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Giant ?? Gusto??該如何選擇


afu1999 wrote:
那馮俊凱那些國手又不是白癡......


你難道不知道,選手的座駕並不是市售車
瓦斯槍 wrote:




你難道不知道,選手的座駕並不是市售車 ...(恕刪)

是嗎?
我看到的都是用市售車阿!
roy50270 wrote: 是嗎? 我看到的都是用市售車阿!

塔塔加登山賽騎RCA 1.2改SRAM new Red套件。
以及RCR3 Team車隊版。
網路嘴砲一堆,沒自己騎過,有的只是自以為是的推論或情緒性發言,這種文章在我要購物前的參考是一律是不採信的。

我只有GUSTO板輪,一個多月來,騎超過1000公里了,上過二子坪、冷水坑、熊空、不厭亭,下坡也是像鋁框般用,怎麼沒燒框。

就像我之前在熊空下山時看到的車友,不論直坡、彎坡、緩坡、陡坡,煞車就一直按著,連最基本的點放都沒有,這種騎法,鋁框也受不了,不燒他的框要燒誰的。

huntereagle wrote:
網路嘴砲一堆,沒自己...(恕刪)


車架不可能分 市售版跟選手用的吧!!!!
D90-A16, fuji頭又大-6700SL dorcus-XT
任何品牌都跟信仰一樣公媽隨人拜,花的都是自己的錢高興就好去討論誰的父母或家族都沒用,不論誰掌權這輩子做生意說話算話就好了,對消費者+經銷商的承諾不跳票就是及格

我只知道以車店立場開捷安特先花個250~300萬加盟金讓他裝潢先賺一手,店內不能賣陳列超過10%其他品牌,叫貨要提高月結額度的話最好拿房子跟定存單去抵押,商品賣的好不好不關他的事,有囤到過季品自己懶趴按著偷偷上網賣不要被抓到不然被斷貨+解約

高士特幫你贊助裝潢跟招牌(工程0付款) 旗艦概念店再補助50%房租,綁約三年不用大量囤貨只要配合政策性商品展示各1PC.店內可以陳列其他綜合品牌,廣告/行銷總公司來做,如果賣不好他們會當成他們的責任不會給業主壓力,保固內該賠償不囉嗦,即使有爭議可以透過公關方式私下優惠處理

綜合以上觀點/立場 反觀近一年捷安特台灣+大陸+東南亞區域有幾間賺錢?有幾間下課收場?哪個品牌一直持續花錢支持台灣本土選手或活動?哪個品牌正在壯大中?哪個品牌正在縮編中? 三年之後再討論吧!
經營事業: 1.亞塔騎 威鋒車業-大稻埕店 2.亞塔騎 威鋒車業-天母店 3.85度C-士林劍潭店
roy50270 wrote:
是嗎?
我看到的都是用市售車阿!



afu1999 wrote:
車架不可能分 市售版跟選手用的吧!!!!


看看這篇怎麼說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4088.html】

當中討論的是今年武嶺盃冠軍所騎乘的車


另外,目前捷安特賣的正夯的Propel

職業車隊所使用的夾器與市售的也不同,

相信在車架的細節上應該也會針對選手的特性做微調

但整體大方向是不變的,不然捷安特要花的成本可就大了

回歸正題,要選高仕特或是捷安特,花錢的最大,自己決定

大多砲高仕特的不是因為騎在上面的人,而是高仕特所依附

的企業母體令人不屑,至於三年後誰能屹立不搖,我投捷安特一票




瓦斯槍 wrote:
看看這篇怎麼說【ht...(恕刪)


所以選手騎的是另外開模具設計幾何的意思嗎?

有那麼大手筆嗎?
D90-A16, fuji頭又大-6700SL dorcus-XT

dunhill78 wrote:
任何品牌都跟信仰一樣...(恕刪)


翁老闆午安
如果這麼好,那全台的單車店怎麼都沒轉賣高仕特?
又如果產品夠強勢成熟或時空環境一轉變,還會有這種條件嗎?

afu1999 wrote:
所以選手騎的是另外開模具設計幾何的意思嗎?
有那麼大手筆嗎?


不需曲解

小弟推測,是在貼合碳纖布的時候針對重要部位作特性的補強(例如:五通)

選手用車與市售車的幾何應該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在於特定部位的補強,

由於幾何相同,應該就沒有另開模具的問題


有沒有哪位專家可以來解釋一下碳纖車架的生產過程啊!?!?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