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您有換標準盤嗎??

Arbicool wrote:
CT盤用家更是沒必要妖魔化標準盤還有詛咒他人身體健康


小弟沒有妖魔化標準盤

更沒有詛咒他人身體健康

意見不同本屬平常

切莫曲解別人的善意

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子

CT盤的出現本就為了像你我一樣的非專業車手

能用更輕的齒比更輕的踩踏

享受騎乘山路的樂趣

標準盤的設計本就競速為目的

如果小弟能擁有像馮俊凱或王胤之的實力

標準盤當然是不二之選

總之要重踩或輕踩個人選擇

騎車開心最重要
劍神路亞 wrote:
小弟沒有妖魔化標準盤...(恕刪)


看來不只是妖魔化,更是對CT盤有嚴重的誤解。

你還是往26", 650C 451 406這些輪徑邁進對你比較好

FR DH有前20後40的組合比較適合你噢。

不必馮俊凱或王胤之的實力,再怎麼牽拖別人都是多的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小弟有兩台公路車

都用CT盤

五年來陪伴我騎過苗栗縣許多山路

已經非常習慣

至於小弟對CT盤有嚴重的誤解

願聞其詳



前20後40對我重裝上武嶺好像很不錯耶!可惜彎把旅行車可能沒辦法這樣改......

我會繼續用拿R1000用39/28練陡坡,把低轉速踩踏練好,這樣旅行車重裝30/36的齒比上武嶺,才不會一直擔心60rpm以下會不會因為姿勢走樣弄壞身體.

Arbicool wrote:
FR DH有前20後40的組合比較適合你噢。

Tony愛運動 wrote:
前20後40對我重裝上武嶺好像很不錯耶!


20/40這是哪一家的啊...
這麼輕是...飛毛腿在轉嗎?

我查了一下
sram的前1後11是前面有28-38兩齒一跳的選擇
飛輪是10-42一種
ps要用特規棘輪

前20可能要自己改吧= =
後40,這哪家的...
但是這樣就是前單盤啊...
後變
目測那構造應該沒法勉強的

彎把要裝平把才有的變把並非不可行
另外用轉接的方式弄個座來裝就是...
目前沒預算啦!還要存錢買防水相機......
iwasafool wrote:
20/40這是哪一家...(恕刪)

劍神路亞 wrote:
小弟有兩台公路車都用...(恕刪)


CT盤50/11 90rpm 已經超50km/h,我在想平常業餘的人真的有這能耐長時間維持嗎?
50/11都不夠用是何等腿力。。
山葉跑車 wrote:
CT盤50/11 90rpm 已經超50km/h,我在想平常業餘的人真的有這能耐長時間維持嗎?
50/11都不夠用是何等腿力


CT盤50/11 這個齒比我從來不用

對我而言實在太重了

能夠1小時之內騎完50km

這相當於環法車手比個人計時賽的強度吧

這版有點歪了
原先只希望大家對於CT盤轉標準盤的建議
但變成華山論劍
希望大家都能平心靜氣
不是標準盤就一定是高手
也不是CT盤就是弱雞
大家都是開心騎車開心交朋友
一個人用公路車能騎1小時50公里
平地無風??
別鬧了
去翻翻資料吧
世界頂尖選手用計時車也沒這能耐
半小時均速50也沒幾個人
這種人應該是丁丁才可能
或是大集團輪車才能辦到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