超累)!維持在30KM以上!跟登山車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不過真開心!雖然只持續了10分鐘左右!不知道這樣我下禮拜桃園往南寮漁港能不能順利
另外想請問各位大大!小弟的車!當大盤在第2時!對應到後盤那邊8盤!除了最重!就是最外圍(原諒小弟新手...不太懂那名稱)以內的所有齒輪!只要變速到那邊!都會有很大的聲音!像是練子摩到!那正常嘛?還有就是我再握龍頭的時候!也會發出異音!就像是...樹枝被大力彎曲的聲音...那也正常嘛?感謝各位大大呢!
關於迴轉速的問題 個人建議新手不必拉到90轉100轉
因為那樣騎 很快就會耗盡腿力 即使你有這樣的爆發力 也逼自己回轉速控制在80以下
甚至新手 能以60轉踩踏2小時 就算很厲害了 暫時以略低的迴轉速 保持體力增加續航力
100轉是選手的騎法 一般不必這樣做

以現實的數據來看 大家都說100轉 也有人說他騎110轉 可是碼表一清二楚 騙不了人
我身邊的車友 隨時看他們的碼表 我的平均回轉數64 20人當中我還排第三
事實就是很少人這樣騎 普遍的平均迴轉速都才50出頭 若能穩定的控制在70轉
就算是騎很兇了 對於迴轉速的概念 說法上各門各派 只能自己選擇相信誰
我是認為 先注重騎姿 保護好腿跟膝蓋 迴轉速會隨著時間自動增加 不必急於一時

雖然這台才1萬4千元上下 但是也屬於高價商品 車主都會過度關心
以至於覺得這不對那不對 其實車沒有毛病 通常是車主心裡有毛病
龍頭轉向有怪聲 <-- 以前我的車也有 後來發現是馬鞍包前端黏扣帶塑太緊造成的
你可以試著拿掉馬鞍包 看看聲音還有沒有

鏈條跟爪溝磨嚓 這幾乎是任何車款都會出現的問題 以三盤車來說
如果以一般的變速理念 --> 大盤對後小3盤 中盤對後中間5盤 小盤對後大三盤
基本上不會磨嚓到 但是這樣跟齒比功率的順位並不合 要這樣換檔 準備累死吧
而這個換檔位的方式 很容易成為騎車的包袱 我的換到飛輪最大齒或最小齒 都是會磨到的
有句話說 "放下布袋 何等自在" 磨就讓他磨 安全不會有問題 放下這個包袱 騎車就快樂了
以設計的材質跟物理現象來說 不同硬度的東西 互相磨損的程度很低
鏈條跟爪勾的硬度還有材質都不同 磨損的量非常少 要磨壞恐怕要相當長的時間
我也很想磨壞了 就有藉口可以升級 很遺憾 根本磨不壞
有些人會去換高級鍊條 反而把爪勾磨壞了 不必耍這種聰明 原廠的就很耐用了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要到90以上才是標準...我是買回來到現在!碼表都顯示迴轉速在70以上!那就ok了後?因為也是騎1.2個小時!包包的話!明天我會去試試看!但是我不是轉向!還是起步!拉住上彎把就有了!總之先去試試看!
齒輪的話!因為我看大哥你發的文!中盤對應到後盤所有的齒輪!我就想說那我是不是有問題!因為有聲音不就代表不正常了嗎?那照大哥這樣說明!我安心許多了!只是...我很不喜歡那摩差的聲音只好在牽去給老闆看可以調過嘛!!謝謝大哥呢!
感謝"你說的都對"大..如此精譬的講解
以後對這台車還有什麼問題..在請教您
(我的車變速時..變到某個段速..有時候也會覺得卡卡的不順暢..卡的不上不下)
jungguo66 wrote:
感謝"你說的都對"大...(恕刪)

3.0 的前變由最小盤上中盤 有一個半檔 通常壓一次上不去 還要在壓半下
這不是變速有問題 而是設計上本來就這樣 騎一陣子熟悉就好

如果是飛輪不上不下 需要微調 車架斜管下方有微調螺絲 用手扭一扭就可以
或是牽去車行調 車子騎一陣子 變速線會延展 造成敏感度不夠 這都是正常的
電子瘋狂小哥 wrote:
原來如此...我還以...(恕刪)
那你上次轉速拉到 90 ~ 110,身體有沒有覺得不舒服呢?
如果不會的話,建議就往這個方向前進
當然太高的轉速會降低功率,且也會過度耗費體力,
但是 90 ~ 110 rpm 還稱不上是超高轉速,事實上 90 ~ 110 是多數騎士最慣用的區間
轉速是可以練習的,無論目前您的穩定轉速為何,都可以逐步提升到 90 (90 rpm 算是個門檻吧)

練轉速我提供兩種方式:
一是用起步檔 (推薦 34/15 或 39/17) 練超高轉速
超高轉速的定義因人而異,對我來說是 120,而你或許可訂在 100
挑一段沒有車子的平路,然後用堅強的意志力踩滿一分鐘。很累我知道,但請努力撐過

二是先依你平常的方式騎乘,然後故意降一檔,但維持一樣的車速。這代表著你的轉速必須拉高
這個方法是柔和的,所以能騎多久就維持多久

方法一是訓練各部位肌肉的協調性,方法二是訓練耐力,兩個都很重要
方法一要多做,在實施方法二時才會持久
至於踩踏姿勢我這裡不講,有興趣的話可另開主題討論

採用較高的轉速,雖然踩踏單圈的輸出能量較少 *,但由於可以穩定輸出,獲得較佳的持久度,所以獲得推崇
* 功率不見得較低喔。因為轉速 (= 頻率) 高,所以單位時間裡累積的能量也是很可觀的

而重踩騎車,雖然踩踏單圈的輸出能量較大,但容易造成踩踏不穩定
(即有時大力有時小力,在疲憊的情況更容易發生),所以較少用於長時間踩踏
雖然有時候會刻意升檔來練習腿力,但低轉速的騎乘型態並不適合成為常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