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高階車種與入門車種的速度差異(上坡部分而言)

樓主這篇文真火熱
C.D.大也回了好幾篇

像腳踏車這樣使用器材的運動
想要有突出的表現,得先達到人車一體
基本上我也支持換裝備,能夠提昇車手的表現

看到很多車友強調腿力好騎什麼車都一樣
我會覺得人車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體力已經到達某個階段的頂點
那麼找台騎起來順手的車
才有機會再用更高的強度練習,來提昇車手表現
但如果體力還沒提升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只怕你換了車,還要面臨一段不小的適應期
才會看到換車帶來的效益

樓主提問高階車種與入門車種的速度差異
這個問題如同許多車友所提,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差異
如果你覺得車子侷限了你的表現
那麼該不該換更好的車,應該是很清楚明瞭的事情

樓主的問題是問當下
但換車卻不是一個『當下』的問題
所以差異多少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樓主追求提昇自己的心吧
換了車,也許一下沒那個效果
但是還是可以繼續練啊

PS. P字山道騎在4.5小時以內,真的是很不錯喔~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請問一下i1334樓主,
您所使用的TCR Alliance輪組是否都尚未更換過?

我自己一直都是用Mavic SL,所以也不方便給您甚麼建議,
只能轉述,我一位友人使用過105與Racing Zero輪組之後所感受到的差異,
他感覺兩者在上坡時(中社),均速有1-2KM的差距(我比較保守一點,畢竟他試的兩台車子不同)。

至於高價公路車的表現....等,之前已經有先賢解說,我就不獻醜了。

您想找的那些輪組,如果真的都遍尋無著,
那可能要冒一點風險找水貨傷了,端看您的抉擇。

您上風櫃、北宜與烏來(我下坡怕死)的時間跟我差不多,
換了剛性較佳的輪組,時間上就會遠優於我了!
pappnase wrote:
請問一下i1334樓...(恕刪)


是的~!....原汁原味毫無改裝的TCR Alliance

今天晚上應該會收到神秘友人幫忙買的 RACING ZERO

到時候會把TCR Alliance + RACING ZERO 跑海倫咖啡跟原廠的差異性跟各位作報告
看了板主以前的發言,發現板主以前也是騎登山車,所以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板主,您登山車騎多久後才決定換公路車,而換騎公路車後又與登山車差異多少(指爬坡)?
會問這些是小弟騎登山車差不多7個多月,騎程距離差不多3000km左右,剛開始當然是休閒騎,到後面騎出興趣開始對爬山路上癮,爬坡速度也越來越快(自我比較),上次跟車隊走P字路線,雖然一路都跟的上領先集團(公路車),但速度就維持在那要上也上不去,這是第一次爬坡感覺到公路車與登山車的速度差異,不知板主有這樣的經驗嗎?也就是這樣最近才開始思考是否要進階到公路車,還是繼續練登山車?
(參考路線:仰德大道入口→小油坑停車場、15.63km,1小時10分)

不好意思問了一堆跟你板上無關的問題。
i1334 wrote:
是的~!....原汁原味毫無改裝的TCR Alliance

今天晚上應該會收到神秘友人幫忙買的 RACING ZERO

到時候會把TCR Alliance + RACING ZERO 跑海倫咖啡跟原廠的差異性跟各位作報告


恭喜!恭喜!新輪組入手

配車的輪組 v.s. Racing Zero 以您 260W 以上的出力,我想您測完後的結果應該會讓您微笑。

特別是在下坡循跡的掌控度上。

只是輪組剛性上去了很容易對比出車架強度的問題......


macg4 wrote:
看了板主以前的發言,..而換騎公路車後又與登山車差異多少(指爬坡)?.(恕刪)


小弟前幾年主要也是騎登山車,
中間有練公路車,但不到半年就中斷了,直到去年4月開始重練,

準備P字賽時有分別用登山車跟公路車練習,
仰德大道入口→小油坑停車場
登山車是 1小時8分 , 跟您差不多
公路車(ct 盤) 56分,
12月9日當天同樣路段 又快了5分鐘
(沒控好強度, 也因此付出代價, 接下來的兩個坡都騎得很痛苦)

供您參考
macg4 wrote:
看了板主以前的發言,...(恕刪)


我大約是在去年8月才開始騎車

冠軍二號是我的第一台車.比完巴拉卡後換成M1

M1又在比完P字山道後換了現在這台公路車

大概是入門5個月後換公路車的.

很多人(包含小弟)由MTB換成RB時速度都會變慢

要經過適應期後速度才會慢慢上來.

小弟原先騎M1跑烏來最快約33分.現在可以在30分內.提升約10%

(上次P字山道賽時騎M1由雙溪公園出發到陽金制高點.1小時整)

要跟公路車比還是用公路車吧~!.....至少輸了也比較沒藉口

公路車爬坡快但是會很累很喘 . 登山車齒比低可以慢龜....看你要的是甚麼?

如果是喜歡自我挑戰(自虐)...公路車效果不錯

想不到這文章越回越多呢
樓上滿多大大已經講的很棒了!!
不過還是滿多大大講腳力重要
說真的就開版大已經講[同樣的車手]情況下
這兩種車就上坡而言真的差異很大
車重\車架幾何\車架材質\五通等的差異
加上上坡需對抗地心引力
能輕當然要輕囉
不需要腳力好的車手就自己下去騎也能感受的出來
所有的動力來自於"腳"
nice2943 wrote:
能輕當然要輕囉


恩阿...想像一下多3或4公斤爬坡...重量越多負擔越多嚕!
但依照自己的身材選車也是很重要的!

但也有例外!
兩禮拜前在風櫃嘴看到一名騎賣場車的中年男子!
車子一看就知道不輕!
車架大小明顯不符!
背上大背包
腳上黃色洞洞鞋!
頭上沒安全帽!
結果...他騎的還不算慢!一樣到最高點!

看他結實的大腿小腿肌!我只能說...好猛!
i1334 wrote:
我大約是在去年8月才...(恕刪)


告訴你個事實吧!差距大概會低於3%~~~

就是讓你騎小格頭快1min左右~~甚至更低

你所花的錢幾乎只是讓你的車更輕罷了,但是你的體重太重了,車子的輕量對你來說沒這麼大影響~~
輪組的差距會比較大,但是實測下來也是個位數的差距~~

你花大錢升級,結果海放你的人照樣海放你;這是很心酸的事實~~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