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開箱】Pinarello Dogma F10


kulo0902 wrote:
先買車褲吧 就算上...(恕刪)


Kulo 大大好
我現在暫時不考慮車褲了
因為我先不打算騎長途先從短距離練一下體能跟核心吧
目前等手肘好先期一段時間短距離的上下班通勤
等短距離屁股完全沒感覺後再來考慮車褲好了
不然上下班還真的沒有時間跟地方讓我換褲子
fitting目前真的沒有人可以給我推薦好的
有在打算聯絡閃電牌台中旗艦店問問能不能幫非他們車種的車fitting
不然也沒有其他方式了

pierokwong wrote:
其實找本地車團的重...(恕刪)


我有聽bala大介紹的去找我們這邊那一個車團了
裡面的人都非常和善呢
只是目前他們都推薦斗六一個車店
我詳細詢問他們那家店是否有專業的fitting設備
他們似乎都沒有辦法回答我
因為我有看過大大妳說有時候光只是移動個幾mm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我在想,如果沒有專業的fitting設備又要如何準缺的抓出適當位子呢!?
所以我目前還在找fitting店家

pierokwong wrote:
其實找本地車團的重...(恕刪)


忘記回報一下~~
我昨天有去看骨科了
還聽到一個專業醫療用語 : 高爾夫球手
醫生說這個基本上就是運動姿勢不良造成的韌帶發炎
看樣子你們說的對...我是姿勢錯誤了
現在就等找到專業fitting商家幫我了

王傳理 wrote:
花了大錢 組了最棒...(恕刪)


傳理哥~~
其實我覺得不應該怪店家啦
畢竟他們每個月賣的車輛數很多呢
如果真的有問題應該是所有人都有問題
也是有可能我自己柔軟度夠但是核心太差吧
他們確實沒有很專業的fitting設備
所以我現在只能自己再找找有專業設備的店家來幫我設定了
因為我真的還蠻胖的
光是量一個跨高就量了好幾次(因為大腿太有肉了)
不過光是找個專業店家就好難...
因為我也不可能每個每個店都跑去問有沒有設備幫人家設定

小緯0510 wrote:
騎車很好玩洗車擦車...(恕刪)


小緯哥~~
我昨天去看了骨科
醫生跟我說我這是高爾夫球手
就是運動姿勢不良造成的韌帶發炎
昨天打了個針吃了藥現在好非常多
早知道就去看西醫不去找國術館了
但是...讓我想到等我fitting好之後
山魚女騎姿的部分我要好好來搜尋一下
好好調整我怪異的姿勢吧
孤單滑鼠 wrote:
醫生說這個基本上就是運動姿勢不良造成的韌帶發炎



騎車時切忌手臂伸直, 一定要記得手肘稍微彎曲. 我以前剛騎彎把車由於怕身體太趴,把手臂伸得直直的在騎,結果全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壓在手腕上,往往不到20公里就開始腕隧道症候群,整個手麻到不行. 直到改正了姿勢,手肘彎曲之後,騎好久也都不出問題. 你fitting固然需要,但我覺得騎乘姿勢更是重要, 否則fitting之後姿勢沒有正確修改,同樣會運動傷害!

請參考這裡: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2860.html

其實我覺得,騎車的時候,人帥比車帥好看多了!





若只是韌帶、肌腱或骨膜發炎的話真的是太好了,話說以後那家那家國術館也不要再去了,連損傷都沒法判斷好,也用錯藥了。

Fitting 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重點不是只有用整套fitting 專業設備將運動姿勢與量化,還要把這些量測數據針對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做組合,並正確調整出符合不同人身體的狀況的設定。

自行車成車是屬於一般大眾化身材的車輛設定,所以或多或少一定要做一次 fitting
從樓主您的回覆,您目前身材狀況應該已經超出標準身材有些距離,找一家專門fitting儀器且有經驗的店家做好fitting 是一定要先做的,不過後續因為肌肉骨骼體態會變,所以還會有fitting 的需求,後續就可以在在地有經驗的店家做就好了。

話說我也是騎行2小時內不穿車褲一族,我是走散漫風的。我大多穿登山用的衣物,這選擇就多很多。
登山攻頂的環境與體能消耗與一般在騎自行車來條件來說其實更惡劣,且不論排汗跟保暖都是,不過風阻真的就有感。
畢竟不是比賽計時,只是鍛鍊身體,所以我也沒有對風阻造成的結果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是自己跟自己在比賽
不過樓主如果體重過重很多,其實可以考慮問一下店家有沒有這方面的裝備可以外掛或是相關建議,畢竟單車只有3點承重。

孤單滑鼠 wrote:
他們都推薦斗六一個車店
我詳細詢問他們那家店是否有專業的fitting設備
他們似乎都沒有辦法回答我
因為我有看過大大妳說有時候光只是移動個幾mm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我在想,如果沒有專業的fitting設備又要如何準缺的抓出適當位子呢!?
所以我目前還在找fitting店家...(恕刪)




滑鼠大,必須要記住這個概念呢。Fitting的重點並不是在於什麼專業器材,重點是在於師傅的實際經驗,有沒有用心去了解車手需要,身體狀況,之後Fitting所做的配搭。

給你幾個例子經驗:

1)香港有一家使用專業電腦Fitting配備
這個店家,收取多於二千港幣去進行一個Fitting。但師傅幾乎沒有溝通了解用家的需求。師傅只是一個小弟,直接將電腦建議的數據放到單車上面。最後車手真的發生了運動傷患。

2)我二十年前第一次被Fitting的時候,還沒有什麼電腦Fitting。師傅是根據溝通,再用原始工具,例如繩條吊金屬片。利用傳統Fitting概念,已經可以做到100%準確的Fitting。

3)我購買F10的店家,在那個分店沒有電腦Fitting工具,只靠師傅的溝通和經驗,已經可以達到99%準確的位置。

所以非常肯定的說,不要只看Fitting器材,師傅的技術經驗,用心才是重點。Fitting是購買師傅的專業服務,用什麼工具只是輔助形式。

只有昂貴器材沒有經驗師傅還是不行的。好像我們去米芝蓮餐廳不會問廚師用什麼爐具,什麼牌子的刀。我們去看醫生,不會問他們使用什麼牌子的血壓計。

所以相信車隊他們建議的店家,應該沒有問題的。緊記要和Fitting的師傅先作詳細溝通,讓他了解你的需要和身體狀態。

Monte920 wrote:
騎車時切忌手臂伸直...(恕刪)



關於騎姿的問題我就比較不知道怎樣去校正自己了
這篇文章的騎姿跟山魚女的騎姿好像很不大相同
其實我到現在還搞不大懂兩者的差異
然後又因為自己騎單車根本也沒辦法看到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
這點就比較麻煩了呢~~

Bala12345 wrote:
若只是韌帶、肌腱或...(恕刪)


是啊~~我後來發現國術館還蠻妙的
其實多數國術館技術還真的都不怎樣
用的藥膏其實也都是消炎藥只是是從外部讓皮膚吸收來達到消炎作用
為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為我自從美國遊學回來後體質就變了
去國術館塗藥變得會過敏
後來去看皮膚科,醫師才告訴我國術館的藥都有添加西藥的一種消炎藥膏
不少人會對那個藥膏過敏
所以我才知道其實看國術館其實跟看西醫一樣
而我會選擇去國術館主要是因為方便不用等啦
去看骨科都要等很久...人超多
像我昨天又換了一家骨科看
第一次去看的那家打了一根針以後就比較不會痛了
但是昨天可能藥效過了又開始痛(我有持續吃他們開的藥)沒效
所以昨天又換了一家
昨天那家超扯...晚上7點掛號10點多才看到我
但是昨天那家比較好一些還有幫我照X光呢

目前fitting我真的比較麻煩一些,中部地區目前看來我只能跑去問問
S牌的中部旗艦店願不願意幫我做fitting了
也順便去看看他們店裡有沒有可以幫助我在我瘦下來以前減輕負擔的裝備了

我也好想要輕裝就出門騎腳踏車
目前光是出門要戴太陽眼鏡+口罩我就覺得很麻煩了
如果還要特意換裝車衣車褲不就更麻煩了
所以我會先做fitting然後先慢慢訓練自己吧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