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ssi0826 wrote:
說真的參與這篇討論串...(恕刪)
我不覺得單靠文字就能表達出我的情緒.
你問我就答,我真的不懂為何你會有這種想法

如果你感覺不舒服,那我真的很抱歉.
關於影射的問題,我早就說過,這版上早就有很多很多次的三盤批判文.(真的很多,你可以搜尋看看啊)
你可以說我在影射那些奇怪的想法,因為我可沒本事把那些文章一個一個找出來,但為何你要一直認為我在針對你????
香蕉蘋果那一套用在三盤和壓縮盤的爭論上,的確就是這樣的情況沒錯啊?
如果我要故意針對你影射,我可以留完言,網頁一關去閒晃讓agassi0826兄你自己想破頭我的影射對象,不過我沒有,因為我本來就沒有在針對任何人,而是針對一些奇怪的論調,至少我肯花時間打字解釋我的態度,我絕非在影射你.
老實講我沒想過我的那一篇抱怨文居然可以讓你引言回覆.
另外,我文中所說的是3盤和11-28的搭配使用,並不是三盤和1X-32的使用,你卻回我你看過某人使用的三盤+1X-32好緊繃,對我來說,這種跳齒的回答模式是很難理解的概念.
市場上常規的配法就是:
CT盤+SS後變
極限齒容為29
扣除前變的齒差16
後變只剩下13的齒差.
12-25就是極限.
壓縮盤喜歡拿11-28那一顆來扯.
但是這樣使用的確是爆齒容.
你說過52-39-30三盤使用11-28T是爆齒容,"才"是比島野高竿的做法.
我也僅不過是反證,常規的CT盤配法去使用11-28的確是高竿中的高竿.(爆4齒笑爆2齒,好一個100步笑50步)
你說CT+GS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就是沒看過有那一家廠商這樣弄啊?
很多人都只會把焦點放在CT盤也可以達成三盤的輕齒比,然後再得一個兩種盤爬山一樣輕鬆的結論.
不過我真的是不懂那些人的腦袋(不是你,OK?)是如何運做的?
爬坡從頭到尾都只用34-28爬?
三盤爬坡除了最小齒還依坡度緩合看情況用30-25/23/21/19等去調整,齒比間差異小,迴轉速易保持.
用同樣的細緻齒比去處理山路CT盤做的到嘛?
這時後我真的不知道"CT盤重量輕一點的優勢"何在?
你要我舉出原廠規格中有50/34+11-28的搭配產品也行啊.
http://www.trekbikes.com/us/en/bikes/road/madone/madone55wsd/
TREK MADONE 5.5 WSD
SRAM FORCE 50/34+11-28
SRAM+SRAM,這是自己人加自己人,不過這種搭配還是不常見,你可不要又來異想天開的說:
SRAM SS可以搭11-28,所以島野齒容29的SS後變也可以搭11-28.
人家SRAM原廠這樣搭人家有人家的設計,齒容29的島野這樣搭"就算"能正常使用,名份上還是爆齒容.
http://www.trekbikes.com/us/en/bikes/road/madone/madone69/
但,你想看島野的50/34+11-28也行啊,MODONE 6.9
7900 50/34+11-28
如果你也要把7900扯進來,那也請你一併把6700納入.
這樣子大家都公平.
就島野目前的主線產品:7800/6600 SL/6600/5600
50/34+11-28通通都是爆齒容,也輪不到這樣的搭法去數落三盤+11-28的不是.
如果真的照某些人的CT+11-28無敵論,我想上述TREK的產品線中,大概車車都來這樣搞.
事實卻是,有50/34+11-28規格的產品僅才4台而已.
有三盤的商品卻足足是50/34+11-28規格車的兩倍,共有8台.
也許美國人是笨蛋,都不懂50/34+11-28的好處,在土地這麼大的國家居然還推出缺點一堆的三盤商品.

又或者日本人也是笨蛋,僅僅把7900的33齒容後變系統下修給6700就好啦~50/34+11-28就夠啦.
島野幹麻出一個39齒容的GS給三盤系統用呢?日本人好笨喔

結論是,CT是CT,TRIPLE是TRIPLE,CT不可能做到跟TRIPLE一樣的事情,因為它是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