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_photo wrote:再陡的坡,慢慢的騎也(恕刪) 下坡 雨天 安全不是只靠碟煞就可以的這觀念是錯誤的,台灣的山路, 尤其是高海拔的, 普遍路面都不好碟煞也不見得可以救你, 只有小心慢行, 才是安全的唯一方法加上對向來車壓過中線, 路邊積木積落葉這些 胎面 以及 不可控變因 問題, 也不是碟煞保証沒問題的老實說, 公路車的下坡, 真的就不會有 登山車來的好 以及 穩定騎公路車就要改變下坡的觀念在預算有限情況下 自然 追求上坡的極速另外在長下坡, 個人覺的 危險的並不是手累, 而是人體快速冷卻, 會產生疲累感專注度會下降, 很難反應變化快速的事物一瞬間意外就會出現所以你爬2 3000公尺的高山, 最危險的因素十分多要求搭車下山是較安全的不然也是強制休息這些碟煞也是幫助不了你的碟煞在爬坡中, 並沒有絶對的優勢C夾也沒有差到那去預算多一點,自然就可以擁有全部...
suan2289 wrote:2萬的車是11.5kg(恕刪) 我之前才和其他車友一起騎大屯山,我騎Escape 1 Disc碟煞,他騎Defy c夾,我們河濱從捷運紅樹林站出發走巴拉卡上二子坪上助航站,下來則接陽金、中湖戰備道、冷水坑走平等里下至善路過自強隧道回河濱,爬升跟下降都是1000多公尺。上助航站時車友車比我輕、人比我瘦、體能也比我好,我一路追得很辛苦,只能用特大號飛輪硬撐;但下來時換我一路海放不時騎到看不到人要停下來等他,中間他還因為手太酸按不住煞車需要停下來休息了兩次,才下滑到冷水坑而已他就已經想換碟煞車了。Escape 1 Disc用的是最入門的便宜液壓碟煞,即使如此煞車力道還是極為線性,按多大力就有多少制動力,因應下坡坡度變化,我只要調整按壓力道就可以輕鬆控制車速順暢滑下來,大直線時放煞車增加車速,遇到路況不好或彎道看不到前面時壓煞車速度會立刻慢下來,不只均速快下坡也很順暢,一路下來其實完全不需休息。至於車友Defy的c夾騎起來就辛苦了,煞車力道是兩段式的,按太小力根本沒制動力,用力按則是制動力一下突然湧出來,又不能不按,1000公尺下坡真的按到手沒力,不休息根本騎不下去;助航站跟中湖戰備道下來的那幾個坡都很陡,冷水坑下去的坡也不遑多讓,c夾騎起來缺乏安全感讓他只能一直煞著慢慢滑,根本無法控制速度,幾個彎下去距離完全拉開我一下就看不到後面車友了。這是我分享碟煞跟c夾公路車爬坡實際狀況的親身差異,其實單比乾燥路面下的制動力,c夾跟碟煞並沒有太大差別,如果都騎平路的話我覺得選c夾跟選碟煞都ok,c夾成本低而且還比較輕;但如果是爬坡的話就不用考慮了,一定是選碟煞,c夾撐不住這種下坡環境不是因為制動力不夠,而是連續長下坡太難按又累又危險。另外補充一下,我們一路騎下坡身體不但沒有快速冷卻,反而越騎越熱,山上山下溫度差了絕對不只5度,山上的路線雖然累但氣溫宜人風又大騎起來很舒服,但騎到至善路小7時我們已經熱到受不了一定得停下來買冷飲喝了。
JW75 wrote:我之前才和其他車友一(恕刪) 碟煞很好,但是,為什麼碟粉一定要戰 C 夾呢?而且說來說去,就同樣套路... 太多了,真的很油、很膩。還有,週三晚上去一趟中社,周末去風櫃嘴晃晃,C夾還是一卡車,這些車友,好歹裡面有一些是前輩,是吧!真的要請碟粉留給自己一點的餘地,不要只一直批評,自己喜歡碟煞,那就只說自己的碟煞哪裡好,可以嗎!
acer wrote:碟煞很好,但是,為什(恕刪) 我不是碟粉,也沒在戰c夾,單純是分享自己騎車的路線及經驗。我自己的車一台碟煞一台c夾,也寫得很清楚了碟煞的制動力其實並沒有比c夾強,說碟煞制動力比c夾好其實是迷思並非事實,如果是平路的話c夾成本低車又輕其實比碟煞有優勢,並沒要戰c夾或嫌c夾不好。但二者沒有好壞,只是結構及特性不同,我只是提醒如果是跟我一樣愛爬坡,騎乘路線常有連續長陡下坡的車友有這種需求就要選碟煞,別考慮c夾,否則遇到這種路線會後悔,這樣算是戰c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