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變速(連接齒比)。
個人覺得沒有換大盤或飛輪的必要。
稍微幫你抓了一下齒比,覺得大盤跟飛輪配的也還好。
39/14跟53/19這兩個齒比都約為2.79
2.79的齒比迴轉速100時,速度約35。
所以,你的變速應該循著以下的順序:
(39/28--19)<>(39/17)<>(39/15)<>(39/14)=(53/19)<>(53/17)<>(53/15--11)
你的53/22應儘量少用。齒比(2.4)落在39/17(齒比2.3)跟39/15(齒比2.6)之間。
記住:大盤39不跟飛輪11.12.13配。
相同的,大盤53不跟飛輪22.25.28配。
原先也想建議你換成CT盤+12-25飛輪,
不過算過你的齒比之後,覺得也不是很必需。
若是你不甚清楚換檔的順序,事情終究也會再度發生。
有興趣的話,請移駕我的BLOG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wyz-blog/article?mid=362&prev=372&next=359&l=a&fid=6
wyz9981 wrote:
抱歉!我覺得你沒有精算齒比。
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變速(連接齒比)。
39/14跟53/19這兩個齒比都約為2.79
2.79的齒比迴轉速100時,速度約35。
所以,你的變速應該循著以下的順序:
(39/28--19)<>(39/17)<>(39/15)<>(39/14)=(53/19)<>(53/17)<>(53/15--11)
你的53/22應儘量少用。齒比(2.4)落在39/17(齒比2.3)跟39/15(齒比2.6)之間。
其實.我真的沒有精算齒比.這樣說起來好像自己太靠感覺了.謝謝.因為.我靠感覺.總覺得53拖19比39拖14重.
所以當我先用39拖25起步.接下來22.19.17.15到14.就要變前面大盤53拖19.
其實.我不太會前後變一起變.
barry89 wrote:
偏偏這區域跳齒都2格以上,每次變檔都覺得重踩或太喘
11,12,13幾乎很少用
+1+1+1+1+1+一萬個1
googs70 wrote:
所以他應該是希望
1.浪費的齒比不要太多
2.又希望是密飛輪
我猜的.......... 有錯不要笑我..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要看你要用什麼方式騎車。
2009 北宜公路賽
你看它的迴轉速約65-70,速度約16-20左右
他說降一齒感到肌力不夠用,但是升高迴轉速卻是心跳受不了。
讓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圖:

你可以看到,如果39齒用70轉來騎,速度約在15-20的話,
齒比差不多是在17-19-21-23之間。
速度是--> 21.189168 18.95872926 17.153136 15.66155896
也難怪降一檔會覺得肌力不夠,肌力不夠的結果就是RPM會降低。
但是如果換成34尺大盤用70轉來騎,速度約在15-20的話:
齒比差不多是在15-16-17-19之間
速度就會是---->20.9356224 19.627146 18.472608 16.52812295
其速度上的銜接會比用39尺稍微來的『密』一點點,
也許就是這一點點卻可以讓肌力保持住,或是讓RPM不要掉得太多。
也或許如果用的是有18齒的飛輪,那麼那速度的銜接就會是18.472608--->17.446352-->16.52812295
這樣也不會讓降檔突然變成肌力不夠。
<<<<在此我們不跟別人比較,因為我也知道這都是肌力的問題>>>>
爬坡的盤跟大部分是平路的大盤應該會不一樣,
飛輪也是。
當然啦,你肌力很強的不在話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