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買公路車應該選擇(C煞-碟煞)?

我自己是不會去比賽的啦,所以對我而言也沒什麼練習輪或比賽輪之分,不過我問過一些選手,他們的確是平常用比較重的輪組在練習訓練的.

我的經驗是從Giant PX-2換上DT Swiss ER1400之後,真的突然覺得又輕又暢快,至於剎車由於是碟煞,所以沒有適應手感不同的問題. 然而由奢入儉難,現在若叫我拔掉ER1400,換回原來的PX-2,我大概是很不情願的啦!

蔡佩娟 wrote:
1公路車C煞還會有...(恕刪)

碟煞穩又安全,也好煞就算重也是公克, 差不了多少由其下山。
碟煞雨中制動較好。
首先你必須在雨中騎。
身邊騎公路車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大多是落幾滴雨就已經立即撤退了。

不過如果我買新車,我配個線碟算了。因為我自己補養,也就選個簡單一點。
每個人情況不同,自己考慮清楚吧。
如果是碟煞車,下點小雨就不會想要立即撤退了。另外都騎一半了,下雨時也是要騎回家吧,還是等到雨停才回家?一般來説公路車的碟盤好像都用140mm,CX可能用到160mm,登山車用更大的,以140mm和160mm來說有很大的差別嗎?

蔡佩娟 wrote:
1公路車C煞還會有...(恕刪)


題外話,一堆人在那邊碟煞比較重如何的,

我還是覺得差了幾百克就可以上凸台嗎?

如果不能,為什麼不選擇對自己安全、方便的碟煞?

碟煞要重也沒多少,至少方便、不用擔心燒框、下坡也比較不會手酸,

優點怎麼看也是多於缺點,預算夠肯定選碟煞的!
康康說:萬般帶不走,惟有業隨身!

kao_photo wrote:
如果是碟煞車,下點...(恕刪)


能夠用160mm的還是盡量用,差別多大我是不知道,但Shimano原廠說得很清楚,160mm的煞車力道是高於140mm的.

https://si.shimano.com/pdfs/um/UM-8VR0A-004-00-ENG.pdf

Do not use 203 mm and 180 mm disc brake rotors. The braking
force increases excessively and goes out of control.

The 160 mm disc brake rotors provide a higher braking force
than the 140 mm disc brake rotors.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a
complete feel for the braking characteristics before using the
brakes.
iamaliens wrote:
題外話,一堆人在那邊...(恕刪)優點怎麼看也是多於缺點,預算夠肯定選碟煞的!


這政令宣導的好像滿有道理的
iamaliens wrote:
題外話,一堆人在那...(恕刪)

今天買公路車 斯特拉93 16速也是能上大抗 中興嶺穿拖鞋, 可是下坡有夠危險, 還是登山車穩之前是碟煞。
公路車真的下雨天別騎, 太危險了, 有碟煞安全點。
不同的看法~

在沒有碟煞公路車之前, 也沒有出現 煞車制動不足的狀況

這幾天 在看 環義 自行 車賽
幾乎所有 車隊 都是 用 C夾 匡煞

匡煞 有一個 優勢
比對 相同 型號的輪組, 同一型號 輪組~
匡煞 會比 碟煞 版的 輪組 輕上 50~100g (無法改變的差異)

輪組上的 重量, 跟在車架 上的重量 是不一樣的概念
輪下一公斤,輪上十公斤

這輪子上 的 50~100g 實際騎乘 上 是有差異的 (明顯感受的到)

選手們, 幾乎一面倒 選擇 匡煞

碟煞在 煞車 上有優勢~ 但 匡煞 並不是不足夠煞車
C夾 輪組 輕量的優勢 是 存在的

以目前粉紅衫領騎車隊為例:
Movistar車隊 是由 Canyon 贊助
而Canyon 早在數年前 就一直主推 碟煞 公路車
甚至 說要 停止 C夾 公路車 販售
但他們贊助 的 職業隊 卻選擇 騎乘 C夾 版的車架

而其他車隊也是一樣~ 明明一級車架 有 兩個 煞車 版本 可以任選?
為何大家 還是 選 C夾 ?

C夾的輕量優勢~ 依然是關鍵的存在~

我兩部車,C夾 車 在我騎車上,確實比 碟煞 車 來的快一點。
而下坡是 碟煞 較為優秀。但C夾 也不是不堪用。
兩種 各自有優缺點。

當然自己愛怎樣選擇都行~沒有對錯~
我是覺得在比賽中 碟煞遇到問題難排除 遇到漏油就真的沒救了

例如爆胎或撞歪 c夾車可以從救援車抓個輪子裝了就繼續趕路

碟煞車要調整就多點 甚至救援車上有沒有碟煞輪還不一定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