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年龄选择公路车TCR 或Defy

各位好!我骑登山车半年了!最近打算入公路车,选择是捷安特的TRC 或Defy,由于都五十多岁的了,所以比较犹豫,到底上面的车架几何会有多大区别?

我已经看过很多有关它们几何上的分别,但缺乏经验,车店的人都说差别不是我想象的大。

个人对速度有点要求,也会想爬坡,但也不会过分要求速度,毕竟也不是想着要比赛的年纪了!也想偶尔跑一下200Km的路程。

不知大家有什宝贵么意见?
2016-10-28 22: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年齡 公路車
現在每個月大概騎600Km。
最長的單日是120Km,累計爬升1500m
小弟我有台TCR C2跟一台contend (使用defy的頭管)
TCR真的感受比較趴(大概矮2公分左右),但也沒有痛苦到腹部在哀號啦XDD。
我個人真的覺得速度關鍵不在於這兩台車架的差異,這兩個最大差異還是Defy是使用碟煞,然後TCR是使用C夾。
我現在選的是Defy 和 TCR ADVANCED PRO DISC 1
bky168 wrote:
各位好!我骑登山车半年了!最近打算入公路车,选择是捷安特的TRC 或Defy,由于都五十多岁的了,所以比较犹豫,到底上面的车架几何会有多大区别?

我已经看过很多有关它们几何上的分别,但缺乏经验,车店的人都说差别不是我想象的大。

个人对速度有点要求,也会想爬坡,但也不会过分要求速度,毕竟也不是想着要比赛的年纪了!也想偶尔跑一下200Km的路程。

不知大家有什宝贵么意见?
.
現在每個月大概騎600Km。
最長的單日是120Km,累計爬升1500m

.
.
喵嗚~
.
bky168 喵喵
.
我是粉紅貓M
.
~~~~~~~~~~~~~~~~~~~~
.
同樣是捷安特的純血種公路車,在4萬台幣左右等級以下~2017年的車款由 contend 接手
.
contend 車架幾何是 前三角用 Defy的~後三角用 TCR的。
.
4萬多以上的由 TCR 跟 Defy 接手。

.
不太純血種的就是跨界車款 Anyroad ,偏運動舒適休閒用的。
.
從2萬多到 5.6萬都有,原廠搭顆粒寬胎,需要時還可以 偽裝一下登山車。
.
.
.
.
TCR 跟 Defy 這兩款車貓問過車行的老闆,到底差別在哪
.
.
~~~~
.
車架的設計,我們先來看後下叉~
.
後下叉越短,在加速時越有優勢,所以純血的公路車,後下叉特短
.
都快磨到立管了
.
空力車還有 三鐵車的下叉更是短到 把立管逼的往前縮進去。
.
為的就是在踩踏時的能量傳遞直接。
.
但是短後下叉的問題就會顯現在地面震動會很直效的傳到騎乘者身上。
.
且過彎時穩定性會不夠。
.
所以很多的舒適導向的車種,會把後下叉拉長,一者是可以讓騎乘者比較舒服,
.
在者就是下坡還有過彎時,穩定性高。
.
~~
.
頭管角度,越小,前叉就會把輪子往前推,
.
這樣一來在直線的行進的阻力會比較大,
.
但是過彎的穩定性會高,
.
反之,如果頭管的角度大,前輪逼近下管,直線行進的阻力小,平路衝刺會有優勢
.
但是,轉彎的穩定性會不足。
.
簡單的說,短程衝刺用的公路車,因為頭管角度大,後下叉短,兩輪子的軸距就會很短
.
一般市面上的短程衝刺用的公路車,很多的軸距都不到 1公尺。
.
~~~~~~~~~
.
再來看上管,
.
早期的車架,上管一定做的跟立管一樣長,
.
不知何時起,出現了壓縮車架,有的是上管比立管長,有的是相反
.
讓很多選手在換車架時出現了困難,
.
所以美利達還特別研發出一套
.
「車架高度」(簡稱:架高,英文為STACK)和「上前管」(英文為Reach)
的比值這套系統
.
來幫助選手挑車
.
同樣尺寸的車架,上管是不一定同樣長短的,
.
如裹搭同樣長短的龍頭,頭管高度又相同的情況下,
.
上管越長,人會越趴,反之,上管短些,人的上身就會挺一點
.
所以看到美利達的兩款明星車種,SCULTURA(斯特拉) 跟 RIDE(萊得)
.
斯特拉是全能型跑車,Ride是舒適型,這邊 Ride的有效上管就比較短。
.
相對來說,放在捷安特的 TCR跟 Defy 上頭 也適用
.
Defy 的上管較短,所以算是舒適的設定。
.
~~~~~
.
在分類上,
.
TCR 是衝刺賽的車種,DEFY 是長程筆賽用的車種。
.
DEFY 的車架設計就是要讓人能夠長時間的在車上騎乘。
.
所以柯文哲在當時用 Fastroad 跑北高,
.
但是要跑雙塔時,柯P是用 Defy 去改成平把,而不是拿TCR去改平把
.
在2017年的新高價車種目錄後面,捷安特,也把平把DEFY 加上去了
.
貓期待,捷安特哪天把 平把的TCR也加到目錄上去 @@ /
.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公路車的彎把好唄.......
.
~~~~~~~~~
.
車架的設計上,後叉部份 Defy 作的比較長,所以相對 TCR的下叉,就是稀牲了加速上的效能
.
換取路面的巔簸比較不會傳到人體,
.
前三角部份,Defy 的上管作的比較短,
.
所以同樣的人,挑同樣大小的車架去騎乘時,TCR的 姿態會比較趴
.
Defy 彎把的姿釋會比較挺。
.
那 平把 Defy 的騎乘姿態會更挺些
.
這個很重要,50多歲,用彎把還真的不一定趴的下去,
.
然後 Defy 跟 TCR 都是全碳的前叉,讓人連想加裝龍頭增高器都沒機會。
.
~~~~~~~~~~~~~~~
.
車店說的兩者車架影響差別不大,主要原因是
.
我們一般人不是選手,
.
長距騎乘時,中間都一定會休息,
.
下來扭扭腰,甩甩手,抖抖屁股~
.
唔~你們男生還要讓鳥跟蛋蛋解放............
.
所以休息完畢再上車衝個1小時,又可以下車休息,
.
這樣一來,同樣是碳纖車款,在車架幾何的差別上,還真的在影響不太大。
.
(才怪,趴的很下面,貓脖子仰的好辛苦 ......)
.
碳纖車的舒適度,沒意外一定贏硬幫幫的 鋁車,
.
不過.....捷安特的 TCR 車架中軟偏硬,有在比賽的車友會說好騎
.
沒在比賽的車友會嫌 TCR的車架太硬,不好騎。
.
不過平路的舒適度會輸鋼管車就是了........
.
爬坡的話,不用想,一定還是要碳纖車。
.
沒辦法,整整兩公斤的差距擺在那邊咩 ....(包子臉)
.
~~~~~~~~~~~~~~~~~
.
回過頭來,說到爬坡,有爬坡就會有下坡
.
目前 平價TCR還是搭C夾的,除非你選碟煞的 TCR
.
雖然沒有說C夾不能下坡,但是大家都知道
.
長下坡沒控制好速度,C夾搭碳纖框是有機會燒框的。
.
~~~~~~~~~~~~~~~~~~~~~~~~
.
如果如果,
.
貓是bky168的家人或子女
.
貓一定會推薦DEFY 平把
.
騎慢點安全,.
.
平把的騎乘姿勢高,表示表示視野比較大。
.
~~~~~~~~~~~~~~~~~~~~~~~
.


.(圖片說明:取圖自 捷安特官網)


.(圖片說明:取圖自 捷安特 2017年高級車型錄)
粉紅貓M,謝謝你的詳細分析!
碟煞TCR+1
樓主已有登山車,小弟建議TCR ADVANCED PRO DISC 1主要是與前者功能性差異,會有較不同的樂趣及感受
而碟煞是煞車好物,為了更安全的騎乘,沒有理由不用
先看柔軟度吧,新聞說當初柯批自忖柔軟度不佳(即使有運動),評估後改用平把的跑雙塔.

至於以tcr/defy為例,兩者車架是有差別,咱一般人真的能騎出的差異感不太大,
個人有defy,也騎過朋友的tcr,是有些差異,但對於我影響不大,
兩者(台灣,defy 機械碟 vs. tcr C夾)剎車重量對於我沒差,
又不跟人家拚速度拚快慢,反倒是剎車感覺對於我心理上有差...
若您在中國地區,應該是有tcr碟煞款(台灣目前沒有),亦可考慮之.
感謝大家的意見!我在大陸上班,一般都在深圳騎車!
我只想請問樓主大, 請問這個難解鎖的問題, 找到原因了嗎?

bky168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用山地卡踏都很正常,但發覺公路卡踏很難解鎖,要很使勁


Shimano卡鞋+105卡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