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碳纖小彎把 GIANT or FSA ?

近期有想要更換碳纖小彎把
正在考慮 GIANT CONTACT SLR COMPACT 跟 FSA K-FORCE COMPACT 這兩把
不知道這兩家的材質與耐用度以哪家比較好?

不過在尺寸上,我確定煞把(變把)處是我最常用的地方寬度要 42cm
因為 90% 以上的騎乘時間都會握在那邊,只有下坡時為了安全才會握在彎把處

以 FSA K-FORCE COMPACT 來說 44 C-C 的尺寸從網路上面得到的資訊煞把(變把)處會是 42cm,請問這是一定的嗎?
有沒有可能根據變把裝的位置會有些變動,變寬或是變窄

另外,會選擇小彎把的原因是手跟身體不想彎那麼下去
2017-01-03 21:51 發佈

dillence wrote:
近期有想要更換碳纖...(恕刪)


不好意思,無法給你上面兩個品牌的建議

但..............

好奇請問一下,你選的這兩個品牌的碳纖彎把,也不算便宜

那為何不選擇DEDA???

謝謝~

dillence wrote:
近期有想要更換碳纖...(恕刪)


就你说的FSA k force弯把来说,以我使用FSA弯把的经验,FSA的弯把并不是c-c,而是w-w,也就是说420mm变把部分是400mm。

FSA弯把的尺码数据是更具下把部分来计算,而FSA下把部分都是4°向外。这样的设计大力抽车可以防止上把部分阻碍到手臂,也就是这样所以FSA的尺码根据下把宽度。

如果你要变速部分420mm,那你就要买FSA的440mm。FSA是根据w-w (width to width)来计算弯把尺码
上把位比下把位窄的設計,如這位大大說的,是以下把位抽車方便為主的設計。

但…說實在話我騎車這麼久,很少抓下把位在抽車!

但不代表我騎車不用下把位,而是超常用下把位騎車,只是需要抽車時我抓上把位。

上把位也較能讓抽車時的身體做到伸展。

下把位抽車…我想衝刺選手很實用,但一般車友就看看就好…



TG81 wrote:
就你说的FSA k force...(恕刪)

mpz10whale wrote:
上把位比下把位窄的...(恕刪)


我同样也是使用上把来做不激烈的抽车动作,通常用在爬坡,平路起步。

握下把抽车我还真的没那习惯,而且也没让自己真正去训练下把抽车....

dillence wrote:
近期有想要更換碳纖小...(恕刪)

我推薦giant的...
我兩台都用giant碳把,個人覺得好看又好握
如果要用鋁把我推zipp的
攝影.音樂.閱讀.單車.APPLE
可以考慮Vision Metron 4D,
價位高一點,但人體工學做得比較好!
握起來很舒適!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換碳把用意是? 要舒適? 要輕量? 要鋼性?

大陸的碳纖把輕又吸震 可以做到170克 但認真起來抽車會鋼性不足 但長途還滿爽的

大品牌碳把講求性能又重又硬 其實也沒比較舒服 如果盲測你可能感受不出來是碳把

像是ZIPP碳把都是260克起跳 其他應該也有230克起跳

碳把跟鋁把不一樣 鋁把輕量化還是剛性滿滿 碳把輕量化低於200克就會鋼性降低 大牌子跟雜牌都差不多

如果單純想試看看但纖維輕量與過濾震動能力 其實便宜就辦的到了 或者說效果更舒適

如果講求性能鋼性 何必繞一大圈 選高階鋁把就好了

但如果為了帥氣 造型 把帶纏半截 那碳把當然很合適啦!



我覺得能把碳把發揮的應該是硬叉平把車 因為車把寬的多 末端的震盪效應反而明顯

使用碳纖維的效果應該更顯著


我自己僅用過FSA與ZIPP高階把 雜牌的用過幾支 有誤請指正




gungunM wrote:
可以考慮Vision...(恕刪)


這支讚!平把位跟之前K-Wing一樣,上坡時好用,下把位向外5度,握起來很自然。
80mm的reach對柔軟度的要求較低。
至於剛性,小弟業餘假日車手,很夠用。
重量245g(420)也在合理範圍內。

快樂服用中~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