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前做fitting,就是讓正確選擇適合你的車架幾何,是符合你騎乘需求及合適騎姿下的幾何,是在可調整範圍中的幾何,不只看座高上管而已,各項參數都會影響關鍵的reach跟drop。所謂size的選擇錯誤就是超過可調整範圍,就會用一些奇怪方法來調整車子,例如setback退到底不夠還要買layback的座館,龍頭太長或太短,高低差太大就墊了超高墊圈反裝龍頭之類。這些調整會衍生一些不好的重心問題操控問題踩踏問題,不只是外觀問題而已。有錯誤請指正
這跟專不專業假日不假日無關,你選擇照自己想選擇的方式來騎車別人管不著,但在公共論壇道理是需要討論的,別用厚道,態度之類的東西來扣帽子。請以理服人
AJ田小克車友,讀了你之前的發文,我很好奇你所認知的fitting內涵是什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3118046
買車前做fitting,就是讓正確選擇適合你的車架幾何,是符合你騎乘需求及合適騎姿下的幾何,是在可調整範圍中的幾何,不只看座高上管而已,各項參數都會影響關鍵的reach跟drop。所謂size的選擇錯誤就是超過可調整範圍,就會用一些奇怪方法來調整車子,例如setback退到底不夠還要買layback的座館,龍頭太長或太短,高低差太大就墊了超高墊圈反裝龍頭之類。這些調整會衍生一些不好的重心問題操控問題踩踏問題,不只是外觀問題而已。有錯誤請指正
這跟專不專業假日不假日無關,你選擇照自己想選擇的方式來騎車別人管不著,但在公共論壇道理是需要討論的,別用厚道,態度之類的東西來扣帽子。請以理服人
樓主的發言看來對單車的知識有待加強,既然你要我講 我就提供相關訊息。我會PM給你一些關於公路車車架幾何和bike fitting相關知識給你。請真的瞭解了思考了再討論。
從車主的言詞看來對自己公路車子的『等級』看來非常自負得意,一樣人外有人,車外有車,有很多車子比time『等級』還高。但是對車架設計特性不了解就買未免太豪邁,假如樓主已追求名牌最高等級的車,你還有很大的空間,資訊不足的話我也願意提供相關訊息。這也是我覺得可惜的地方,花那麼多錢組一台車,結果因為沒有獲得相關正確資訊而弄得怪怪的。
至於我的車,我騎過三台車,花最多錢騎最久的車是 Moots vamoots 手工鈦車+red+madfiber。『等級』沒有樓主的高。恭喜這一點你贏了。fitting過程跟我上一篇所提差不多。買車前就做了,量身後求得數據,與fitter溝通後建議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車架及設定,我喜歡舒適長途希望高低差在四公分左右,所以選擇頭管較長,小壓縮,立管角較躺的車架。把模擬車調整到預購買車架幾何長時間試騎,穿上車褲卡鞋邊騎邊調整,fitter也觀察騎姿給調整建議,也調整卡鞋角度。然後決定座高,龍頭長度,seatback,墊圈高度,曲柄長度。之後照此數據購買車架,龍頭,座管,坐墊,變速系統。組完後調整到設定路上試騎,fitter再做微調。之後也是邊騎邊和fitter討論作微調。
相關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581702
http://blog.yam.com/suhumi/article/28595040
http://www.customfit.com.tw/faq.php
http://blog.yam.com/suhumi/category/2345602/page=6
請仔細閱讀文意,我就是覺得fitting很基本不是什麼仙丹。以下是反話
『你說我打嘴泡,我打嘴泡的話,說法就是fitting能讓你騎的快,變速可以差一兩檔。』
態度是否尊重,能自重別人自然尊重。講理的人就值得被尊重,不論理的人才會指責別人的態度問題。以指責別人尊不尊重,態度好不好來討論事情。是對人不對事。針對人的話事情就不需要討論叫吵架,人來犯我處理人是另一題。樓主說我嘴巴壞,抱歉我的嘴巴沒有惡意只是比較寫實,不喜歡偽善。
你的單車『等級』,我覺得的就好像把很多大LOGO名牌衣服往身上穿,但size不合。
要用單車等級壓人,每個人對單車的品味喜好不一樣,不是貴就適合,不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你100%確定你錢比我多,實力比我強,影響力比我大?可以壓人?這樣就很難讓人尊重,也很容易讓我有土炮的聯想。
言歸正傳,我要表達的就是樓主既然要舒適的騎姿,但卻買了頭管短size小的車架,這種設定偏競賽,樓主又要加高墊圈來使之舒適,當初買頭管長一size的車架不就OKAY了。因而講一下我對fitting的想法,我一再地闡述fitting並非絕對數字,要加上fitter經驗上的建議和調整才值得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