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nym1 wrote:
這網頁-歷年環法平均速度統計了歷年環法冠軍的平均速度,其實近年的速度的確是比20年前快了一截,何況20年前還是禁藥年代。
當然速度變快因素包含更科學的訓練及營養膳食,器材的進步到底影響多大還是未知。
Edit: 修正一下,1998~2002 五年平均速度為 39.952,而 2018~2022 五年平均速度為 40.772,只快了2%,也許不能稱做快了一截。
禁藥年代至今都是阿
UCI每禁止一種藥物,車隊就會試圖去找另一種藥物給選手使用
三環遠超一般人想像的骯髒
吃藥還算小CASE
還有輸血、丟水壺讓人摔車、L棒、頭錘、故意摔車掩護隊友的
還有拍不到也驗不出來的噴垃圾話
近年來還有裝電動馬達的,這些選手什麼都幹過了
---
至於對比均速
這其實沒有太大參考意義
因為三環賽每年的路線都不同
環法主辦就曾說過,他們會安排大約每5年有2年從法國起點,其他3年從周邊國家起點
不過終點都是巴黎就是了
而每年申請路線的城鎮也幾乎涵蓋整個法國,甚至周邊國家
三環賽也不是只有環該國的外圍,內圈城市也會跑
其他兩環也一樣
基本上沒人會拒絕三環賽,因為這能帶來商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hbN75NX7PxdPhDrxE3ezAqd8zpjmUTYio8AbRgySKaxamkeDHD2FBMfajU65oTNol&id=100063705259530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inomoto41/c
簡單地說,我經常性服役的車,介於24-35的有五部。F8,Aeroad (上一代,C夾),Look 586SL,TCR x 2。
14左右的有一部魔改CAAD12,換成DA9000,無內胎R-SYS SLR。
騎乘路線很固定,六部車都有功率計,也跟Neo Smart對過,六套功率計數值可以視為相同。如果以相同均瓦(215W)騎劍南路(北安上)1.9公里,長期(大概五六年左右)看下來,結果跟GCN那部"Mid-range Bike vs. Super Bike"差不多,CAAD就是會比其他車慢10秒左右。
真的沒差多少,所以我在本樓偷偷留過言,說「大概15萬以上的車,邊際效益就明顯遞減了。」
(然後CAAD成車剛牽回來的時候我爬過一次劍南路,抱歉我有豌豆公主症候群,所以那組水泥做的Aksium差點把我搞死。)
既然沒差多少,那我買其它車幹嘛咧?這麼說好了,鋼彈模型很好玩,但我會甘心只買一盒嗎?一定是弄到山積,取得塑膠倉儲同業公會的資格嘛。XD
嗜好就是玩到讓自己快樂才有價值,在合理範圍內自己爽就好,不用管別人怎麼說。但同時我...也不會想大鳴大放,試圖成為某種意見領袖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