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三鐵計時車的騎乘( 碳纖維短鼻墊完成瘋六百長距離騎乘)


CaseyChao wrote:
體驗休息把架背包(7...(恕刪)


以三天的時間騎著SPEEDONE RTT8D三鐵計時幾何碟煞版鋼管車...
帶著七~八公斤的行李背包...
繞行台灣約850km左右的里程...
以所要繞行的距離來說...
能減低一些重量會是不錯的選擇...
體力夠...
可以排定兩天的時間也是一種方式...
兩天所需要的行李會比三天少三分之一左右...
累積的睡眠不足時間會縮短...

在上上下下的路程中有感覺碟煞對於制動力的優勢...
須注意的是自行車的剎車是減速行為...
因而對於速度的掌握需確實...
過頭容易有危險...

已經歷過的路面可以感受到鋼管車的路感優勢...
值得推薦...

以長途的趴騎而言...
沒有練到一定程度...
感覺低位差會是比較優的選項...
也就是坐墊與手把位的落差需要小一些...

休息把架背包的騎乘操控除握把位的差異外...
停車與單手操控時須特別注意...

第二天行程來到台九線舞鶴坡...


第三天蘇澳到宜蘭背包上肩...
趴騎時隨手拍趴騎影...

這一路下來都以無後移坐管搭配碳纖維薄軟襯攀皮短鼻墊...
對於短鼻墊在長距離的挑戰及上下坡的騎乘有更進一步的體驗...

騎乘時對於坐骨承載位置可以移動範圍...
更進一步確認...
因為整個承載區懸空...
以坐骨可以往後移離開坐墊...
以此為坐墊高度設定位...
此位置可以拉高腳踝身體往後略為伸展...
坐骨懸空後可獲得舒緩...
對於長途騎乘有進一步的助益...
簡單的說如果坐骨無法退到這個位置時...
表示坐墊高度設定過高...
當趴騎時身體往前坐骨往前再乘載區前方...
拉強度時習慣身體往前的也可以應用此一位置...

CaseyChao wrote:
以三天的時間騎著SP...(恕刪)


以SPEEDONE RTT8D三鐵幾何鋼管公路車...
體驗過多次超過300公里的長距離騎乘後...
想進一步比對坐墊與手把大落差與小落差...
在於長程的相對關係為何?
那就把原本的落差降低到6cm以內...

改變後的RTT8D...


小試一下趴上把的感覺...
蠻優的...

找時間再來體驗一下400km的騎乘...

CaseyChao wrote:
以三天的時間騎著SP...(恕刪)


一般來說不同的設定方式會有不同的優劣...
當使用加長型前叉後手把位比較高...
在姿勢上的範圍可以獲得比較大的活動空間...
需要時可以獲得比較高上半身姿勢...
要獲得比較低趴的姿勢...
基本上手肘微彎的會比較多...

相對的在重量上會犧牲一點點...
在風阻上也會犧牲一些些...
而在舒適性會提升一些些...

在一般道路上...
想要有不一樣的路感...
那就換上之前犬師換20mm軸心前叉所留下來的輪組...

26x2.0的輪胎跟700x21的輪胎...
稍為比對一下輪胎最外徑兩者間還差不多...
輪阻不一樣...
路感不一樣...
趴騎的感覺也不同...



-------部分原文---------
計時賽常是一小時內高強度的距離,設定上往往隨距離愈短,使用更偏衝刺用的股四頭股,上半身也是以低風阻為主,肩頸舒適其次,以求近一小時內最高均速;而三鐵賽隨距離拉長至百公里以上,設定成可以會讓上半身幾乎是放鬆休息,並且能充用利用臀大肌耐久力的巡航騎姿


----------------------問題如下-----------
想請問大家一下
如原文所述,短距離衝刺型的比賽時,會用到較多股四頭肌,意思就是[坐前面一點吧]。但長距離的時候如90或180K,要讓上半身休息-也就是重心比較前面,趴著比較舒服,但是小弟的疑問就是,在這個前提下,如何能用到臀大肌? 因為不是要往後坐(大腿與軀幹角度變小),踩踏才能用到臀大肌嗎? 這樣好像有點矛盾。好像無法趴的很舒服,同時又能用到臀大肌發力?

上面的問題也是來自於,不知道坐墊該往前調到什麼程度...
坐墊鼻尖對齊BB?
超過BB幾公分?
或是膝蓋前緣的鉛錘線超過拇指球幾公分?

acker wrote:
-------部分原...(恕刪)


您所提坐以坐墊鼻頭來定位坐墊前後位置...
因每個品牌的坐墊基準承載點比例各有不同...
當設定之初的參考值可以...
感覺上還是要以乘載位置為基礎...

坐墊需前移多少?
與上半身姿勢有多趴有關聯性...
坐墊與手把位的落差有多大會有不同的需求...

基本上是您要把身體的重心...
分配多少在坐墊上及放在踏板上...

我是比較習慣車架77度的中管角度及使用無後移坐桿...
可以兼顧趴騎與一般騎乘姿勢...
上坡也較好施力...

一般重踩的方式對坐墊的依賴會比較低些...
拉迴轉速輕踩對坐墊依賴會比較高些...

無論輕踩或重踩...
不要忘記練好後拖拉及抬大腿的動作...
連帶練好畫圓動作...
以後拖拉抬大腿帶前推下壓踩踏動作...
可以做好上述動作基本上就可應用到最大的核心肌群...

騎過蠻長一段時間的SPEEDONE RTT8D 三鐵幾何鋼管公路車...
對於長距離的騎乘表現如何?
就以參加瘋系列活動簡單心得分享...
共完成200*2-300*2-400-600Km共六場...
基本上感覺蠻優的...

參加瘋六百於福容出發前及回程後夜景...

瘋六百完成後上管上又多一枚完成貼紙...

此回瘋六百的騎乘...
也印證了碳纖維短鼻墊於長距離騎乘...
提供胯下無壓力及穩定和多點支撐的貢獻...
適度的坐墊高度...
可以提供完整的坐骨前中後位置...
有助於長時間騎乘坐骨位置變化...

核心在時長時間握下把輕鬆自在...
核心不在時握上把也ok...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