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買公路車,光是車架、輪組、變速系統這幾個主要的零件就都要思考許久,而且每一種零件相互間都有關聯,例如買了義大利品牌的車架,變速系統也會考慮使用campagnolo而不會使用Shimano的產品。
台灣現在還有一種世界其它地方沒有的怪現象,"單車瘋",我也深陷其中。就像是流行的事物有種莫名的魔力,就是想去嘗試看看。但是也因為如此,我們雖然號稱單車王國,全世界許多單車的車架和零組件都是我們代工的,但是買起來卻不會比國外買便宜。不只價錢貴,很多東西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有貨。也因為這樣的供需失衡,造成現在單車商品的許多怪現象。那時候買登山車,需多東西都有一定的折扣;但是最近要組公路車,去原來的商店賣東西,不只折扣沒有了,老闆也忙到沒有時間幫你解答問題。若是你想殺價,得到的答案就是沒有貨;不然就乖乖的掏錢出來買。因此,考慮從國外的單車網站購買,換算一下和國內買的東西折扣好的時候差不多,現在折扣少了;從國外網站買東西價格便宜又不用等,許多少見的零件更是幾乎都買得到。缺點就是沒有保固和維修。
一開始考慮車架的時候,把幾個選項列入Giant TCR ISP、ORBEA ORCA、DE ROSA IDOL、LOOK 595、Time VXRS、Cervelo SLC SL等。Giant TCR ISP新一代的產品要上市了、ORBEA ORCA多得像菜市場車光是我們一起騎的人當中就有兩個人有、DE ROSA IDOL選錯車架大小就完蛋、LOOK 595相對於國外同樣等級的車架單車喜客國內價格賣太貴、Time VXRS也是台灣太貴產品,而且顏色不喜歡、Cervelo SLC SL樣子太醜(主觀意見)而且是MIC。這樣看著看著半年過去了,我的公路車還是沒有半個影子。
這時意外的在網路上看到LOOK 586 Mondrian的圖片就覺得很喜歡,看了很久終於滑鼠的按鍵就給它按了下去,不到一個星期,FedEx的送貨員已經在敲我家的門了。其它的零件那就按照網路上的那張照片來辦理吧,也是按幾次滑鼠的按鍵就在一週內送到家門口了。猶豫了半年的問題,竟然匆匆在幾秒間下決定。 但是當一堆拆箱的零件散落在家裡各處時,另一個問題來了,我要找誰幫我組裝呢?經過再三的思考,還是決定自己組裝好了,因為單車不就是那幾顆螺絲而已鎖一鎖就好了。因此我的第一輛公路車就在自己的摸索當中產生了。

美利達的活動

車頭

坐墊,配色的關係選擇Fizik Arione Carbon;因為這個座墊長度比較長,選擇黑的看起來沒有那麼大。

四通

後上叉

車頭,LOOK標誌。頭管與前叉有專利的HEAD-FIT SYSTEM不須打梅花,省下一些重量;而且調整龍頭很方便。

車把

後輪

前叉

後面

E-post;鈦螺絲;前後調整不是用座弓調,調幅正負15mm。這種方式調坐墊的前後可以保持座弓的彈性與吸震力,以免座管被體重的重量壓壞。中間紅色的一段是吸震橡膠,有三種軟硬度可選(灰、黑、紅),高度是以墊片調整有32mm調幅,精細到每1mm。E-post的固定是以彈力而非螺絲,永遠不擔心把座管鎖裂了。座管可前後反轉,因此可用於三鐵或者這計時賽。

車架,BB Cup根據說明書是要用厭氧膠黏上去而不是硬鎖上去;說的也是,如果BB沒有裝好,就算你買到五通世界最硬的車架也沒有用,因為力氣就在這裡散掉了。所以新一代的Giant TCR把BB整合在車架裡是有意義的。

後面

屁屁

銀色車把帶,選擇與座墊顏色搭配。

全車,它的每一根螺絲都是我親自鎖上去的,除了喜愛,更多了一分疼惜。
Look 586是比Look 595更新一代的產品,除了重量更輕之外,還多了HEAD-FIT SYSTEM。雖然國內少有人分享,但是國外的評價都很好,日文的雜誌評價也很高。這是我的第一輛公路車,因此沒有辦法分享騎乘的感受,就算是寫出自己的感覺也很主觀而不具參考性,因為我連好好的騎都有問題。
雖然Look 586 Mondrian全球限量50台,但是我知道高雄好像還有另外一台,希望以後有緣可以相遇,不然會很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