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爬坡如何練?(如果我最小盤迴轉速還能拉到90的話 我也不用問了)

jay18 wrote:
再來認真一下~就是覺...(恕刪)


我的立論比較簡單:先學會走,再來學飛。

書可以多看,觀念也可以提前建立,但是根本還是要顧。

我就是被這套東西誤導的好例子。

我過去相信"腿力是王道",而且"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回轉很好,以為回轉到130屁股不會跳就已經是會畫圓了。

練車練到用32C的粗胎在平路拼時速40巡航(心跳爆高),一次比一次的訓練強度更高,靜止心跳被我越練越低,每週都固定作核心肌訓練,組數越來越多 . . . . 練了一段時間我以為我變強了。


結果人家隨便來個四十幾歲的,他心跳140,時速就可以飆到快40,我在後面黏的很辛苦心跳還16X,一爬坡我就開掉 ....

一問之下,靜止心跳他還比我高很多,我自此開始懷疑我之前相信的那一套東西是否正確?

他跟我說:你是用蠻力在騎車,我要是像你這樣騎,我沒有幾分鐘就開掉了....


CTS 不會告訴你是不是用蠻力在騎車,這套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我過去相信"腿力是王道",而且"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回轉很好,以為回轉到130屁股不會跳就已經是會畫圓了。


"以為回轉到130屁股不會跳就已經是會畫圓了"從這句話就可以知道..
你以前一定是爬01的文章拿來當練車的參考....
Lanxlot5475 wrote:
我就是被這套東西誤導的好例子。...(恕刪)

原來如此~再繼續認真簡單一下

目前坊間流通的CTS 6-7片DVD版本,開宗明義就說之前要先進行Field Test,而全套重點的唯二量化指標是RPM與強度,是不同項目與不同程度間的共通~所以你沒發現他的訓練重點是在****,而姿式技巧只會在影片中簡單說明帶過~其中的原因可以想想,你不也是因此而有進步

因此CTS DVD有爬山.繞圈.競賽模擬.計時以及越野賽等...想清楚了應該就不會是被CTS誤導,可能只是肌力.耐力.技巧間的雞生蛋蛋生雞的順序問題而已!

卡麥克還有其他短片是針對爬山姿式技巧做講解,在YOUTUBE上面以及活得強壯網站上可以搜尋到,但看影片能領悟多少是每個人不一樣,這方面就很需要有旁人從旁觀察後給予直接指點,但前提是自己又要曉得,姿勢各地方又不太一樣.有轉髖.立骨盆(拱不拱背).高腳位低腳位.就連腳踝轉不轉~都不一樣,是很個人的,以環法級數的PRO就夠眼花撩亂...不一定用了相同技巧或方式就一定會進步

舉個好像不是很好的例子,但應該大家都有看過的電影"疾速追風"~一樣是場地賽一樣的計時項目,使用不同的計時車就有不同的姿勢及技巧,個人想其中會運用到的肌群應該有些不一樣,但一樣都能破世界紀錄,只是哪個適合你自己,就得靠自己有無整體性的概念,而主角從自己生活.訓練還延伸到器材上面...個人相信他應該不會說他挑戰失敗是因為器材設計被Mike Burrows(GIANT MCR/TCR Designer)所誤導了,他很清楚自己要的重點在哪裡!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我是大壞人 wrote:
"以為回轉到130屁...(恕刪)


抱歉你猜錯了。

是從一個我當初以為他很會騎的車友去參考。

在那個沒認識什麼車友的年代,我以為他已經很強了 ... 當然隨著自己的程度提升,認識更多的車友,一些好心的菁英前輩們願意提點我,讓我茅塞頓開。(在此也謝過)


我的分享是我個人的體驗,或許很蠢,但是至少我願意分享那些過去沒人提過的,當作一個參考,也提醒車友們:強度有可能導致傷害。


網路言論,可信可不信,姑且看之,或許沒價值,但至少我相信我發的不是誤導。

如果我也不願意分享,那01就會像您的意思說的,都是些沒參考價值的文章了不是嗎?
www.cycliving.com
jay18 wrote:
原來如此~再繼續認真...(恕刪)


我覺得初期建立觀念還有基礎體能時,這套東西真的很有幫助。

最起碼很多東西前輩們講了,我可以利用這裡面的觀念去印證,所以我沒有否定過 CTS 的內容價值。

我只是強調:那不是一切,也不能只靠那一套。

而且正如你所說,有些東西還是要有個人在旁邊看著你會比較好。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我過去"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回轉很好,以為回轉到130屁股不會跳就已經是會畫圓了
完了,我才踩到 110 沒彈跳就在沾沾自喜
我從未受過任何正式訓練,也沒人帶,大概只能一輩子自我感覺良好了
Stallings wrote:
完了,我才踩到 110 沒彈跳就在沾沾自喜....


me too.

我還以為說我在滾筒上可以踩到100~110 30分鐘,屁股不會跳就覺得還不錯了說......囧

果然就是個業餘的大肉腳
不才小弟同一個坡常常用回轉速騎個兩趟後再用重踩的方式再一次,效果覺得不錯!
如果有時間的話會再用迴轉速騎最後一趟(經驗是最後一趟的迴轉比前兩次的好,真奇怪)

姿勢、迴轉、肌力、心肺、心態要一起練還真是難~

peace
坡就是常爬就快了~~
如果你的轉速只能60RPM
那就要尋求更低的齒比



說真的個人也是肉腳,對於該怎麼爬坡才會進步到不適那麼了解,但就我自己親身嘗試,認為爬坡靠的是方法而非單單意志力。
此外,強度的控制相當重要,低於60的轉速也是種訓練,不見得一味70~80rpm反覆騎乘就會進步,也必須搭配距離,個人覺得"肌耐力"與"心肺"是爬山最重要的關鍵,至於"肌力"對於平路的衝刺與攻擊則較為有用,當然肌力與肌耐力間有一定相關的程度,只是在這兩種間必須找到1個微妙的平衡。

就以我為例,5.5個月前開始練習爬坡,前兩個月,才剛奇車不久,就傻傻參考了一位菁英組的菜單練習,雖然靠著意志力撐下去,但兩個月後我因體能還沒上來造成overtraining,成績就進步個2分鐘就停止不前了. 那時台中136時間在50:15。
之後3.5個月,我開始以低強度、身體休息的方式練習,前2.5個月完全不練爬坡,反倒是去騎平路與小緩坡,到最近的1個月才增加強度,著重在爬坡練習,相隔了5.5個月再騎一次136,成績進步了10分鐘(40:10),我自己也感到相當意外。
事實上我體能很差,只是個平凡人,並沒有什麼天生的體能優勢,只能努力期來求進步。前2個月傻傻騎每次強度拉很高,再怎麼痛苦、無聊也要撐住,想說凡努力一定會成功,疏不知方法錯了。 所以除了努力與決心,還要有智慧,才不會像我一樣。

個人經驗分享。


http://tw.myblog.yahoo.com/jordanaj23/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