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safool wrote:有幾何圖嗎?不知道是...(恕刪) 不管seattube角度如何!後下叉越長,後輪定位就會越後面,與立管距離就會越大!通勤車架立管&後輪距離大多在3指幅以上,很好辨別....
Sea wrote:我看到的lug r1...(恕刪) 4130鉻鉬管材應該是在後期(2000年)之後才採用,不過可能是成本的闗係,質感並不如同為4130管材的R2000樓主的車架是1995年左右的版本
Sea wrote:我看到的lug r1000都是crmo4130管材or雙抽535管材~...(恕刪) 小弟的認知剛好相反耶~~ 我從來都沒有印象捷安特有lug的R1000出現過鉻鉬鋼的... 倒是很後期的壓縮車架版R1000有4130管材的
哇,大家討論的真是熱烈。小弟對鋼管車真的沒什麼研究......單純的只是覺得碳纖車看多了,組一台另類的鋼管車來當練習車也是不錯的選擇。會選R1000 也只是因為不熟,所以選擇自己聽過的牌子比較不會買錯。Collin兄,如果你想試試我的車,歡迎你跟我約時間。基本上假日的早上我都會往風櫃嘴跑^_^至於配色的部份,我自己也覺得用色偏向大膽.......不過實車的顏色真的比較好看,那個紫色不管怎麼拍,都會有點色差。組車的價錢,扣除輪組及飛輪外,總共花了28個小朋友.....
這支是1996年紫色第二代車架與95年只差在車體字樣不同罷了但95年一代車架卻勇多了國二時陪我經歷了幾次大摔車車架幾乎無損壞(除了多了無數道刮痕)當時入手沒三個月就改了全套105105撞壞了就換全套600的車友車齡有15年以上的應該都知道.........但是國三下學期被同校的學弟偷走殺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