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壞人 wrote:這時候的Dennis...(恕刪) 阿丹的是前輪失去抓地力, 任何車都會撇出去...那叫意外RASMUSSEN第一次摔是車子後輪抓不住滑開了, 那是車子的問題第二次就是他自己的操控有問題
姑且先不論外觀美醜壓縮車架在實用性上是有其存在的優勢像Giant的大幅度壓縮幾何從力學的角度來看在爬坡時,較短的後上叉與後下叉的縮小夾角 + 相對角度較大的上管(應該說是上斜管)能創造出更直接的力矩此時人體的輸出效率理論上來說會好過水平車架所形成的傳統角度至於製造成本而言...壓縮車架並不會省到多少製造材質和製程才是影響成本最大的關鍵其實Giant的一級車架拿來與世界各大廠的一級車架比較之下仍然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只是像環法這種等級的比賽比到最後剛性和均衡性表現較佳的車種最終仍會勝出
Cannavaro Chou wrote:f2344773您好...(恕刪) 我說過...在他去年發表的車款角度與以前不同你若有幸騎到新舊世代的車, 應該會有感覺到差異的而我相信無論新舊世代, 同一世代車架角度的感覺是一致的, 會有差異的在於 車架材質水平與sloping造成的身體信賴度不同
看了這麼多樓,還是沒看到壓縮車架跟摔車到底有什麼關係?只看到"我覺得..."。感謝白馬大提供的資訊,這對於單車發展史不熟的我們有所幫助。從歷史回顧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像20年前,很多人也是反對前輪驅動車,認為前驅車安全性有問題。但是現今呢?如果談"我覺得",那我覺得23c的車胎太細很容易摔車,這是很不好的設計,UCI應該強制車胎不應少於32c。現在很多車廠都是壓縮車架的設計,如果有問題那為什麼大家都要sloping。還有壓縮大與壓縮小的差異點在哪,多大叫大?每傾斜一度對施力平衡會有多大的差異?
叔叔你可以幫我問問看嗎!為甚麼這個Mattia Gavazzi 要選擇騎 Sloping車架嗎?難道是因為Colnago先生做不出適合他的"水平車架嗎?還是他被"壓縮車架給收買了... 還是他不夠實力 騎不出 水平上管車的好處呢!!靜待..再補兩台別跟我說這也是"水平上管!!!還是說連Thomas Voeckler 也中邪了!
drckg1 wrote:叔叔你可以幫我問問看...(恕刪) 我說過, 車手不選車的看車隊給什麼就騎什麼而車隊給選手騎什麼就看車商在贊助合約上給什麼車1. 他很小隻2. 屬於衝刺型選手3. 他選了適合他的size裡小的車架, 他座墊往後退了不少可以看見. 如此一來, 軸距更短, 更靈活好鑽, 在衝刺上佔優勢4. 選sloping車架...較短的管子可以使力量傳輸更快.更何況衝刺時, 所需要得是前輪有足夠的穩定性與抓力, 在colnago的車上這是非常大的優點.我跟他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