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也只能遷就,在只為男性騎士設計的車款中選擇,
不管塗裝或車架設計,總是有些許遺憾,
但是Liv好像聽到女性車友的心聲,這幾年來持續以女性做為主體的研發,
Avail,Envie,Avow,到今年最新款的Langma,產品線完整了,
尤其是Langma,我相信是眾多女騎士期盼已久的車款,
輕量、空力、操控、幾何、剛性、舒適、塗裝,騎乘要素一項不缺。
七月新車發表當天就訂下了,等呀等,終於等到9/24交車,
雖然當天我先參加了泳渡日月潭活動,回到家已經約7點鐘了,
還是趕忙放下行李,3分鐘戰鬥澡後,就趕去門市,
由於前兩天已經先做過簡易Fitting,也把舊車尺寸記錄下來,
到門市時,車子已經組好,架在訓練台上,就等我確認ISP座管尺寸。
再次確認尺寸後,座管大約高0.3-0.5,決定先不用切座管,
原廠附Liv Contact SLR碳弓坐墊,但想說新車要重新適應的點很多,
坐墊就先沿用舊Envie上坐習慣的Specialized Ruby Expert碳弓坐墊,
原廠輪組附SLR1,但想先用舊的DT Swiss RC38C,
這樣應該比較好試出舊Envie跟新Langma的差異吧。








隔天就選定附近有短陡坡的路線,可以小試一下這台車爬坡力道,跟下坡的操控性。
我只是喜歡騎車,並不懂專業,所以在試騎過程,就以平常方式,儘量感受踩踏的回饋。

車架雖輕,但是騎起來很穩定,平路騎起來很好維持迴轉數。
起步很輕快,應該是車架剛性的回饋佳。
騎過六線譜時,幾乎沒有明顯顛簸的震動,這種舒適性,看來一日北高雙塔都沒問題。
會選擇這台車,重點就是"爬坡",女性本就肌力、功率都弱,
若是有台爬坡設定的車來騎,那可就大大增加騎乘效率跟樂趣。


接下來試試看爬坡力道如何,
整車重量低於7kg + DT RC38C爬坡輪組 + 車架剛性 + 50-34大盤配11-30飛輪,
果然遇到12%的短陡坡,還能維持70以上的迴轉數,而且完全不會有重拖的感覺,
心跳沒有比平日騎的時候快,這個表現算是很滿意。


還有兩點讓我感到驚喜,抽車跟下坡,比舊Envie還穩定,
原本認為車架太輕,騎起來會不會有輕飄飄的感覺,
結果抽車時沒有多餘的搖晃,下坡穩定得讓我很安心。

由於只試20K(含2K上坡+2K下坡),設定上還有些微要調整,
初步心得先簡單結論一下---
爬坡踩踏回饋非常直接,
下坡操控非常穩定,
平路路感非常舒服,
騎著車心情非常愉快,
尤其是最後一項,心情愉快才能開心騎車。
選擇騎車做運動非常辛苦,風吹日曬,汗水沾黏塵土,
很難在騎完車後還保持閉月羞花的容貌,
但是身體會很誠實回饋我們的努力,
運動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有活力。
運動很辛苦,所以更是需要一台好車協助自己,
女性車友們,不要再委屈自己啦,
我們都值得擁有一台適合自己的好車,
而我選擇 Liv Langma Advanced SL1 來犒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