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我剛買車時,天真的以為 OCR C1 就是最好的,殊不知原來我的 FSA 大盤拿在手
上竟是如此的沉重......(註: 2006 ocr c1 大盤相較於 shimano system 只能算是
四級水準,又重外型還有一點小醜, CNC 還切的有一點不對稱)
第二:我本來要升級至ultegra 三盤就好,但老板說差沒多少,所以就直上 Dura ace,順
便跟你說一下,我連輪組也一併換成了 Dura ace,如果再加上新的carbon座墊,基
本上真的可以稱的上是一級戰駒,這樣整體我覺得才配的上我當初認為 OCR C1的樣子
,再者,換下來的我都有賣掉,也沒浪費啦!(大盤我還是有留者,以備不時之需<_>!!!!)
第三:說真的我承認我有一點虛榮心做祟



漂亮,所以你說對了,有一部份就是為了 Dura ace啦


第四 :我已經認真的騎了一年的車,哩程大約已經有6500公里,說了你可別打我,基本上往前
半年算,第三盤好像對我是裝飾品,39 and 27 已經夠我爬遍各山頭,我幹嘛多留一盤
給那些騎在我後面的"老杯杯"笑我是靠"卑鄙輪"才那麼利害




第五:我是儒生,所以我奉行孔子思想 " 騎而不敗則罔,敗而不騎則殆"



另外解釋一下關於 shimano triple 與 double 變把與前變的問題:
前變:由我改盤的經驗來看,triple的前變實際較double來的寬,所以在對角的部份(ex:12 VS 39
or 27 VS 39 都沒有鏈條卡到前變的問題,所以我大膽假設,Triple 前變可以改成兩盤用,但
兩盤要改三盤則一定要換成三盤專用的前變。
變把:如果我們的 OCR C1在不增加墊片的條件下,我們除了不能在 39時使用 12,13,14外(前一篇有說
明),也會在不小心將變把變到 30 時產生"落鏈"(我覺得shimano應該可以設計一個鎖住第三盤的
設計空間),因為此時墊片的功能就來了,由於加了一片半的墊片剛好會接近大盤一個盤距(兩個墊片
剛好等同一個大盤間的盤距),這樣一來,我們要是不小心撥了第三盤變把,鏈條就只會再39的盤位
而不會發生"落鍊",不過倒是會發生鍊條與前變發生劇烈摩擦,唯此時只要將變把撥回第二盤位置即
可。
前變調整:其他的前變我不知道,我只玩過我的 6603,但我覺得它的穩定度算是相當好,而且位移的角度
也夠大,說的誇張一點,就是想移那就移那,如果再加上DA大盤的上鏈卡勾,套句廣告詞"只要
輕輕一撥,就回復原本的樣子"


後記:我覺得騎車是騎給自己爽的, OCR C1 30速的設計,我還是覺得是最棒的,如果車店老板有 7703
我還是會裝Dura ace三盤的,說實在的年紀有了,爬山還是不要"苦毒"自己的膝蓋,反正總歸一句
話,能力到那,車改到那,心到那,就騎到那。
來一張陽明山巴拉卡 7.0 休息棧照片
坐在前面兩位車齡均超過20年,我希望我到那個年紀還騎的動




這一張就是我啦!!!!!

ps: 開板大如果環島經過淡水記得call 我,我帶你去吃好料的啦,版内的大大也適用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