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主 2022年 PO 這一篇文章時,我就看的一堆問號!
其實,認真算一下:
就會發覺樓主的兩部車都是<<<貴>>>的,
哪是什麼便宜的公路車!?
反而是藍色的那一台,感覺上就是好看又好騎!
便宜?只因為它是 Giant 嗎?
有認真騎公路車的人,就會了解,對比國產公路車,
相同規格等級的車架,掛上【進口品牌】四個字後,
車價就會多出一大截,但實際性能根本在伯仲之間!
只差在 錢堆出來的心靈馬力 會不同。
黃色的那一台,個人覺得是騎在路上吸睛用的!
這兩台在設計時應該都有在風洞裡測試過,
在兩台輪組等零件都裝一樣的等級條件下,
讓騎士以 最快的速度 的 拼命踩 一段長距離的路線,
理想情況下,黃色的那一台也許極限速度會高一些。
但是樓主的比較條件,
卻是兩台都 不便宜 的公路車,當然 車架 不同外,
對影響 速度 最 重要的 裝備(輪組) 也不一樣,
主要的 變異數 都 不同!?
只有具有 最大誤差 的 驅動引擎(人力)是一樣!
然後得到一個奇怪的結論:
說花不同的 $€¥₹ 買的公路車,性能沒差???
就字面上來看,這個結論也是沒錯啦!?
好吧!
若是車架/輪組 等變異數都不同,
而測試的騎士也沒有可參考的功率等數據佐證?
那就多加入一個 引擎(人力) 不同的 變異數 來測吧!
若請版上有 神奇腿力 的 大大 騎 UBike 參賽 ,
同時與 樓主 騎 黃車 或 藍車 比賽,
我相信不會騎輸樓主的 黃色火箭車 或是
藍色 空力車 。
這件事,【小宇單車】已經實地做過實驗了。
雖然這是兩個不同 人力引擎 造成的結果!
但相反的,如果樓主騎 UBike ,算了,這太為難樓主了!
換成樓主騎 Giant R2200 好了,這有算是便宜的公路車吧!
而 神奇腿力 的騎 黃色火箭車 或 藍色空力車 ,
如果互相交叉比較,最後測出來,發覺
樓主騎 R2200 也能 跟 神奇腿力 騎 高價的 空力車 差不多,
那樓主所下的 標題 與 結論 就能成立!!!
對照的競賽,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影片欣賞!
我覺得騎公路車時,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您的體能能撐多遠多久多快。
好車好輪的確有加分的效果!
車架的定價,裡面其實有很多小細節,與成本都有關聯。
第一眼不外是看外觀、顏色、塗裝的花樣設計等等!
第二點像樓主的黃色火箭車,因造型結構特殊,需要更多人工,
成本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第三是經過計算後,可以減重或需要補強的處理過程,
在車架可以盡量輕量化之下,但仍可承受一定強度的壓力,
讓車架可以立即回饋騎士的發力!
第三點其實對於騎士有很大的影響。
像我以前騎無牌的公路車,就是把管子焊成一部公路車的樣子。
裝上該有的零組件後,就是一部公路車了。
騎起來也沒什麼問題!
若要比較,與我現在騎的TCR也沒什麼差別,都是自由騎。
反而是以前年輕,均速都比騎TCR快。
但是現在騎TCR時,我發覺一件事,想要加速時非常的輕鬆,
不論是起步加速、直線再加速,甚至爬坡時再加速,
只要腳踩,輪子轉速就自然跟上,不像之前騎無牌車時,
腳要多發很多力才能帶動輪子。
可惜畢竟是肉腳一個,腿力有限,心肺功能也不夠,
享受加速感之後還是要回到省力的定速區域。
但加速輕快這件事,真得讓我對公路車車架有一層新的體驗。
想想選手在競賽場中,需要再加速衝刺的時機時,車架也能立即回饋,
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若是一般市民組騎車,都是順順騎,就只能享受到車架好像有省到力的幫助,
而不知好的車架還有其他的優點。
所以要選 貴的車 還是 便宜的車 ?
對一般市民而言,好像也沒什麼好爭的。
就看您自己對於單車這項運動的比重來決定吧!
我就絕對做不到!
加上單車版人氣越來越少,有分享文都值得按讚

只是樓主的標題就像 Yahoo 首頁中慣用的手法:標題殺人法。
被標題內容吸引點進來看,但內文卻與標題所說的不太對稱!
就如我上二篇講的,樓主的二部車都不便宜,尤其是藍色那台,
光看輪組 就知道有升級過!
那兩顆輪組若是正貨?性能比另一部用的還好。
整部車在升級過程中總共花了多少錢?樓主應該很清楚。
但標題卻是
【實測 |買30萬的車真有比較厲害嗎|便宜跟貴的公路車區別|貴的腳踏車值得嗎】
很明顯的 標題 與 內文 不對稱。
那一部是便宜的?
實測的結果也沒有可供佐證的數據,雖然測的很辛苦,
但最後結論卻等於沒有結論!?
難免讓人覺得是答非所問。
當然就會有人提出質疑了!
june-sue wrote:
那30萬的車來跟ubike比就會有結論嗎?
感謝樓主的回應
Ahoo Chen wrote:
跟youbike比,比過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6955123&p=3
有很多前輩都有提到:
車架及輪組超過一定的等級後,就都大同小異了!
例如環法賽事,如果騎越貴的車可以跑更快,那還比什麼?
那為何車廠網站上的價格還會有不同等級的價格?
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就從零組件上來加啊:
RED要十幾萬,而 Rival不到五萬,
鋁合金把手 幾百塊,但 碳纖把手 要萬把塊,
座管、坐墊、連大盤等都升級到全碳的, 還要花更多的錢。
但有些人就是願意付更多的錢,
來享受這些幾乎與性能無關的產品。
像樓主之前的分享文:
【開箱分享】火鳥Zipp Super 9 碟輪 –AKA 火鳥噴射機
ZIPP SUPER-9
[開箱] Corima三刀輪30th Anniversary Edition。心得。內含影片跟多圖。
CORIMA WS TT 58mm 3刀前輪 Tubular Rim Brake
您覺得上面這些加一加以後,那部 藍色空力車的身價是多少?
還認為他便宜嘛!?
UBike 的問題
我經常夜騎觀音山,幾乎都會遇到一個騎UBike的高手,
不知他有沒有上01的習慣?
我因為心肺功能不佳,所以爬坡時都以不爆心跳的頻率
順順往上騎。除了流汗外,到了服務中心都是不累不喘,
若不趕時間,可以下到山下的小七後再繼續爬上山。
而那個高手,在稍微有坡度時,我就看他一路站著以穩定
的速度超過我。
那您認為 騎 UBike 有沒有很厲害!?
若換成我騎 UBike ,我可以告訴您,我只能撐到
凌雲路三段八十二號旁的福隆宮,就騎不上去了。
那這樣是 UBike 不好?還是我體力有夠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