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半油壓碟和全油壓碟的選擇

想請問一下小弟最後選擇了aster的767的全內線碟煞版,由於他有分拉線油碟(全套r700
0 /JUIN TECH碟煞/160碟盤 )售價:71000二 以及全油壓碟(全套r7020/160碟盤 )售
價76800 其他配件全部都是一樣的
車店老闆是強烈建議我選擇拉線油碟的版本,老闆表示一來方便維修,保養時不用像全油
壓碟一樣要將油全部洩掉,二來由於是走內線萬一油管有破損平常是看不到的,萬一下坡
時發生油管破裂導致油外洩煞車失靈是一件蠻危險的事,老闆是跟我說目前跟他買這款車
的車友他都建議他們使用拉線碟煞,目前還在選擇中,所以想上來請教各位的意見。
這是aster 767的配置方便各位大大參考,先感謝各位大大了
http://www.asterbikes.com/767-disc-red.html
2021-06-20 19:35 發佈
噢,原來還有拉線油碟這種東西?油壓的一個好處不就是不會像金屬線用久會拉長而減弱?聽起來好像是集兩種系統缺點於一身的產品?

我是沒遇到過碟煞油管破損的情況。還是車身配線設計差時會有磨損的機會?...

油壓煞車現在這麼普遍到處都能維護,除非是要自己動手,不用太在意麻煩。(可能不要拿回這家維護吧?)
老闆表示拉線油碟方便維修,也就是說全油碟不方便維修
就嫌麻煩而已,況且換油時都有專用工具,自己diy也很簡單
youtube影片教學一堆,原廠也有維修手冊可下載

走內線萬一油管有破損平常是看不到的
我騎走內線登山車,除了平路也常跑崎嶇山路,買車已經3年了,油管也沒破損阿
如果油管破損了,按壓剎車會變軟,出門前這還沒注意到也真的無言了

剎車跟變速歪阿索也是會被拉斷的
我以前看到有人說線拉油碟的油缸小
長距離剎車容易發生過熱或來令片間距變小的問題
就直接放棄這個選項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以看看BIKE RADAR的評論
Juin Tech R1 disc brakes review
看起來優點就是,價格重量勝過其他對手,缺點就是,制動力不如全油壓碟煞。
若你已經有線煞了,想要更多制動力可以購買。

從文章看起來的點就是有價格考量的話,選擇這個東西還是可以。
CONA24 wrote:
可以看看BIKE R(恕刪)

想請問如果是對於一個可能三四年沒有再騎車的新手呢?兩者間就是有價差大概6000塊
阿池12345 wrote:
想請問一下小弟最後選(恕刪)


選油壓碟,二個使用起來手感差很多。如果要選線碟的話,一樣都是快被淘汰的系統,為什麼不直接選C夾就好?比線碟輕、便宜、調整更簡單、妥善率更高、手感跟制動力都不輸線碟,線碟還更冷門搞不好比C夾消失更快。基本上就油壓碟跟C夾二選一,別想不開去用什麼冷門又不上不下的線碟。
老闆說的沒錯 全油碟很爽 但還是要付出代價的

全油碟剎車變速綁在一體 假如幾年後變把漏油 壞的又是沒補品的零件

很不幸就是要換整支變把 基本上是左右連卡鉗一起換 因為另一邊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若是用JUIN TECH 剎車與變速獨立各管各的 壞哪裡修哪裡 未來要維護比較省心

其實我覺得這概念對diy消費者很友善 但似乎大廠利益當先我不予置評

另外我覺得JUIN TECH太貴了 尤其是有散熱片那款價格 +煞變把 比油壓整套還貴

是把消費者當阿呆? 還是上全油碟先 以後維修以後再說
我看aster規格 覺得怪怪?

BB是386 shimano應該沒這規格?

全內線設計 半油碟系統要藏四條鋼索 這樣會順嗎?

套件寫105 是5800 還是r7000也沒說明

馬牌外胎是gp5000 還是入門胎?

線拉油碟是哪一款? r1? x1?

線拉油碟原廠搭浮動碟盤是不是有原因 搭普通碟盤會不會不有問題?

一體龍頭沒規格 要賭看看尺寸嗎?


線拉油碟原意不差

但8萬的車規格還寫的不清不楚 我是覺得很瞎
我是買全油碟的版本,手感與拉線的有差

老闆只是單純為了維修方便才建議你買拉線版
因為是全內線設計很難裝,線必須要繞來繞去會影響手感
阿池12345
阿池12345 樓主

請問你也是騎767的公路車嗎

2021-06-21 5:1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