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得知公路車的設計不同的車架有不同的性質, 如爬山, 衝刺, 或是長程.. 除了使用材質之外車架的設計好像也決定了該車架的使用強項..以捷安特的設計就標榜OCR是長途舒適型的設計, TCR 是速度型 (可以解釋成衝刺型設計嗎?)KOM 就標榜爬坡設計, Kredo平路..除了使用的零件外(CT盤..飛輪..座管把手設計)以及車架的材質.. 是否可以從車架的外觀設計來評估說該車架原先設計的使用強項呢? 像三鐵,計時車的設計就能讓人一眼看出他生出來的強項就是當三鐵車的..請教各位01的大大.. 有哪些特質可以讓人一眼就看的出車架設計的強項呢? 感謝
如果你不是選手,或是每星期騎3-4天已經騎了2-3年的老手...爬坡型,衝刺型...等...對一般人而言根本很難分出差別...這方面的學問..大概用厚厚的書都很難說清楚...腿力好的人..騎淑女車參加比賽都可以10名內....選一台合適自己尺寸的車架才是重要注意的項目...看對眼...就買下去啦...
alanjain wrote:如果你不是選手,或是每星期騎3-4天已經騎了2-3年的老手...爬坡型,衝刺型...等...對一般人而言根本很難分出差別...這方面的學問..大概用厚厚的書都很難說清楚... 中肯我都跟朋友說買車???就選經濟能力範圍內最喜歡的那一部車就對了...不過很明顯的我離題了
車架的強度或屬性~說複雜也沒那麼複雜強度(與剛性不同)~可以參考德國公正的-疲勞測試標準EFBe TEST至於屬性,可由車架設計的幾何角度或特別補強的部位來做初步判斷:1.一般來說立管較直適合計時賽.鐵人賽,立管後斜較適合爬山...這只是概略2.鏈支叉的長度,有400.440.450,越短反應越快,較長較舒適適合長途3.前後輪軸距等等4.爬山以輕為首要優先,平路衝刺就需要足以負荷全力量的瞬間踩踏,BB部位與下館可能就會特加大尺寸或補強公路車架是需要比較全面性的設計,因為公路有爬坡有平路,再輔以材料科技做出重量更輕.力量傳遞更好.空氣阻力更小.操控穩定等等特性的車架再者就是配合選手身材及喜歡或習慣的角度來打造,所以職業選手胯下的座騎,雖然外觀與市售車架相同,但有可能他的SIZE及車架幾何都是量身訂做有些比較明確的就如所樓主所述,廠商在推出產品時針對使用目標設計所定的行銷訴求...
有哪些特質可以讓人一眼就看的出車架設計的強項呢?就以jay18大大的答覆來延伸,至於屬性,可由車架設計的幾何角度或特別補強的部位來做初步判斷:1.一般來說立管較直適合計時賽.鐵人賽,立管後斜較適合爬山...這只是概略2.鏈支叉的長度,有400.440.450,越短反應越快,較長較舒適適合長途3.前後輪軸距等等4.爬山以輕為首要優先,平路衝刺就需要足以負荷全力量的瞬間踩踏,BB部位與下管可能就會特加大尺寸或補強引用上面的第2及第3,我只談後下叉及軸距這兩項一眼就看的出車架設計的強項部分。就以Cerv?lo R3來說,後下叉399mm容易加速、爬坡。後下叉越短加速越快,接近場地車的設定。直線加速是他的強項,不利平路巡航,因為軸距短時,速度掉的太快,類似軸距的車下坡時多半尾巴會有飄的感覺。所以這台車最好搭配LIGHTWEIGHT,用意就是彌補在過彎時強度不夠而產生的不穩定感。而後下叉又會影響到軸距(頭管角度、前叉角度上管長都會影響),長軸距的車子騎起來比較平穩,但轉彎會比較慢、比較遲頓(迴轉半徑長).騎車當中的身體重心的移動,也比較不會影響車子的操控性;短軸距的車子比較靈敏,但騎到顛簸路面,就比較能感受到顛簸.所以車友CASATI就說C40長軸距,在平路上的穩定性印像深刻...。只不光看後下叉和軸距或許會有盲點,只不光看後下叉和軸距或許會有盲點,因為Extreme C和Extreme Power下叉和軸距(幾何設定)幾乎一樣,Extreme C應用了許多C50的科技,調整它能爬上高山。對登山狂而言,是個了不起的設計。在與Extreme C同樣特殊化的精神之下,Extreme Power也師法C50的長處,不過是修改成衝刺者、踩重齒者、還有大體型騎士的優勢。最近在中部玩車的前輩於部落格提到,C-40結構扎實.沉穩.可謂碳纖車之超級經典,但C-50較輕巧.再加速優。EXTREME POWER 在山區表現嚇死人,但平路的動態持續力似乎略遜於C-40、C-50。但騎超長途時絕佳革命夥伴.CT-2又是首選.騎來神奇又舒適。最近又有車友寄望雷諾953管材.能掀起另一波鋼管車革命.來個絕地大反擊................注意喔,上面的車很多地方幾何設定幾乎一樣,差別在於管材設定,是完全看不到或不容易注意的。為何只談COLNAGO而不談他牌?因為台灣騎COLNAGO的前輩太多,眾前輩又樂於發表COLNAGO翻譯文章、個人心得,所以用GOOGLO可以找出一大堆相關文章研究。有心的話多爬文。總而言之哪些特質可以讓人一眼就看的出車架設計是很複雜的,所以就聊到這裡。
感謝Jay 大及秋水大 Alan, Zebra大的知識分享吉建議.其實小弟一個月前已經敗了一台Kharma成車. 而且制約自己一年內不准upgrade 任何零件.想知道車架的設計及用途純粹是想了解自行車在設計上的進化史.自行車這項交通工具演化也超過一百多年了.. 其中因為用途而產生的分支, 多不勝數... 也有看過文章認為自行車的演化也差不多到底了... 所以想進一步了解設計師針對既有的人類體能極限而設計最有效率的幾何而有高度的興趣.. 所以才會想進一步了解車架幾何與力學之間的關係~不知道各位前輩有沒有可以推薦的書籍或網站可以更進一步了解車廠設計的幾何及概念...感謝各位版大p.s 我一直對於車廠所提出的行銷訴求保持保守概念... 除非對車架設計的知識有足夠的了解.. 否則我對車廠車架的定義都會保留質疑
Espressoyen wrote:其實小弟一個月前已經敗了一台Kharma成車. 而且制約自己一年內不准upgrade 任何零件. KUOTA Kharma也不差。只是你制約自己不能更新零件,實在是太偉大了!就我個人的想法,把手跟座墊是最可以更換的。至於換不換傳動跟輪組,這就看個人的想法。此外,聽說Colnago的前叉很直,頭管的角度也很特別。就有請秋水兄補充。我當初在挑選車架時,有前輩說給我聽,只是我沒要買Colnago,聽過就忘了。
此外,聽說Colnago的前叉很直,頭管的角度也很特別。就有請秋水兄補充。我當初在挑選車架時,有前輩說給我聽,只是我沒要買Colnago,聽過就忘了。a;可樂果為什麼用直前叉?這和可樂果的角度設定有關基本上可樂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騎的車因為每個人的身材比例和肌肉的發展並不一至這一點如果熟悉bike fitting的人,應該可以看出端倪如果以樓主這一篇的界定來看,可樂果其實是衝刺型的車架
jay18 wrote:車架的強度或屬性~說...(恕刪) 這位大哥您好拜讀您談到的對自行車應該很內行最近小弟想買車是否可請您幫忙建議謝謝1 捷安特 TCR COMPOSITE 02 定價69800*0852 FUJI TEAM RC 05 定價80800*0853 SPECIALIZED Allez Elite Compact international (鋁架碳纖前叉)定價65000(折數不明)請幫我建議一下在下年齡51,騎捷安特登山車 IGUANA D 一年 6000KM愛騎山路和遠距離也請其他各位大大前輩幫忙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