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平常都是騎UBike從板橋車站沿著河濱騎到木柵捷運站來回,約兩個小時十分。 偶爾會騎到鶯歌三峽。一直很想買一台公路車來騎,除了健身也想要騎得更遠。
我想要直接上105,而且想說騎鋁車就好了,沒有想要上碳。所以目前在看 美利達的斯特拉400TW 和 吉安特TCR SLR2。這兩台好像差不多,不過400TW是32齒SLR是28,不知道會差多少。另外SLR的有說支援無內胎,不過不確定其必要性。不知道這兩台,大家會怎麼選擇?
其他廠牌不太清楚就沒查了,如果有不錯的請務必推薦。預算四萬左右。 如果有推薦的板橋店家也請幫忙推薦一下,謝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bXEF1qghA&t=281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8ntHzNLoR0
起碼國外也有好口碑 大廠牌日後萬一想換車脫手升級也容易 維修點也多 出保也比較乾脆
騎出興趣來了 這台還可以玩更久 不過選擇技術良好的店家遠比價錢重要
免得後續調整維修造成困擾
不過騎公路車你還有周邊要買 如果只打算花四萬不想多花
那不如直接買TCR SL2 齒比一比一 爬坡比較好用
其餘錢買車表 燈具 安全帽 車衣車褲人身部品之類甚至將來考慮上卡的裝備
同樣也是大廠牌日後萬一想換車脫手升級也容易 維修點也多 出保乾脆
公路車是個坑 可以玩得太多了
開始不如買台相對便宜有基本水準的大廠牌公路車
騎一陣子體驗過之後確認自己的想像和實際是否相符
未來要升級要退坑都好處理
再燒下去,遲早換別人燒給我了>_<
4萬多 看還能不能買到 19 20年的TCR AD2,還要買安全帽 車燈 等等
碳車架 105 R7000 34T 北部地區夠用,之後改輪組就夠用一陣子
建議不要找18年之前的車 18年的車 105還是上一代的5800
20年 TCR AD2

19年 TCR AD2

無內胎 我很推薦,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內胎。 外胎內放補胎液,小的破洞補胎液會把他補起來。讓你不知道你有破風,如果破洞太大,補胎液補不起來的話,不會讓你立刻顧路,而是慢慢慢慢的消風。然後就在停路邊在塞內胎,充氣就能繼續騎。
等於說是有續命的機會。我過年回通霄,在後龍坡破風,就是無內胎幫我稱回到白沙屯的。如果是純塞內胎的話,下滑我就GG了。記得 騎車買個工具罐,裡面放內胎、挖胎棒。學會換內胎,救自己也可以救別人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