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達人 wrote:
廣告效益問題吧......(恕刪)
光是贊助轉播環法等頂尖賽事都意態闌珊了,培養本土車手似乎是想太多
目前比較有規模的、UCI登記有案洲級職業隊應該就屬捷安特亞洲隊,
根據該車隊新聞稿指出,自2009年至2011年,捷安特亞洲隊將完全本土化,
註冊車手將全數為台灣本土車手,短期目標是更積極培養年輕的車手......
這邊有新聞稿全文,有興趣的自己點進去看「2009年捷安特亞洲隊記者會─新聞稿」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這邊是單車版,在這邊發言的社群當然是單車運動的愛好者,當然會支持單車運動的發展
但是如果跳出來看,廠商(或政府)投資單車選手(運動)的效益為何??
台灣是個小島,做很多事都會有經濟規模的限制,連客群最多的"棒球""籃球"都搞不起來了,何況是單車
這不是倡衰,這是實況,規模不夠大,啥都撐不起來!!
大家難免我執,騎單車的說要發展單車,玩衝浪的說要發展衝浪,玩風帆的說要發展風帆,玩生存的說要開發場地......
說真的,還不如都拿去投資教育跟營養午餐(個人意見啦,別鞭我

另外一點,大家期望台灣單車選手達到啥境界?? 只要是運動,就有肉體上的限制
而肉體條件,大概就是黑>白(紅)>黃
如果有看電影"一個頭兩個大",應該記得剛開始不久那幕,金凱瑞(主角)同事揶揄他的"黑人"小孩才幾歲,小弟弟已經比香腸大了,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不是LP越大運動競賽表現越好!!我只是要強調,肉體是有天生上的差異的。
這是生物現象,統計數字!! 大家真以為台灣叢爾小島真的會有那麼多萬中選一的高手?? 如果自己有錢,真的有那麼多的熱情(跟錢)去等待一個天生好手出現??
(至於為何鮮有黑人選手在單車賽事中表現,那是另一個複雜議題,不提了)
樓主的問題 "台灣有企業可以培養本土自行車選手登上國際賽事嗎?"
對我而言,答案是簡單的,就是"沒有"
這個意見並無褒貶以及道德上的判斷,只是實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