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有企業可以培養本土自行車選手登上國際賽事嗎?

台灣有實力的選手其實很多

小折版那有很多實力堅強的可以挑選
不含LP,哪來LV?
p871055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熱愛...(恕刪)


我記得~

2007環法公路賽~~有提到~~21支隊伍~經費最少的一年也要花一億新台幣左右~像T-Mobile是最高的一年花3.5億新台幣

如果請政府出資商業比賽好像怪怪的吧~~

假設政府真的出資~~新聞馬上又說~~這些錢可以讓全台灣N個小朋友的營養午餐有著落了~

相對的全國人民獲得什麼~~台語說的好"先顧肚子再顧佛祖"

所以阿~~01上發表一下夢想是不錯的拉~
其實台灣也有在推自行車活動......................

尤其是偉大的馬總統自從上任以來努力推行下列活動:

1. 吃便當活動 ( 可避免一堆公務人員鋪張浪費)

2.慢跑活動 ( 減少地球資源被一堆公務人員停車不熄火所消耗)

3.看棒球活動(可以消耗一堆官夫人多餘的精力)

4.親子自行車慢騎樂活生活活動(可藉此拉近一堆公事繁忙的公務人員的親子關係)

所以說如果以上四項可以推向國際不也是另一種台灣之光

連現成的網球,撞球,桌球,保齡球,圍棋等等花費少,離世界第一只差一點點的運動,都沒人要全額贊助了.

我們單車的連門票都還沒有,又有誰肯把錢砸在這無底洞.
廣告效益問題吧...
人家F1,NFL,NBA,MLB一年燒個幾十億也是有廠商要贊助
自行車廣告效益過低
頂多是車廠跟變速周邊廠商,或是健康食品受益
問題是這些東西在台灣市場有限,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無人做阿
連單車的電視廣告都很少見了...
國內要培養一個選手需要超越很多現實的考量
加上贊助國外的選手,既有知名度又有實力
撿現成的不是比較快...

插花一下,樓上有人說小摺(徑)實力堅強,我也感同身受
尤其是把一堆車堵在廟門口樓梯那一團
超級強的~人要走個樓梯都要繞道...
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erictsai3737 wrote:
尤其是偉大的馬總統自從上任以來努力推行下列活動:...(恕刪)



馬屁拍到這裡來了, 他不會來看單車版啦.......
騎得自在,騎得輕鬆
現在談國際一級職業賽或許言之過早~但可以先以亞洲地區的亞巡賽為目標

目前可觀察兩個亞洲等級最高的環賽,沒記錯的話是環蘭卡威(馬來西亞)以及環青海湖(中國)

又沒記錯的話目前台灣只有GIANT亞洲隊,得到台灣企業的相當贊助有能力参加,今年隊中選手均以台灣自己的選手為主

隊中的賴冠華沒記錯的話是目前能完成環青海湖的唯一台灣選手,是目前國際賽事經驗最豐富走在最前面的代表人物,希望他能繼續堅持下去~加油。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噴水達人 wrote:
廣告效益問題吧......(恕刪)


光是贊助轉播環法等頂尖賽事都意態闌珊了,培養本土車手似乎是想太多

目前比較有規模的、UCI登記有案洲級職業隊應該就屬捷安特亞洲隊,

根據該車隊新聞稿指出,自2009年至2011年,捷安特亞洲隊將完全本土化,

註冊車手將全數為台灣本土車手,短期目標是更積極培養年輕的車手......

這邊有新聞稿全文,有興趣的自己點進去看「2009年捷安特亞洲隊記者會─新聞稿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政府僅是起個頭說"節能減碳"

引起熱潮之後又不知道好好建設並延續下去

自行車熱造成其它經濟效益這麼的大! (交通,食宿,觀光)

我們的官員居然毫無感覺? 更別說要企業拿錢出來贊助了
容我潑一下冷水

這邊是單車版,在這邊發言的社群當然是單車運動的愛好者,當然會支持單車運動的發展
但是如果跳出來看,廠商(或政府)投資單車選手(運動)的效益為何??
台灣是個小島,做很多事都會有經濟規模的限制,連客群最多的"棒球""籃球"都搞不起來了,何況是單車

這不是倡衰,這是實況,規模不夠大,啥都撐不起來!!

大家難免我執,騎單車的說要發展單車,玩衝浪的說要發展衝浪,玩風帆的說要發展風帆,玩生存的說要開發場地......

說真的,還不如都拿去投資教育跟營養午餐(個人意見啦,別鞭我)


另外一點,大家期望台灣單車選手達到啥境界?? 只要是運動,就有肉體上的限制
而肉體條件,大概就是黑>白(紅)>黃

如果有看電影"一個頭兩個大",應該記得剛開始不久那幕,金凱瑞(主角)同事揶揄他的"黑人"小孩才幾歲,小弟弟已經比香腸大了,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不是LP越大運動競賽表現越好!!我只是要強調,肉體是有天生上的差異的。

這是生物現象,統計數字!! 大家真以為台灣叢爾小島真的會有那麼多萬中選一的高手?? 如果自己有錢,真的有那麼多的熱情(跟錢)去等待一個天生好手出現??

(至於為何鮮有黑人選手在單車賽事中表現,那是另一個複雜議題,不提了)


樓主的問題 "台灣有企業可以培養本土自行車選手登上國際賽事嗎?"
對我而言,答案是簡單的,就是"沒有"
這個意見並無褒貶以及道德上的判斷,只是實況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