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爬坡輪比較 Giant SLR0 30mm v.s. Mavic R-sys

我是大體重騎士
想入手一組爬坡輪
目前在 Giant SLR0 30mm 和 Mavic R-sys 中比較

Giant SLR0 30mm
官方資料不論傳動或側向剛性都贏過 zipp202
但實際用過者似乎不多
暫不考慮碳纖燒框問題
無內胎系統加分許多

Mavic R-sys
網路好評不斷
剛性超強
但沒有無內胎系統

另外也在考慮
Campagnolo Neutron Ultra
但這組的使用心得又更少了

不知各位先進有什麼建議?

2018-11-01 16:41 發佈
如果真的要單純的爬坡輪

我覺得R-SYS很稱職

至少我用起來,真的跟之前所有的輪比都好很多

踏頻如果踏起來

真的是會一直想衝下去

直到沒力。。。

算是個如果你願意付出多少力

他就會給你多少速度的好輪(我是小菜菜,所以只能用感覺回你。。。不會專業的術語。。。)

我也是大體重騎士
目前約98公斤
曾擁有過rsys
但目前的輪組是slr030mm
我個人感受我個人感受我個人感受
爬坡兩組輪幾乎不分軒輊
騎起來rsys在爬坡時剛性略勝
但我覺得slr0更輕快而且迴轉數好維持
很神奇的是
交替做測試的結果
兩組輪在差不多的條件下
爬坡的成績幾乎相同
過程中的感覺
我總是很篤定的以為slr0成績是比較好的
但很弔詭的
rsys爬出來的時間硬是不輸slr0

至於平路就沒什麼好說了
slr0 完勝

加賽一個項目
我覺得rsys 外觀上好看很多

結論就是
slr0 30mm神輪封號名不虛傳
cp值超高值得常備一組
二手價的抗跌性也非常強
所以外觀雖然真的很沒fu
我還是留了slr0 下來
買坡碳輪最重要的不就是燒框問題?

當然除非每次都有人載下山?但有哪位車友是這樣做?

真的常爬坡還是要用鋁輪,樓主一定覺得我來亂,但事實上,連鋁框都會磨

壞了,碳框怎麼可能會有不燒框的問題?什麼時候發生而已

再來,clincher的燒框,嚴重一點會爆框,就是整個框體瓦解,瞬間人是不太可能

能安全下車的,不是在恐嚇誰,我也有一組slr0 30 但只用來騎平路,平路好用得不得了!

雖然有燒框保固,但真的發生了,要活著才有命出保啊!

碳輪真要用來爬坡,請用管胎,至少不會爆,還是可能會燒就是。

下面圖一是測試roval clx50 框爆開之後的慘狀,外胎完全脫離框體,框也變形。

不是小牌子的碳輪了,但結構一但崩壞,就是這樣。

很多人總以為自己的煞車習慣多好多好,但實際測一下,陡下坡、重量級騎士80kg+,

只要用力煞個30秒,煞車邊溫度就很容易超過150度,摸了都會起水泡的溫度。而且會一直累積

騎碳clincher輪的各位,下坡的時候,框的煞車邊溫度常常在一兩百度來回,

想到框的溫度,下坡能安心嗎?真正的殺傷力是框體裡面超過100psi的壓力

像顆炸蛋一樣,你邊下坡邊加熱…看一下影片吧!

真的常下坡還是靠鋁框,散熱速度快太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ZvFPdLulI&t=76s



沒有靈魂的名字 wrote:
暫不考慮碳纖燒框問題




我的是Giant SLR1 30mm。三個月前在二手網路上買了2016 Mavic R-sys,原車主己更換陶瓷培林,平路好騎,上坡剛性真是好,下坡煞車效果更不用說,很棒。之前使用Giant SLR1 30mm,下坡都很怕燒框,且煞車效果真的很差。我是建議Mavic R-sys。
我以前也是騎鋁框騎久了,心裡癢也想有個碳框板輪
好不好騎,好騎......但最後我還是把他賣了
原因是,每次騎出門,心裡就在擔心爆胎問題跟燒框
雖然沒發生過,但每次騎長途都在害怕會發生,久了會
覺得幹嘛自己找罪受
非碟煞選鋁框。。。反之碳纖維框。。。
真心不騙。。。選我正解。。。
沒有靈魂的名字 wrote:
我是大體重騎士想入...(恕刪)
沒錯!

FOCUS-LIU wrote:
非碟煞選鋁框。。。反之碳纖維框。。。
真心不騙。。。選我正解。。。
能聽到親身使用心得實在很受用
若小P仔大大真的是新手卻這麼有感
相信是和其他輪組有不小的差距
感謝分享🙏
小P仔 wrote:
如果真的要單純的爬坡...(恕刪)
Onlyace大大不但2組都有
甚至體重都跟我類似
真的要好好筆記筆記

另外
也想請教大大配slr0下坡怎麼煞車的?
除了點煞外
會有其他像:左右手輪流煞...etc的撇步嗎?
onlyace wrote:
我也是大體重騎士
目...(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