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ontend sl2和tcr slr2

因為體重過重,想藉由上下班通勤騎車來減重,而表哥有想找我之後一起挑戰北高和雙塔,tcr是爬坡性車,對長途騎乘會有影響?contend sl2騎乘如何呢?還在猶豫要牽那台好,所以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大,給予對這兩台車的看法,感謝🙏
2017-04-25 12:47 發佈
不要被廣告述語迷惑
爬坡個人因素佔 98%
爬不到就是爬不到, 由空力車轉用爬坡車不會令你變身

同樣是 S 碼,
Contend 的 Stack/Reach 比例是 1.46
TCR 是 1.4
Defy 比例和 Contend 一樣
比例越小, 騎姿越"趴"

肥人應該有大肚腩, Contend / Defy 可能較合適.
還有重量級騎士最好買碟剎公路車, 下坡比較安全.

坤智 wrote:
因為體重過重,想藉...(恕刪)

chachaping wrote:
不要被廣告述語迷惑
...(恕刪)

謝謝大大的建議,因為contend是新車,很少人討論,就怕買到不適合的車
因為體重過重,想藉由上下班通勤騎車來減重?

回:長騎多騎.一定能減重
減多少.多久能減.看個人目標

客觀而言
我們不是選手或競速.車的價格/等級是面子跟心理層面
實際而言.能騎多久多遠多快.在於自己腳力/體力/耐力

騎車除了減重.運動.透氣.舒壓外
有助體能好些.減緩疲勞.愛的能力(男人有年紀後.能力更要在腳)

買車除了預算.用途或是否轉手價格.歡迎度...
我是獨行.獨樂型的人
因沒考慮換車.也不在意旁人怎樣看
我騎車除了減重.運動.透氣.舒壓外
也想維持體態跟體能.所以會一直騎

我年過40.2013年底買第一部公路車
選了2萬等級-高士特的入門碳車
平常夜騎.也照常騎百K活動
騎車興趣後.陸續小花費更換車上零組件(車架.大盤.SORA變速系統沒換)
我建議先騎contend sl2 這台車真的好騎爬坡也好騎因齒比關係大齒盤 SHIMANO TIAGRA 50/34T
飛輪 SHIMANO TIAGRA 11x32T,TCR 大齒盤 SHIMANO 105 50/34T
飛輪 SHIMANO 105 11-28T,11S應該是等你腿力夠的時候再來升級的對象之一
Content SL2 小弟我沒騎過,但我是SL的車主

剛剛看了一下官網似乎兩台車沒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是以SL這台車來說騎平路挺舒適的,但是礙於是輕量鋁合金,吸震效果實在不是太好

經過減震條或者小哭辣,屁股的感受還是挺深的

至於爬坡的部份,就是腿力....腿力....腿力....

對有些人來說
零點幾秒的差距決定你過終點後是低頭痛哭 訓練化為烏有
還是雙手高舉接受全場歡呼

對大多數人來說
差距最多的空力車跟專用爬坡車同樣騎一小時爬坡
會不會差到兩分鐘都有點問號了
兩分鐘的意義是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我是下面那個 所以我只求心靈馬力
感謝各位大大的意見提供,這幾天也有去幾家看了實車,大多都說我有slr2 的預算了,就直上tcr adv3,以長途騎乘會比較不疲勞,請問鋁車和碳車騎乘上有何差異?sl2的D坐管和碳坐管吸震上有差別?(抱歉,問題多了點,請各位多多包涵)
能升級碳纖維tcr是最好的了,
搭配22段變速更好,
再加點預算嗎?

曾騎過avail sl,
D fuse座管個人覺得很舒適,
有同樣D fuse座管的contend應該也相近,
多數路面不平時個人仍可繼續踩踏,
不必停止踩踏抬高屁股減震,
不會過小坑洞與減速條就被拉開距離,
對於後下叉5mm的差異,
在這點上就能無視了。

後下叉略長5mm,後輪較穩定,
頭管較長與頭管角度較斜,前輪較穩定,
下坡時感受可能會很明顯(與鋁tcr比較)。
下坡穩定度碳纖維與鋁車完全不同層級了。
大推...
下坡時感受可能會很明顯(與鋁tcr比較)。
下坡穩定度碳纖維與鋁車完全不同層級了。

初入門公路車小弟也繳了不少學費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