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抉擇 ZIPP302、Cosmic Pro Carbon Exalith

抉擇  ZIPP302、Cosmic Pro Carbon Exalith

前輪:735 g
後輪:915 g
整組:1650 g
外胎:700*25C (210 g)

抉擇  ZIPP302、Cosmic Pro Carbon Exalith

總重量:1,645g
承重量: 115kg / 250lbs


要領年終了..
預算大約4萬以內板輪(河堤丘陵地用)
實在不知道這兩款要怎麼選擇
板上關於ZIPP302的資訊滿少的,(不知道高爾夫球表面是否差很多?)
或是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
想請問各位前輩的意見!
2018-01-22 1: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ZIPP302
Zip 302 好似好啲喎,我都用這
最近也要領年終了,置個板凳...
技術上不覺得有差別,看你想要哪個框高

高爾夫球表面只是gimmick,氣動上有個所謂很小的雷諾數範圍剛好適用在高爾夫球大小和速度的物體上,廠商行銷時不會告訴你車輪是不適用的

https://www.grc.nasa.gov/www/k-12/airplane/dragsphere.html
板輪的氣動力,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框高



「因爲高爾夫球表面的小坑是爲了提早轉捩(有人回複說看不懂專業術語?直白點說轉捩就是層流到湍流的過渡,壁面粗糙度增加可以加速轉捩過程),在邊界層內湍流因爲增加了動量混合,相對于層流可以延緩分離。雖然摩擦阻力上升了,但是因爲阻力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壓差阻力下降更多,所以總的阻力下降了。

現代飛行器因爲雷諾數很高,所以除了專門設計的層流翼型外,基本上在前緣附近就轉捩了,大部分翼面已經是湍流邊界層了。(其實機翼也沒你想象的那麽光滑)翼型和高爾夫球完全不一樣了,流線型相對于鈍體,本身壓差阻力小了很多,而摩擦阻力占了相當一部分。本來就是湍流邊界層了,加小坑只徒勞增加了摩擦阻力,所以沒必要再加小坑了。相反的,在翼型上延緩轉捩是一個減小阻力系數的方法。」
二手303 選我正解@@ 去年底收了一組火鳥303,平地丘陵完全沒問題,其實再硬一點的山只要飛輪32t,我相信應該也是沒問題。
也是有考慮二手303,但是對於2手品不太會挑選
怕買到問題輪組..
自刪...123456789
最近也想著升級輪組,也考慮ZIPP 303 火鳥版或NSW ,但覺得火鳥版1625的重量很重,NSW 14Xx好像比較好,但貴很多,值嗎?另外,303合適爬坡嗎? 也考慮ENVE SES 3.4 ,大家給點意見?補充一下,是碟剎版的,謝謝! 看到有家叫cycle express 的,在台灣的,價格優惠,不知可靠性?
ZIPP 302 我記得沒錯的話
它這組是沒有高爾夫球面的

這兩組要怎麼選的話

要比較大聲的棘輪聲選zipp

要比較好的制動力和怕會燒框選mavic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