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

Hi, 沒有toray的test standard, 不是沒有test method.

mogwai403 wrote:
很難測http:/...(恕刪)


很有用的資訊
謝謝你的分享
挖洗"山姆叔叔"啦...

wei ting lin wrote:
或許我以下說的話不...(恕刪)


其實科學是這樣 不知道的事情就不能宣稱

要講 就要自己提出證明 科學的邏輯就這麼簡單而已 沒有含糊的任何空間

我只是就基本的邏輯辯證去質疑 並非專業上

就像他認為理所當然可以用電子顯微鏡去做比對

問題是他沒做過 他是不能這樣宣稱的


就像你認為iphone拆解後沒有秘密

問題是層層的電路長怎樣你怎麼會知道? PCB板上面也是EPOXY

一樣可以去除溶解 問題是一去除之後 裡面的材料也是被破壞了

還有積體電路呢? 電池呢? 拆開等於解密了嗎? 很多事情不要想當然而


mogwai403 wrote:
Hi, 沒有toray...(恕刪)


............

what's difference?

所以測了意義何在?

我也不知道

只知道有人付錢,有人就會想辦法測

Standard可以想辦法引用交叉測試法則

不過... 確實,who cares。

mogwai403 wrote: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有...(恕刪)


問題是沒有標準 要怎麼測

結果全部數據沒一個相符怎麼辦?

然後說

東麗 你怎麼全部給我出假貨? XDD
Hi, 標準跟測試方式相輔相成,這是一個產業成熟的特性

Spec上面沒有標準不代表測試方式沒有對應的標準(拜託不要叫喝醉的我去找對應的ASTM或其他標準)

取得數據後,不外乎三種狀況
1. RR結果顯示一致,對比的懷疑部位,兩者數據一致,材料使用商有爭議
2. RR結果顯示分散,對比的懷疑部位,分散數據有重疊,材料使用商爭議較低,材料供應商爭議較高
3. RR結果顯示分離,對比的懷疑部位,數據集中但不一致,雙方爭議較低

所以下一個問題就會出來啦,這是成品破壞性測試,那沒有絕對值,怎麼確認是T1000還是T700? 這時候就要搞DOE了。

被汽車廠虐待過很久的廢人路過

MishaShih wrote:
問題是沒有標準 要...(恕刪)

mogwai403 wrote:
Hi, 標準跟測試...(恕刪)


我是認為完全沒必要

有規範的不測 測沒規範的 有必要自討苦吃嗎?
確實沒有必要啊

在台灣還不會出現那種 "吝北在論壇上不爽,去,500萬拿去,給我測出個結果" 的豪傑

話說... T1000跟T700... 大家應該要在乎的是... 出事情,誰賠得起... 這個比較重要吧

MishaShih wrote:
我是認為完全沒必要...(恕刪)
mogwai403 wrote:
確實沒有必要啊在台...(恕刪)


呃 我比較擔心鋁合金

T700的強度 不論是張壓彎 鋁合金都不是同一個量級的

會出問題 應該不會是因為材料的問題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