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尋求解惑,功率效益

常常看車友的文都說到功率,
一樣的路線一樣的時間節省了多少w功率,
這讓我還蠻不解的?

我自己目前有4台彎把700c輪組的車,
分別是:
1.捷安特鋼管公路車
2.美利達鋁合金登山車公路化
3.愛爾蘭鋁合金公路車
4.亞士大碳纖公路車
但以騎乘1小時丘陵地的運動量而言,
其實四台的時間差異沒太大,
我也自認為都全力了也無法再快,
但我知道碳車我騎乘時花的功率比較小,
這就是我最不解的地方,
為何不是達到一樣的功率換取更快的速度,
反而是一樣的速度但節省了功率。

會不會是在相同的路線條件下,
又是同一個人,
同樣的騎乘習慣,
同樣的迴轉同樣的齒比,
導致於不同的車無法表現出速度的差異?

又或者是一台好車的功能,
就像是握筆校正器一樣,
單純只是改變騎乘姿勢,
讓騎乘能建立在一個更正確省力的姿勢上,
而速度只能從自我體能要求去著手?
2020-08-04 14: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功率效益
請問你有數據佐證你覺得碳車省功率的事嗎?
如果沒有!一切都是自身感覺~
那就是騎車運動最大的變數。
資深車友都應該瞭解身體狀況好壞對相同路線相同車子就是會有很大的數據落差~
所以要討論省不省力,先把數據呈獻給大家會比較准,再者你怎麼能確定每次的騎行身體狀態都一樣?
請問樓主有功率計嗎??????

有的話
定功率騎乘同一段路線,抓到大約相同的KJ數,不同車可以看出速度差多少。

沒的話
1.去買一組吧,體感不準的,每天的狀態都不一樣,前一天沒睡好影響也很大。
2.買踏板式的可以多車共用。
瘦的狠 wrote:
...
其實四台的時間差異沒太大,
...
但我知道碳車我騎乘時花的功率比較小,


我是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說法-"碳車騎乘時花的功率比較小",不知道其他車友有聽過嗎?

瘦的狠 wrote:
為何不是達到一樣的功率換取更快的速度,
反而是一樣的速度但節省了功率。


這二句話的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呀。

不過,更快速度會帶來一個必然結果-空氣阻力,當速度上升到 30kph 以上,空氣阻力變得明顯,這時候提升功率,所帶出的速度提升就不明顯,或者需要等比級數的功率提升。

因此,會換一個說法,"維持一樣的速度的功率降低"。

通常都會看到,像是 40kph,功率節省多少的行銷台詞,就是這個原因。

瘦的狠 wrote:
會不會是在相同的路線條件下...


影響騎乘表現的幾大因素:輪胎、輪組、傳動、車架。每一項都有影響。

車子不同,購買時間不同,要組合出完全相同的配置,這是不可能的。

再怎麼類似的配置,還是會有差異的呢,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至於,騎不出差異,那真的不必懷疑,代表還需要鍛鍊。

一般休閒騎,河濱 10KM 可以維持 25-30 kph 均速。持續功率大約是 100W - 150W。

有在練車,河濱 10KM 可以維持 30-35 kph 均速。可以發揮出 200W。

要有好的表現,只要經常騎車就能夠辦到囉,同樣的一部車,經常騎,只要有用 Strava 的都會知道,每一趟都有新的 PR。
先每台車都上功率計然後每台這都去騎幾趟看時間跟功率有沒有差吧
看到你的問題 我就去查了一下公式

功率=作用力X位移向量

回到你的問題

其實廠商想表明的就是 換了車之後 所施加的作用力會變少 但位移向量不變

所以功率下降,所施力的時間不變


最後給你的重點就是:廣告台詞,認真你就輸了。
龍貝爾 wrote:
看到你的問題 我就去查了一下公式

功率=作用力X位移向量

作用力X位移向量是功吧,功率是有時間因次的
 
查資料不要只查一半,當車友都沒學過基礎物理嗎?
 
另外樓主真的可以考慮功率計買下去,踏板式的方便換車
 
現在雙邊踏板價格也算可以接受了
所見公路車追求功利多於功率效益
ms06j wrote:
作用力X位移向量是功(恕刪)


1瓦特 = 每秒1焦耳的能量輸出(功率) 1W = 1J/s

1焦耳 = 施力1牛頓1公尺距離所需能量(功) 1J = 1N*1m

1牛頓 = 將一公斤的物體以加速度每秒平方1公尺所需作用力 1N = 1kg*m/s^2

所以1瓦特 = 1 J/s = 1 N*m/s = 1 kg*m^2/s^3
ms06j wrote:
作用力X位移向量是功(恕刪)


我沒學過基礎物理

受教了

所以功率指的是每秒作的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