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益]馬牌公路車胎 Force & Attack的相關問題

代理商連結

點這裡

這款輪胎前輪和後輪寬度不同。Attack(前輪)是700-22,Force(後輪)是700-24,讓小弟感到非常的好奇,基本上價格也和GP4000s差不多,從這個角度切入比較,我有以下的問題想請教前輩:

1.Attack & Force的設計和GP4000s的設計做比較,哪一種的公路車踩踏力量運用的效率會比較好?
2.如果是攻山路為主,那一種搭配會比較合適?
3.現有的輪組可以使用嗎(目前預計在Fulcrum Racing 0上面使用,輪胎還在店裡面啦...),還是有特殊的裝置才可以相容?
4.這組外胎的耐用程度,和GP4000s比較起來,哪種輪組的里程數比較長?
5.Attack & Force的內胎從原理上應該是可以共用,但是很肯定的在胎壓設定上一定會有差異,目前有這方面的資料和建議嗎?
6.前後輪不同寬的外胎組,原始的設計理念到底是什麼?
2008-02-25 17:37 發佈


樓主 有限定馬牌嗎

若沒有

喜托普代理的

Gommitalia Calypso K

也差不多是這級的(gp4000 、pro race 2)

不錯 也可參考

賈斯丁 wrote:
代理商連結點這裡這款...(恕刪)


我在店裡看到後胎 是 23 的喔。
前面是22的沒錯。

前輪比較窄應該是為了操控性,後輪比較寬是為了抓地力以及踩踏動能的傳輸。 有錯還請達人回答。
只要是700c的框應賅都可以上,除非是比較寬的700c框,無法裝22c & 23c。
內胎用一樣的就可以了,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可以裝上18~25 的內胎。
Attack & Force與GP4000s都運用相同的技術 Vectran(TM) 網層與 Blackchili(TM)化合物。不同的僅在胎紋的設計與胎徑,理論上應該是相差無幾。實際上就需要有測過兩組輪的達人解惑。

我能回答第5題,只要700c的車都可以上

以及第6題,根據官方的說法24c的Force主要是為了提升舒適性與穩定性。
(另外舊的Force是23c沒錯,新版的Force是24c)
Leebin 李斌
OlenBala wrote:
我在店裡看到後胎 是...(恕刪)


hi OlenBala,
08年版的Force已經改成700-24C了...代理商網站上有特別註明(的確去年的是70-23C的)

hi pgg,

我沒有限定馬牌,我現在其實才剛買Vittora的EVO準備要裝在我目前的輪組上,只是今年馬牌有改版,似乎看起來應該是有使用者用過有Feedback。主要想要玩看看的...嘿嘿...反正新的輪胎輪組都還沒有入手,先問看看是不是有投資的價值...

重點不是被海放...而是我到底有沒有騎完 http://cy2967.blogspot.com/
賈斯丁 wrote:
代理商連結點這裡這款...(恕刪)


小弟有一組Attack & forck騎乘了約一千公里,相當的不錯滿耐磨的,應付路上的亁濕路面也相當不錯,它的胎紋前後有不一樣,甚至連組裝也有方向性。

而Vectran(TM) 網層與 Blackchili(TM)化合物技術是今年度才加進去這個系列裡面的而且只有黑色的輪胎才有。小弟的是去年的版本所以沒有此功能。

要特別注意的是今年的跑車胎各廠都有出現24C的規格。這是值得去研究的。
1.Attack & Force的設計和GP4000s的設計做比較,哪一種的公路車踩踏力量運用的效率會比較好?
遺憾,沒那種儀器測不出來

2.如果是攻山路為主,那一種搭配會比較合適?
答案同上,建議參考國外選手比賽的使用狀況

3.現有的輪組可以使用嗎(目前預計在Fulcrum Racing 0上面使用,輪胎還在店裡面啦...),還是有特殊的裝置才可以相容?
框徑622 OPEN框都可使用

4.這組外胎的耐用程度,和GP4000s比較起來,哪種輪組的里程數比較長?
單看胎的成分,兩組配方一樣,只有胎紋上的差異;因為Attack & Force前後輪有別,磨耗理論上應該較占優勢

5.Attack & Force的內胎從原理上應該是可以共用,但是很肯定的在胎壓設定上一定會有差異,目前有這方面的資料和建議嗎?
前輪為求舒適,胎壓較低;後輪主要傳動,胎壓較高。但是高級胎的胎壓增減都會感受得到些微差異(當然也牽涉到內胎的材質厚薄、天候路況),既然胎都用這麼高級,理應好好玩他,細細感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程式

6.前後輪不同寬的外胎組,原始的設計理念到底是什麼?
前輪:降低風阻,減低滾動阻力
後輪:較佳的抓地力與路面反映

以上僅就網頁型錄上的差別分析,本人銀彈不夠,兩條都沒用過
贓先生,別再挖洞給人跳,俺不做道路救援很久了~
JAY使用過06年的Force & Attack和GP4000...

1.從針對前後輪功能不同而設計的Force & Attack的來看,踩踏的力量運用比較好,但一般人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感覺差異,Force & Attack在平路可以發揮很好的速度效果

2.山路而言適用GP4000S,強化的側邊胎紋,需要抓地導向更好的前輪

3.一般700C(622)公路輪組可以通用

4.GP4000S耐用性較佳,官方網站說明的用途屬性可以參閱,胎皮較厚重量較重

5.不是很明瞭所問的問題

6.如前網友說明,針對前後輪功能導向設計,前輪導向兼減低風阻.後輪重傳動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馬牌Force & Attack這組號稱“對胎”有買來用,
前22c後23c的設定,只能說用起來讓人挺有信心的…
當初下手只知道它不便宜,但是並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好甚至好在那裡
重點是你不踩踏它是不會自己向前滾動
現在比較想找4000s來備用,
在下是專業的非專業車手…
希望能用好一點的零組件來堵自己的嘴…
免得怪東怪西的
至於更專業的問題,有勞先進們回答囉…
badrussell wrote:
馬牌Force & ...(恕刪)

請問一下這位大大是在那邊下手的呢?入手價多少?
方便PM跟我說一聲嗎?我也想入手這對胎
在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時,一切煩惱都忘記了,只會想著怎麼做好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