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k wrote:
這是行銷文別太在意若...(恕刪)
K博的批判是合理的
基本上,對於車架剛性的增加
應該是以結構剛性來看
這部分應該牽涉到楊式系數和車架幾何
因此從學理上來看,那個增加的剛性
事實上是可以計算,而非個人「感受」出來的
雲豹這部車,應該是算是實驗性的測試車
我覺得它的修改的部分應該是幾個部分
一是加大的頭管設計
這應該是目前很多車架廠設計上的一個共同趨勢
相對的「前叉」自然會跟著加大
因此在抽車時的支撐應該會增強
各位可以設想許多的碳纖車架在頭管部分都暴粗
那種補強多半會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
其實那是一種必要之惡
傳統金屬車架就沒有辦法做到這麼多補強
因此選擇加大頭管,似乎越來越流行
另外最值得注意的是下管比原來的車架粗了很多
因此,如果車架的剛性有所增進的話
這一個部分的貢獻度應該是不少
雲豹原來是打算做BB30來配合的
不過,這次似乎是放棄了BB30而直接選擇大的下管
下一次是不是會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呢?
老實說我個人是滿期待待的
做了那麼多的改變
雲豹這台車的結構剛性比之前的車增加是可以確定的
但是能夠增加四成,我想只是樓主見獵心喜的誇大之詞
我想真正有興趣的人到可以試乘一下
了解一下還有廠商不斷的用心在追求進歩
畢竟,那天到小弟家借車測試的人不少
這只是一個車友的心得而已
也不用看得那麼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