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從6萬多的車換到13萬的車之我見

astonisher wrote:
13萬用來換輪組才會(恕刪)


其實我覺得輪組不會差異太多

我SLR1板輪換到ZIPP 454只有側風超有感

如果有功率計做相同的功率,成績進步差異真的不大頂多30秒附近

我同意換車換輪組成績會進步

至於換個車架跟輪組就能進步超多真的很唬

均速要進步1公里要很多很多努力+汗水來堆疊

兩年前我1小時NP 123W均速約27公里

現在1小時NP 180W 均速約32公里

以上踩台子測的

目前改過CS大導輪+CSBB 省3-5W

輪組ZIPP454 幾乎無感 側風超有感

至於有大大說換車架跟輪組就能進步超多的可能只有電動助力車才有可能吧
lucciola wrote:
其實我覺得輪組不會差(恕刪)


你很實在,和我說的一樣
就真的差那幾瓦阿
有個人還說超有感
又有人出來打臉了
carter33 wrote:
原本從2019 TC...(恕刪)

換到後來差異比較多的
就車子的調性跟輪組的性能

剛換一級車時很有感.
後來換的一級車架就比較沒驚艷的感覺了

不過.同一台車騎久了再回去騎另一台車
會發現感受上還是有差異

最近常想著弄一台TCR AD2+跑零
跟這台比較看看差異XD
如果把單車分成低中高三階段

通常購入低價車就配對尺寸湊合騎

到五萬中階車 普遍就是換支龍頭 改曲柄長度 換個好一點輪組 就可以踏遍台灣了

再進階到十萬以上 經驗多了能注意的細節更多 開始刁一些小數據 把型 角度等等

甚至花一萬元去fitting也合乎成本


其實單車是一個很科學的運動

研究自己身體 刁數據fitting找最佳踩踏效率 是很值得鼓勵的

但確實 ....車越高價 跟練車頻率成反比

尤其單車熱後 高價車出沒比例少了很多
龍貝爾 wrote:
同意...騎自己的車(恕刪)


比較落差不用那麼大

十萬元6-7公斤公路車騎一陣子 改騎五萬元8-9公斤的公路車

會很有感覺

但....降階並不一定必是差評喔 例如說百公里巡航 十萬的車不見的比五萬好騎
剛開始騎車時沒事也會手癢換個輪組,換個輕量坐墊、安全帽、連內胎都查清楚重量...
現在騎久了功率計也裝了,
就再也沒換過東西了...
carter33 wrote:
原本從2019 TCR(恕刪)

換13萬的無感怎麼不換30萬的呢?
garynets wrote:
你很實在,和我說的一(恕刪)


我覺得會感覺換車架差,速度時間差很多的不外乎
1.蜜月期:特別壓榨自己功率(以前可能沒全力騎)
2.之前練不夠(進步空間大: 例如均速20 變成25之類),因為新車又更喜歡騎,所以當然進步神速。

如果之前已經是練很勤,要再利用車架進步~ 那就真的有難度了!!

剛好今天可利呼。CLIFF有出新片,
就貼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身為小弱弱的我,
從以前我就覺得車子的差異不大,
以前我寫的車種比較
瘦的狠 wrote:
剛好今天可利呼。CLIFF...(恕刪)


大大也太強了,把登山底的小橘改彎把。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