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的新車8月底來的,沒有這個問題耶!!看來並不是每一台都如此,難道每一批車架都不太相同??那雲爆的品管可要好好監督一下了,畢竟高價位的車是該好好檢討,或對消費者說明一下才是~~~ 最好是官網改一改吧順便道歉說明一下吧~~~我個人是蠻推薦953的因為真的是一部好車!!不過對於車友的一些抱怨我也會非常支持喔~~所以雲豹公司還是要在加油喔!!
特別打電話問了一下車廠的朋友,他們在車架坐管內徑的規格 一般是抓 +0/+0.15也就是說 以使用27.2坐墊桿的車架, 其坐管內徑應該是要在27.2~27.35這個尺寸之內超過的話就是off spec,應該要報廢的....另外+0/0.15這個公差與deda坐桿說明書的規範 坐桿與車架坐管內徑間隙應在0.05~0.15mm範圍是符合的因為一般座桿公差應該不會超過-0/-0.05....
sarion wrote:使用27.2坐墊桿的車架, 其坐管內徑應該是要在27.2~27.35這個尺寸之內...(恕刪) 請問有車友或其他人量過管徑嗎?不然現在大家都是空口說白話不是嗎?坐管下滑,到底是管徑的問題還是品管的問題?我還以為這只有剛推出時的問題,沒想到到現在還存在我該慶幸953夠貴,現在錢還沒存夠,可以隔山觀火雲豹不是說要成為台灣精品,沒想到到現在還是有人提出這問題
看了這麼多文章,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立管再頂端會有切開一個缺口,座管束本身也會有開口,即螺絲端這2個開口是要在同一邊,還是剛好在180度的對角邊?在不同位置,對所僅有影響嗎? 對座管本身有影響嗎?記得有一年,昇陽代理的KOUTA好像也有使用者鎖壞座管的例子代理商好像有在網頁上SHOW出座管束的用法,印象中說要放在反方向比較容易鎖住,且不會傷到CARBON座管另外,一般的座管束都是平口的,但是CAMPY和MICHE的座管束卻都是斜開口的這2個牌子的賣家都特別強調是FOR CARBON座管的,這斜開口的設計是否有特別的作用??
在953 跟 鈦 之間猶疑不決的時候,又跑去雲豹的網站晃了一下!他們............更新了網站!953座管的問題是否能請雲豹的人上來說明一下,要不然真的下不了手~(雖然心中已經漸漸從鈦車擺盪到953了!)
發哥3727 wrote:立管再頂端會有切開一個缺口,座管束本身也會有開口,即螺絲端這2個開口是要在同一邊,還是剛好在180度的對角邊?在不同位置,對所僅有影響嗎? 對座管本身有影響嗎?...(恕刪) 有哪位先進肯為小弟及發哥哥解釋一下這個疑問~小弟也很困惑! 不材的953是"同一邊"今年3月車,友人的確是"180度"1月車,但都沒自動下滑問題 --我倆體重都7x屬重型(看環法選手資訊)~但不知長久影響? 希望各位先進能解惑,感恩!.
gordon-k wrote:他們............更新了網站!...(恕刪) 小弟眼拙,看不出太大的差異...車架/成車重量 & 車款定價 還是沒出現...(重量只有鈦車架重量有....)組裝前 and 出廠前拿幾台來量不難吧...囧
發哥3727 wrote:在不同位置,對所僅有影響嗎? 對座管本身有影響嗎? 我覺得方向沒什麼影響, 無論向後或向前鎖, 會滑的還是會滑, 不會滑的還是不會滑!我量過立管, 下寬上細, 屬於椎形的, 所以座管插入後, 可以感覺下方有間隙, 但座管束位置的管徑是很精確, 沒有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