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Giant 公路車選擇(C煞 or 碟煞)

攝影愛好者 wrote:
我碟煞 C夾車 空力車 爬坡車 小折 我都有

騎哪台碟煞車
騎多久
數據照片先貼出來再講其他的

不要跟你那個騎登山車平路時速60一樣
沒有數據,只是用講的一樣
曾經也覺得C夾就夠用了,反正下坡都握下把,一點也不會有不夠力或是煞車按到手酸的情況。直到有一天在平路握上把以時速40左右前進時,前方突然有車出來橫擋住車道,緊急煞車下後輪當然很容易就鎖死,但前輪真是使盡吃奶的力氣也離鎖死很遠,最後是把車子打橫側滑才停下來。 相比旁邊騎碟煞的朋友輕鬆在上把位就可以煞到翹後輪,C夾煞車力道真的很不足!而且平路的緊急狀況根本不會有時間去換把位!
 
除此之外C夾夾器耐候能力跟應對路況能力也很差。下面是我在日本騎過一段隧道內人行道後後煞夾器的狀況,雖然平常很難遇到這種路況,但遇到的時候C夾真的沒轍!

 
第二個狀況可能不容易遇見,但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上把位要緊急煞車,而C夾在上把位能產生的煞車力道就是達不到23c前輪外胎的極限!所以別再說什麼外胎才是重點了,C夾就是真的不夠力!
 
最後要強調一點,公路車後煞平常調節速度很好用,但因為煞車時重心會落在前輪,所以前煞可以提供遠大於後煞的制動力。要談外胎極限之前除非你能用C夾輕鬆把前輪鎖死,不然還是上碟煞吧!
june-sue wrote:
瞎話哥好像不只一個...(恕刪)


大哥你可以說你的理論

但是不要人身攻擊

保持水準
大哥,睜眼說瞎話不是在攻擊你
而是有人刻意沒看到外面世界滿滿的C夾車,只活在自己想像的小小碟世界🧐
june-sue wrote:
大哥,睜眼說瞎話不是...(恕刪)


呵呵 小弟之前的車也都c啊
D車還沒到

但是不可否認進階消費趨勢還是往D+寬胎走
(選手菁英騎什麼都一樣)
現今市場 C 夾及油壓碟煞 都存在,可能有價格因素,廠商往往用此配備提高售價。
樓主是女性,預算夠當然可以選擇碟煞。
電子變速很好用,也不可能取代傳統變速。

單車是相對機車構造較簡單的交通工具,有時簡單也是一項優點,所以單車永遠不會被淘汰。
訂了一台進口平輸重機,考慮保養零件問題,我還在傷腦筋要不要取消。

油壓碟煞在省力方面明顯佔優勢,尤其女性車友,如果喜歡爬山路,下坡需常用到煞車。
我有一台線控碟煞的登山車,風櫃嘴下山手壓煞車真的受不了,因為怕速度過快,過不了彎。
忍不住也來回文一下,我有一台c夾跟一台碟煞,都是大廠碳纖維二級車架跟105,兩台重量差了一公斤,爬坡感覺當然是輕的比較好,但是下坡就是毫無疑問碟煞勝利囉。上把輕壓就有c夾握下把的制動力,還有下雨c夾會煞不太住。
兩台我都蠻喜歡,不同調性,但煞車的確是碟煞趨勢所向了。

更何況現在碟煞沒比較貴啊,重量的話,以後買碳纖維板輪不燒框我覺得就夠了。

現在買新車我一定買碟煞

DAVIDC2924 wrote:
現今市場 C 夾及油...(恕刪)
ponfon lin wrote:
忍不住也來回文一下,...(恕刪)

差價有一萬多元,有些人因預算因素,只能買 1 萬多元車子。 油碟就別想了,可以選擇的是線碟。
線控碟煞要調整好煞車線鬆緊度,不然押到底也煞不住。
DAVIDC2924 wrote:
差價有一萬多元,有些(恕刪)


D大您好,更新一下資訊,我騎2020年版的Giant Escape 1 Disc,牌價15,800,配的碟煞雖然是Tektro的便宜入門款,但一樣是油壓碟煞車制動力非常線性,長下坡輕鬆好操作。跟2019年版沒有碟煞的Escape 1比起來牌價只漲了2,000塊,隨著碟煞下放入門車款逐漸成為市場主力,c夾的價格優勢正在快速消失中。

至於碟煞跟c夾比起來最大的優勢在於手感跟煞車線性好操作,線控碟手感比油壓碟差,價格也沒比油壓碟便宜,我覺得市場上的空間應該會很有限,油壓碟才是主流。
JHCh wrote:
曾經也覺得C夾就夠用(恕刪)


哇,J大你分享的這張照片真的太神奇,煞車還自帶輪框拋光功能,如果是一級碳輪的話這樣騎應該心很痛吧。

不過嚴格來講,上把煞不住其實不是c夾不夠力,而是騎士的手不夠力,只要你有本事上把煞車握到跟下把一樣大力,c夾煞車的制動力其實並不會輸給碟煞。問題是正常人很難把上把煞車握到跟下把一樣大力,c夾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本身的制動力,而是相較於碟煞的手感差不好操作。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