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etta 騎了七個多月的登山車,騎過北橫、陽明山、塔塔加等路線。雖然里程剛破 2000 公里,還算是個騎車的新手,但體力跟興趣可都不輸人。Banetta 每次看到路上騎公路車的女生都投以羨慕的眼光,在網路上也只看騎公路車的女車友的部落格。
於是,Bruce 趁 Banetta 五月的生日送了 Banetta 一支公路車車架跟變速套件。車架、輪組跟很多零件都是從國外寄進來的,然後拿去一間很知名的車行幫忙組車。
--------------------------------------------------------------------------------------------------------
身高 158 cm 的女生要找到適合的公路車車架的確不容易,曾試過國內幾個選擇,包括 Kuota Kharma 全碳纖車 (49cm)、Merida 5630 (48cm)、Fuji Roubaix (47cm) 等,這些車雖然都是專為男生設計的,但所幸 Banetta 腳還算長,跨上小尺寸的車都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上管太長 (最短的 Fuji 上管為 51 公分),所以必須改用六、七公分左右的短龍頭才可以為 Banetta 所使用。不過 Banetta 左挑右選還是不喜歡...
Bruce:「真是的,飢荒期間有地瓜可以吃就要偷笑了...」
--------------------------------------------------------------------------------------------------------
後來非常戲劇性地,靠一位友人的幫忙,讓我們找到了「2008 Ditec 890」這支對 Banetta 來說完美到不行的全碳纖車架。
Ditec 是西班牙的品牌,不只國內沒有人聽過,連 Google 都只查得到鮮少的資料,且幾乎都是西班牙文的評論。雖然無法從網路上評斷其優劣,但其外型跟顏色讓 Banetta 一看就喜歡,畢竟幾乎所有女生都是視覺系的。
這支車架的最小尺寸,坐管 C-C 48cm,上管 50 cm (700c 近來看過有史以來最短的,且幾乎是水平車架)。車架重量僅 850g (別廠牌這個重量的車架可所費不貲),前叉重 320g。
為何說是 Perfect 的車架,因為她不只尺寸超適合 Banetta、重量超輕,外型更是讓 Banetta 愛不釋手。
除了她是 2008 年的新車款以外,該品牌在國內的可見度=0,幾乎不可能遇到第二台一模一樣的車。
Banetta:「坐管怎麼拉這麼高?你有比我高那麼多嗎?」
Bruce:「這是為了拍照好看啦!」
其纖細的身影、流暢的一體成型碳纖、火焰般的紅色、加上以碳纖紋路呈現的 Ditec 品牌字樣,美極了。
上管跟下管內側採用斜面設計,是本車架最美的部份。組車店的老闆說這支車架看起來有點像同為西班牙品牌的 Orbea 的原因應該在此吧。
跟車架一體造型的前叉,上面印有型號 Ditec 300,內側也有該廠所採用之一體式碳纖技術的圖案。
強壯的五通設計,可以承受強大的踩踏力量。
上管、坐管跟後三角交合處,流暢的一體成型。比較奇怪的是,坐管束的地方還多出了 1 公分的多餘黑色部分,已經鋸掉了。
One piece 100% monocoque carbon,一體成型式碳纖。
Shimano Ultegra SL 的煞車變速一體煞把。
本來在考慮要不要採用為女生設計、煞車行程較小的煞把,但為了整體質感,還是繼續用整套的 Ultegra SL。有需要的話,以後再換掉煞把就好。
Integrated Oversized Headset 1" 1/4。
車架出廠時已附有整組的整合式頭碗。
幫我們組車的老闆說這是最新型的大尺寸整合式頭碗,還很少看到。不太懂這有什麼優點,不過聽到他說這是最新型的就很爽...
Deda Elementi Handlebars Road 4Girls
台灣的公路車把手都是 40 cm 以上,即使只多 2 公分,但對一般女生來說都太寬了。
遍尋國內都找不到外到外 38cm 的把手,因為台灣代理商覺得市場太小,所以沒進這支。我們只好從國外購買寄回來,還多買了三支來攤運費。也還好有從國外找,因為 Banetta 說用起來超順手,更有專為她量身訂做的感覺 (多買的把手我已經放上露天拍賣了)。
Deda Newton 26 Black stem,9cm
為了跟把手品牌及規格一致,一起從國外買了這支龍頭 (這個零件台灣代理商也沒進)。
這兩個碳纖墊圈也是原廠附的。
原廠附的頭碗蓋。上面寫有 Ditec。
Ritchey Pro Carbon 31.6mm 坐管。
逛車店隨便找到的便宜碳纖坐管,價格只要國外的一半。坐管跟車架的碳纖紋路一致。
Gusset Clench Seat Clamp 34.9mm。
車架官網上照的是白色的坐管束,但沒想送來的卻是黑色的。在從英國買前變速器時順便買了一個白色的坐管束來搭配,有畫龍點睛、稍微減重之效。
這是 CNC 切削的鋁製品,上頭還用雷射寫上品牌 Gusset。如果可以量身訂做寫上 Banetta 或 La Llama 就更好了...
雖然這遠從英國坐飛機來,但包裝上卻寫著「Made in Taiwan」...囧rz。
San Marco Aspids Glamour 女性專用公路車坐墊。
黑白紅三色,跟車子非常配。
Shimano Ultegra SL 50/34 CT 盤,170mm 曲柄。
國內拍賣就買得到給女生用的 165mm 短曲柄,但因為那是 105 等級的大盤,為了整體搭配還是買了 Ultegra SL。而且應該不差那一點點的長度。雖然國外有 Ultegra SL 165mm 的大盤,不過沒有 CT 盤。
幾乎整套 Ultegra SL 套件都是從國內拍賣買的,比店家的公司貨便宜了非常多。不過其中的部份零件如果從國外買的話,整體來說還可以再便宜上 1/7 (如果幸運沒被打稅的話)。
但拍賣上找不到 Ultegra SL 附掛式的前變速器,所以變速套件中只有前變速器是從英國網站購買。神奇的是,加上運費後的價格竟然跟國內差不多!而且這個前變速器還有完整盒裝,還可以順便從國外買一些特別的東西...
Spanish Design and Engineering,西班牙設計與研發。
纖細的後下三角。白色部分還有特殊的下凹弧度。
無線碼表的迴轉速計相較之下比例有點大。車架接觸處已加上保護貼。
Reynold Solitude 輪組,框高 31mm。
輪組是除了車架以外買得最過癮的零件。
這是跟一家位在美國的網站購買的,只用國內代理商定價的六折就買到。雖然運費吃掉了兩折,但還是比國內便宜許多。而且我們還買了別的東西,攤掉了一些運費。但買完沒兩天,該網站就馬上調漲兩成。不知道是不是他們訂錯價格了?(所以...有興趣的各位不用問了)
Reynold 是英國品牌,我們從美國購入,但包裝箱上竟然也寫著「Made in Taiwan」。
Everything is made in Taiwan!
怎麼不便宜賣台灣人哩...切!這樣坐飛機飛來飛去的多划不來呀...
Continental GP4000 20C,48mm,160 PSI。
這是全車唯一在組車店買的零件,也是全車唯一算被貴到的零件,比網拍貴了兩成。組車店老闆很明白地說因為這是公司貨比較貴,如果是貿易商的話...早知道就在網拍買,不過當時趕著要組車,來不及上網買。甚至如果在國外網站買的話,價格只要台灣網拍的 7.3 折。
莫名其妙地跟賣輪組網站的小姐凹來的兩個鋁製水壺架。
有種神鬼戰士盔甲的感覺,鮮紅色恰巧跟車架顏色超速配。
網站定價兩個約台幣 900 元,一個 70g,雖然是免錢的,但 Banetta 還是想換成一個 20g 的碳纖水壺架...
Bruce:「就像去菜市場買菜時,多要了兩根蔥一樣,只不過現在這個菜市場在美國,而且蔥是紅色的...」
跟前變速器一起從英國買來的兩個 Tacx Team De Nardi Colpack 500ml 水壺,台灣沒看到個顏色的,而且價格還比台灣便宜一點點。
寶藍色的水壺,跟車的鮮紅色搭起來還不錯看。
-----------------------------------------------------------------------------------
整車組起來,光就零件重量加總原本不到 6800 公克,但組起來後不含踏板卻重達 7000 多公克,看來線材跟潤滑油重量不輕呀。
雖然沒有刻意要輕量化,不過一台 700c 的成車只有 7 公斤出頭應該不算重。重量只有 Banetta 前一台 Merida 520 Lady 登山車的一半呢!
-----------------------------------------------------------------------------------
組車最辛苦的部份在於找車架,畢竟台灣市場太小,就算要從國外找車架也不是那麼容易,能恰巧找到這支車架只能說都是命呀!
至於零件部份其實台灣車店就都買得到了,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台灣做的!除了 Deda 4 girls 把手以外,適合女生用的煞把跟大盤台灣拍賣都找得到。
雖然這車用的都不是一級套件,不過日後應該也不會升級了,應該是一台可以讓 Banetta 騎一輩子的完美公路車 (作夢碳纖車架可以用一輩子...)。
La Llama - the perfect road bike for Banetta.
(La Llama,唸「拉牙馬」,西班牙文的「火焰」之意)
想看其它的照片跟介紹,請造訪我們的「叭噗曲」
madoka7 wrote:
這支車架的價位不知道大約多少...(恕刪)
官方定價 2300 美元。
說實在的,要不是為了其尺寸跟外型,不然國內有更多有品牌且價位更划算的選擇。
madoka7 wrote:
貿然鋸掉是不是太衝動了...(恕刪)
要鋸掉車子的任何部份都有點心疼,當初只覺得看起來很礙眼,車行老闆也沒說是否有其它安全上的考量,於是就鋸掉了。
madoka7 wrote:
之前我有一台 700c車架 水平上管是 48.7的...(恕刪)
在台北還有看過一個 Kinesis 為女生設計的 700C 車架,車架真的超小,也才賣 15000 台幣左右。不過,外型就...
想請問大家,大尺寸頭碗有何優點?
(就我觀察,頭管除了較粗以外,上下長度似乎也短了許多)
碳纖車架有沒有適合的臘可以使用?
我用 3M 的汽車臘,雖然剛打完很亮,可是很容易髒,常常要補打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