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C夾已經是末代產品

雖然樓主發的文常常讓我滿臉問號,但至少這篇文的命題是沒錯的。C夾就是末代產品。廠商應該還是會繼續供應料件,但不太會再有新產品了。

目前我的公路車有六部C夾,兩部碟煞,還有一部碟煞車要等四月多五月才會到手(就是那個零壹人人喊打的TCR)。

第一部碟煞車是2013年的S-Works Roubaix SL4,科科科,夠老了吧?應該有資格說說使用心得吧?XD

SL4配的是RS785,輪子算是特規,基本上找不到別的輪組可以換 — 但也非常夠用了。這十年來C夾碟煞混著騎,我並沒有特別覺得哪種車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種。C夾輕巧,易於維護,更換輪組方便,都無庸置疑;碟煞的耐候性跟無燒框焦慮則是C夾無可比擬的。

回歸到感性面,只要是我買的車,就是我喜歡的車。以我來說,從來沒有「不同派別要拚個你死我活」的狀況,我的車,我通通愛。

但如果現在新手要入坑,想買一部有一定品質的新車,也沒什麼選擇了。就碟煞吧,別給自己找麻煩。
我一直在嗆c夾黑
有沒有用過r8000c夾?
不要拿古代低階來嫌c夾多差
這棟樓我好像提到了三次以上
但好像都沒人理我
裝作沒看見嗎
Jeter530

TONY1978 沒辦法,我就是用富律業夾器,不是煞車靴或煞車線的問題,而是胎壓打起來後輪會磨中管

2024-03-12 10:37
小緯0510

TONY1978 你一直在迴圈,你去翻一下62,63樓C夾最大的弱點根本就不是在制動上面

2024-03-12 10:48
SimonW wrote:
"C夾已經是末代產品...(恕刪)

不要裝傻 那是商業好嗎?
上課都沒做筆記喔

其實隨便編故事
當台灣大陸碟剎發展很成熟
大廠都賺不到了
某天shimano說碟剎影響風阻
研發藏在前叉後方流線c夾 還是全隱藏線
某天giant說 28支幅條風阻力太大
以後標配是16/20碳幅條 搭配新款隱藏線框煞
然後說省20w
某天sram說偷輕碟剎有安全隱患 推出黑科技框煞輪組 而且還是油壓的

結果
shimano搭配giant出了一級車
sram搭配閃電也出一台
所有環賽隊伍大聲歡呼
消費者還不是真香

然而各家車廠已經荒廢框煞
模具報廢 人員流失
技術仍還是掌握在大廠
又能創造一波獨佔
SimonW

做你的白日夢吧

2024-03-12 22:55
eric62

乾脆一點,說碳纖不環保回收困難,要改用金屬車跟鋁框比賽吧

2024-03-12 23:27
TONY1978 wrote:
不要裝傻 那是商業好...(恕刪)

時代在進步
物理限制的東西,淘汰了就是淘汰了
看汽機車就知道
碟煞就是主流

框煞再怎樣
對輪框傷害永遠都是比碟煞高
光這一點,就很難再回主流
按這裡檢視網頁
magura的測試,即使碟盤已經整個燒紅,一樣煞的住

碟煞再怎樣消耗的都是碟盤跟來另
而且容錯值和耐用度,C夾完全看不到車尾燈

C夾同樣捏住煞車的測試
SimonW

喜歡用什麼是個人選擇,但是可以因為自己喜歡C夾就顛倒是非喔?那是不是有喜歡騎馬的人可以說馬車未來有一天會因為溫室效應重回主流市場?

2024-03-12 22:54
eric62

現在台灣市售車除了牛頭牌外,那個牌子的車不帶渦輪阿

2024-03-12 23:26
一堆人都是外觀先決
然後遇到大時代的潮流外觀又不重要了果然是潮流造英雄
龍貝爾

要看人吧...我反而覺得C夾沒有碟煞帥

2024-03-12 17:20
june-sue wrote:
大時代的潮流外觀

以前是贊助車隊爭取產品曝光
現在大時代
買置入
買網軍
買酸民
贊助網紅,可利呼 不也常有廠商免費贊助新產品,至於有沒有廣告費就是屬於商業機密了

樓上不是有人說現在各大比賽車隊都是用碟煞了
試問車隊的車是怎麼來的,不都是車廠贊助的嗎?
人家整車都是最頂級車款,免費的年年可換,一個人還不只一台車,車隊專用技師
車隊圖資金贊助,廠商圖廣告和實路測試

圈煞 碟煞 有什麼好吵的?
有錢不花會癢的就去買新的
自己剛好要換車就買新的
自己現有什麼就騎什麼
DIY派的就選自己方便的
花錢維修保養派的選你喜歡的
怕路上遇到狀況想自己排除的選你喜歡的
路上遇狀況不會自己DIY排除的55688派,選你自己喜歡的

煞車
圈煞 碟煞 說真的現在技術腳踏車都是可用煞的住
以前環法 圈煞 不也是平安完賽
在這爭吵煞車系統?

不要忘記了當急煞時框都鎖死了車還是在滑行
不如討論那條胎抓地力可以減少急煞時的滑行距離
畢竟同一台車換不同輪胎時差異很大

休閒運動裝備取決在於你的口袋深淺

我用過 R8000 &9000 C夾不知道有沒有資格講 手感好沒錯啊 但是不會改變C夾短版阿

一樣的剎車力道下陡坡

C夾讓人緊張,已經按到底了沒有更多煞車力了,拜託突然不要有車衝出來

碟煞則是我還沒按到底,隨時還能增加煞車力,有車來我還能應付,緊張度大幅降低

然後9200的碟煞煞車手感我認為>>>>>R8000 9150

碟煞的不便都在騎車外的事情

C夾的優點也在騎車以外的事情

然後我不懂,C夾這麼優秀的系統已經五年以上沒有更新夾器,現在寬胎時代明明可以推出容納更寬胎的新夾器

甚至C夾瓜車,但就是沒人做,難道是沒市場嗎
龍貝爾

eric62 我之前是用鋁框+BRAKCO 煞車塊 一樣可以穩穩的回埔里啊....而且如果C夾真的那麼差 之前騎一日雙港的人怎麼平安完賽的??

2024-03-13 0:26
eric62

那改天下雨天用C夾碳框再戰一次吧,我光是鋁框下雨時下滑就嚇死了,而且手指頭還凍僵,後來都只搭車下山

2024-03-13 9:20
AG-72 wrote:
以前是贊助車隊爭取產...(恕刪)


有時候騎2.3個小時也沒煞車幾次,煞車到底有什麼好吵的我也很好奇

C夾煞不住應該是肌少症,應該去看醫生,多攝取蛋白質,上健身房練握力才對,怪煞車是在哈嘍
june-sue

碟輪輪框不用拿來煞車強化,做的比較輕是有可能

2024-03-12 23:07
MING賢

june-sue 所以頂級C賣3折也沒什麼好冤枉的,蝦皮的controltech 官網,同款波浪輪 C夾價格,還直接賣碟煞款的半價..

2024-03-12 23:46
剛剛騎西子灣,
跑去探險,
看到文學院旁邊那條路就騎上去,


有點陡騎上去還好,
滑下來有點怕怕的,
還好V夾穩妥妥的。



其實騎車很個人,
硬體很市場,
有人喜歡自己喜歡的,
有人喜歡跟市場走,
也有人可能只是屈就於口袋深度,
其實都無所謂,
畢竟碟煞再好也不會有人免費幫你我升級,
如果沒有買新車的衝動,
那市場主流商品是什麼,
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不如把煞車張力調好一點,
或換一個新的煞車皮來的實在。
june-sue

感覺這邊只要嘴幾句C夾,就能拿到碟車免費兌換券的感覺

2024-03-12 18:13
phae4jaz

我比較想要V夾寬胎公路車QQ

2024-03-12 19:10
最終C夾之所以是末代其實并不是性能的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爲技術的局限性,設計上幾乎到頭了。而商業上都是需要技術突破,新的設計,新的外觀作爲噱頭,作爲賣點,C夾技術,設計上確實都無法和當今自行車的發展趨勢配合。
Waynefinder

是説全内綫和碳輪,全内綫大概只能走以前空力車那種做在車架背後的設計,但走綫手感到調整困難是個問題,碳輪長下坡和雨天始終有疑慮,同樣12速以上開始以電變爲主也是傳統拉綫的困境下而轉變的。

2024-03-13 10:58
Waynefinder

兩者與其說是性能問題,倒不如說是技術突破困難的問題。既然有比較容易的方案,自然趨勢就往那個方向走了。

2024-03-13 11:00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