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主流的材質,但有時候,顏色的搭配若是你心中的紅心,那麼車架材質就可以是配角。
很愛這車架的配色,當年組車時一度有考慮,但那時候還是認為黑色才是我最想要的,也只怪自己口袋淺,兩年後的巧合,這次非拿下不可。但現實還是很骨感,拿下歸拿下,零用錢不多的我也只能縮衣節食,看來得在多吃幾個月的吐司,不再多擠點出來,到時候有車架沒輪子連訓練台都沒發法架。經過幾番拉鋸拔河 天人交戰後,也算順利買了合適的輪組。
而變速器則先以島野24速入門機械變,原來擔心機械變走內線會卡卡,但沒想到出乎預料的靈活,有些朋友可能想知道這樣配置大概多重,整車含踏板水壺架、碼表座、尾燈座合計8.5公斤56的車架也只能算一般般的表現,畢竟重量不是這次選車的重點。提供各位參考 參考

我的紅心❤️






這次把帶選擇來自澳洲的Cycology ,這家的把帶都蠻有特色的,把帶上除部分文字外圖形帶點抽象,蠻特別的。因此特意不用電火布,質感上層。



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悅,New Bike Day
配置如下
Shimano 105 R7100
Krex CD2輪組
Wellgo R251踏板
27.2管徑碳纖維坐管
Specialized power comp坐墊
碳纖維一體把400*120
雖不是什麼很厲害的車款。請大家就湊合著看

0830更新騎乘感受
一早頂著35度的艷陽來了一趟風櫃嘴照騙輕鬆騎,很開心路上遇到了許久不見的車友,小聊了一段,嘆自己跟不上高速列車,只能默默飄走。

獨自漫騎在山林間,享受著大口喘氣與鏈條的二重奏,登頂的爽度絕對是消除一路辛苦踩踏的解方。
繞了一圈回到家也大概2個小時剛好陪家人一起吃早餐,也順便看看上傳後的Strava數據。

看著自己早上騎乘時間,也往前翻看了一下上週相同路段兩次的時間差異不大,而兩種不同材質的車架卻有著很不一樣的感受,個人覺得絕大部分差異來自於輪組的,輻條彈性與棘輪咬合速度的不同應該是關鍵。
這次搭配的輪組,雖然只是國產的入門輪組,但搭配碳纖維輻條我感受到它的加速時很直覺很硬朗,比較可惜的是36T棘輪踩踏的咬合反應不及54T的即時,等吐司嗑完有機會再試試看碳輻條+54T或72T,先聊到這,希望這些對大家後續選輪組與車架有幫助😁
0828 更新
導輪嘰嘰叫,怪了上完油還是一樣,只能換一組試試看,想說都要花錢了,買一組Tripeak的加大看看,但4張有點貴,對於一個要吃很多個月吐司的人來說沒有辦法再加碼吐司邊了。
還好有另一種只加大一點點的一張有找,換上後心靈馬力有差,嘰嘰嘰沒了,爽度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