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為什麼台灣品牌會被自稱專業的人看不起

spencr1020 wrote:
不管原物料來自哪裡
最後的組車品管和出貨地在台灣就可以號稱是MIT了
誰規定MIT的產品就得純台灣製造?
複雜一點的產品都嘛是聯合國了
這種產業結構有什麼好奇怪

在檯面上是不會明講
因為打上MIT確實可以抬高售價
消費者越精明對商人越不利
在行銷策略上當品質到達某個水平之後
賣形象已經比賣品質更重要了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售價不就這麼一回事?

講出來不信也不會查資料
只會當伸手牌等人餵資料
還偽造文書咧!?

相關討論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268&t=759202&last=7980517
http://blog.udn.com/glee/4284414


這位網友,你會不會笑死人了,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找的資料跟你講的是不同的;你口口聲聲宣稱GIANT的車架是MIC貼MIT標籤,找的資料卻是網友認知錯誤,認為GIANT的組裝是MIT,所以才會貼MADE IN TAIWAN;GIANT會貼那張MADE IN TAIWAN指的是該車的車架製造產地;希望你找的證據是實際的,不是用討論的假資料(因為換一篇文章,又有人開始製造假資料)...
附帶一提,話是你說的,沒人有這樣的資訊,當然由貴網友拿出你說的證據
捷安特不至於需要用到將MIC假裝成MIT來賣.
車店裡的新車紙箱上標的很清楚,是MIT的就是MIT,是MIC的就是MIC.

有六,七千元的車子是MIC的,但也有二,三千元的童車是MIT的.
spencr1020 wrote:
都已經是常態的事實了要查明什麼?

我自己的車貼的是MIT
買的時候問過經銷商就是這麼回答
大陸廠代工很令人驚訝嗎?
上游原料廠外移了 留在台灣跟誰拿原料?
下游廠外移了 留在台灣誰給你訂單?
不跟著外移在台灣活不下去
20幾年了 老早連根整個挖過去了
走到這地步 不用宏觀的角度看怎行

ECFA簽了之後代工成本會更低
未來台灣接單大陸生產 掛MIT形象走高價路線是必然趨勢
經濟日報有報導巨大因此加碼投資大陸11億
當然是為了增加產能
為什麼11億不投資在台灣廠?
大陸生產掛MIC又不會比較好賣
很明顯是想增加為MIT代工的產能

其他資料顯示
台灣廠的產能逐年下降轉移到海外
但是產值卻是提高的
轉型做高價車外銷佔9成以上


你知道之前也有一篇文,也是跟你模式相同,老闆說的;後來熱心網友去查證原來該店不是GIANT經銷商,只是有代銷GIANT車種,該店主要賣的不是GIANT的車,所以老闆為了自己的營利隨口亂說;既然你說經銷商(老闆)說的,問你是哪一家敢這樣說,卻顧左右而言他,還找些自己認為是證據的證據;在我看來,你說的常態事實就是有人被利用,不查證就上網大放厥詞;如果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是台灣製造的驕傲,請你去高雄科工館走走,看看台灣的驕傲吧!!
騎什麼車都好
不會愛惜
什麼車都是一樣
自己喜歡就好

花大錢 買高檔車
叫他去參加比賽呀

與其在此爭論產地問題...不如我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所謂看得起與看不起的問題.....

在現在這種商業競爭模式運作下,你要別人對你的產品刮目相看..贏得尊重與品牌認同.....很現實的就是要拿出成績來....哪裡做的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
(雖然我了解這樣用成績來評判車子好壞是極不客觀的...但消費者要的是說服力呀!!!)

要嘛...Grand Tour 環法/環義/環西總成績前三,車隊團體總冠軍....UCI車隊排名.....關於這個部份,我想Scott是做得很成功...光是一個Carvendish就不得了了.....另外Specialized也在今年環法大出風頭......端看是否能夠延續下去.....早期一些的,90年代末期的Colnago成績也是嚇嚇叫.....造成C40旋風.....

不然就是具有相當創意研發的設計....加上密集行銷策略....可以引起車界的群起仿效....關於這個....以最近來說,比較有意思的是Cervelo 的R5CA計畫....但我覺得更早些時候(2004,2005年) Scott CR1推出也更是另一個傳奇.....又輕又強...加上德國Tour雜誌,EFBE 數據背書....同時它贊助的Saunier Duval車隊戰績一躍而起....成為一級車隊......

我想一個品牌能為消費者所認同....背後都有原因(不論國內或是國外品牌)....我們不妨以更寬容的心去接受它吧!!.....

樓上車友一再提及的Scott,這是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的,又是另一項台灣人的驕傲.

不過,車子還是要看人在騎,曼島飛彈之前騎捷安特的公路車應戰時也是一樣.
unicafe wrote:
捷安特不至於需要用到...(恕刪)


童車標成MIT父母比較會放心買這是銷售策略
為了讓MIT的標籤站得住腳 作業上會稍微複雜一點
這不能說是假裝 這是廠商和消費者之間認知上的問題
外箱上面標示MIT 不代表內容物各部分都是純MIT
如果從大陸運回來已經是"成車"了 是該標成MIC的
spencr1020 wrote:
童車標成MIT父母比...(恕刪)

CTRL + C 先幫你Print給G的信箱


大大不用感謝我!因為我是好人


捷安特被看不起???
完蛋...那我白牌車怎辦
好歹也是花了七八萬的白牌車.....


捷安特台灣的產能也很高啦!!!!
不過低價的車架從大陸來也有可能....
畢竟台灣工資比較貴,要走向精緻工業...高單價高品質
那個廉價的產品線交給進口的也不錯阿....

捷安特有交叉持股台灣最大的車架廠耶...
捷安特也有自己的車架廠耶....
中高價位的車架也都是自己來阿~~不然被阿共阿學去怎混??
totoroya wrote:
你知道之前也有一篇文...(恕刪)


我以小股東的身分感謝支持G牌的人
但是所謂MIT從原料到製程一定要純台灣是你自以為的
前面文章沒有想證明什麼的意思 別誤會
並沒有想為了取信於誰而刻意如何
隨便列兩個月經連結也請不要誤會當作是證據
單純敘述我知道的部份事實而已
主要還是來自海關資料 官方資料 股東資料....

你可以不要相信 或是自己找答案
但是不要以為在那邊大聲敲碗就會有人雙手捧給你想要的
如果要否認的話為什麼拿不出證據來看看?
大放厥詞的乞討文在01看起來就是搶劫文......

台灣人會做的東西拿帶海外設廠叫別人做 也許也算台灣的驕傲 也許更是台灣人的無奈吧......

機器好 品管好 大陸廠就會差嗎?
去高雄科學工藝"歷史"博物館遠足
倒不如去參觀巨大台灣廠了解現況

小弟要去待會要出發去環島了改天聊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