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半年前接觸了Mobile01之後,除了雅虎奇摩之外,這裡快變成我的首頁了,幾乎現在買所有的3C產品(玩具)之前,都會上這兒爬文好久,看看別人的文章及使用心得,不得不承認,這裡的資訊豐富,勸敗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啊!
大約在八個多月前,因為大舅子有一台登山車一直都沒有人騎,放在家中也蠻佔位置的,索性就拿來練身體,不知價錢是多少,反正不花錢,所以不是很重要,頭一次夜騎,因為沒有裝碼表,不知道自己騎得速度跟里程,大約是從忠孝東路六段騎到台北車站再回來,查了查Google Earth也不過16公里,已經讓我滿身大汗,心臟的負荷有點吃力了,


從開始騎車之後,只要不太遠的距離,我都騎車去,只不過,這輛緣淺的登山車,在一次去區公所辦事時遭竊了,哇咧XXX,國罵馬上就出口



大家都知道,要找回這台車的機率幾乎是零



那時候輪組變速器是什麼等級,完全沒有概念,反正這一台破萬了,錯不了!騎起來肯定很順暢,疑!我聽到有人在噗嗤的笑喔!Anyway,跟店長討論換掉車把手之後,第二天就把它娶進門了,以我淺顯不成熟的路感來說,騎起來的感覺真的是不錯,至少路面的坑坑洞洞也都忠實的傳遞到我的雙手,前一台是登山車還沒什麼感覺,但這一台的前叉是鋁合金,邊騎還邊想罵台北市政府


因為不是有車階級,要我假日到哪兒去OFF-ROAD是不太可能的事,再加上爬文很久,漸漸了解了一些不同零件的差異性,很想看看自己能騎得多快,換了其他級數的零件順暢性又如何,於是騎著公路車上街的想法就此萌芽,以一個新手而言,一般大多建議買成車會比較划算,零件級數也不至於太差(當然這必須要是在一定程度的預算以上),在爬了許多文後,首選變成C/P值頗高的FUJI,尤其2008年車款的塗裝真是正到爆


不過,我還沒那麼瘋,以我的腿力,騎出去一定被人家笑死,只要夢中能擁有它一晚就夠了,Team Issue太貴,嘿嘿!Roubaix限定版的價錢還可以接受,就是你啦!反正如果騎快一點,人家搞不好以為是Team Issue....在此,我為自己的過度重視外貌感到慚愧,畢竟Roubaix限定版到後來也不是這一篇的主題.
其實很早就訂車了,在請車店老闆幫我詢問愛X雅N次之後,我的等待期正式邁入第三個月,這輛車從我的結婚紀念禮物(給自己的),等到自己的生日禮物,聖誕禮物,看來很有可能變成明年的過年年終獎品




我決心自己找車架來組一台



這次所用的零件大多是台灣製的(除了變速系統及煞車),我堅決相信台灣製的品質,但這決不是哪個政黨的功勞,不要在廣告上拿來說嘴,每次看到這個,我的屁股就要吐要吐的(又離題....不好意思),不過,話說回來,車架是大陸製的,只要品管好,我也相信它的品質,
近拍兩張車架的花紋,黑駒者,黑也!!(已上金油,12K的Monocoque Frame單體製造的車架,有興趣者可以看看以下英文網頁)
http://www.dynatekbicycles.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Itemid=31


本來是要用這一支隱藏線式車把手,這個花紋雖然不一樣,但是我喜歡,實物比照片上有質感,而且一體成型,沒有Logo,所以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沒有那幾條線在車前面礙眼,爽啦!
但是再爽再喜歡也沒有用,這一支的形狀太前衛,以至於沒有辦法裝車燈,而且過窄過長,寬度42cm,長度110mm,好可惜,想哭....



太喜歡了!還人家之前再照兩張!


換成這一組,DEDA的龍頭,字正反向都有(Ultra Carbon)讓你正反裝都可以達到廣告的效果,90mm,(這是找得到最短的,再短連碼表裝上去都有困難),花紋跟之前選的一樣,本想用鋁合金的就好,老闆說車架是碳纖,鋁合金的配起來質感就差了(車把手也是),真是的,我幹嘛這麼配合啊!

車把手,Super over ITM (Millenium, Made in Italy, Monocoque,這個名詞再度出現,有機會參觀工廠時一定要好好學起來),做機構的多了解一些加工方式,有好無壞


為什麼叫長頸,答案揭曉,龍頭墊圈足足有七個之多,嚇死人了(原來龍頭蓋上面的墊圈還在下面),我知道比例很奇怪也很醜,我知道有人看了已經笑到在地上打滾了,可是...可是我之前騎的是城市休閒車,還沒有心理準備要太趴,可以讓我先適應一下嗎?先把它當FCR來騎一陣子,我會持續的自我要求的,不要緊,老闆告訴我,騎一段時間之後,先把一個一個墊圈往龍頭上移,等到完全適應"自然"以後,再鋸掉前叉上管多餘的部份比較保險,不然一次鋸掉就去瞭瞭了,請注意!是適應自然喔,不是硬撐喔!而且雲南跟非洲都有長頸族,我如果騎到那兒一定萬人迷

隱藏式車頭碗,預算有限,用一個數百元的,牌子FSA(裴琳是的....哦!錯了,裴琳吸毒是錯的,這是培林式的 "Bearing Type" 杯阿令古的啦!)

車把手帶,紅色,軟木塞材質,牌子FSA,還滿好握的,紅色是一定要的啦!

105煞車C煞(後方也是)


前三角交接處,因為是一體成型,所以車架各處都沒有銲點,更不用磨平再上漆,爽度+1!其他交接處也照一張


五通處來一張,嗯!看起來蠻強壯的....

105的煞車及變把(沒有檔位顯示)與紅色的手把帶

輪組,本來是要買Reynolds Solitude中板鋁合金鋼圈(因為好看),不過要等到一月才有零售,開什麼玩笑,那我就等Roubaix限定版就好啦!換!換!換!這一組FSA中板輪,工廠流出品,沒有型號,所以也便宜些,不過上網站查似乎是RD-420,賣我的老闆特別強調這是跟ZIPP輪組一樣的Sapin扁鋼絲,1支至少100元(沒研究,誰能解答一下嗎?)實測重量1.74KG,據說加速強,慣性蠻大的,不適合爬陡坡,反正比較少上坡,先來試試看跟G牌自有品牌輪組有何不同,拍的不是很好,扁鋼絲拍不太出來....

輪胎是車子的鞋子,要用好一點的,上次爆胎時啥都沒帶,足足走了3.5KM,所以選了馬牌GP-4000輪胎(聽說防刺效果不錯,最大承受壓力120psi,handmade in Germany,這點我持懷疑態度,純手工如何量產啊!),本來要用紅色的,跟把手帶還有座墊配同一個色系,誰知道老闆只有後輪的,前輪要等農曆新年過後,我已經沒耐性了,換!換成黑色的,只好安慰自己黑色的髒比較看不太出來,(主要是因為GP-4000除了紅色的,其他顏色都有前後輪的,見鬼了...跟我做對就對了),結果搞得整台車都黑乎乎地,我看我不要夜騎算了,太危險了!

(handmade in germany.....那要怎麼量產呢?)

Ultegra的50/34T"CT盤"(小弟腳力還不好,不要自欺欺人),105的CT盤沒現貨,要等到一月(匡噹!再夯我一記),只好含淚再加價,曲柄長度則是172.5mm,質感蠻不錯的,爽度+1,小朋友+2

Wellgo "X" 型鈦輪軸合金踏板,暫時不會用到卡踏,等我騎一年公路車後再說,可是裝上去之後,覺得好小喔!

105的鍊條,本來問老闆有沒有紅色的,不一定要Shimano的,他摸著微禿的腦袋衝著我傻笑說:(沒有耶!你要自己烤嗎?)哼!我可以找人家幫我烤....其實Y拍上真的有紅色的,破萬而已(天啊!火箭用的嗎?),有興趣自己找找囉!

105的後變與10速飛輪,相信大家看得很多了,不在贅述,這裡倒是有個問題,我有看到長腳與短腳的導輪桿(是這樣說的嗎?)請哪一位好心車友解答一下這樣分有什麼作用?謝謝!10速飛輪,最大齒數25T,想說已經用了CT盤,就別再找藉口了.....(23T才是自我要求的最大嗎?我不懂!!)


座管,NESS,碳纖材質,台灣製造,鏤空設計,頗有BMC的設計概念,嗯!我喜歡,雖然不輕,不過我覺得挺漂亮的.


座墊,TOKEN,能見度不高,台灣製造的,聽說最近產品才有內銷,鎂合金座弓,座墊軟硬適中,對我這個目前單趟最遠才騎57公里的人而言,應該可以先省下車褲的錢吧!就是為了這個小小的圈圈,所有的配色才走紅色取向的!



水壺架,SPECIALIZED,塑鋼材質,純粹是因為它是紅色的,一般鋁合金陽極處理的紅色的質感有點廉價,太亮了,顏色也不夠飽和....

變速煞車線管與線組,這個我要提一下,聽老闆說這一組線管跟線都有碳纖包覆,強度很好又耐用,讓我多付了五張國父,牌子是Alligator,哪位告訴我,真這麼神嗎?


再幾張全車照



本次組車僅選用日系第三級套件(大盤是意外),對我這個新手而言應該綽綽有餘(其實還是卡在預算啦,裝什麼?),Campy第三級更貴,也不知道我用有沒有比較神,所以暫不考慮,這些夯不啷噹加起來,還是爆預算了,個人對家裡的報價比實車少18張小朋友,還好女王跟母后還不知道Mobile01這個網站,不過我會極力防堵的,這台車組完後,我決定將它列入被封鎖的網站之一,免得自己再陷下去....呵呵!!
當初決定放棄Roubaix限定版選白牌後,老實說,蠻難找到我喜歡顏色及塗裝的車架(主要的原因是價格),查了網路上製作貼紙的商家(想把自己的英文名字貼上去),又要訂做,又要等,大部分建議上貼紙前先把部分金油磨除,上貼紙後再上一層金油在外面,上漆的話碳纖維材質還只能用冷烤的方式,對於我這個等著用車又怕麻煩的人來說太複雜了,想想乾脆反其道而行,什麼標誌都不要,用顏色來區別,跟我家一樣,裝潢含家具總共3種顏色,到時在路上被海放才不至於太難看,呵呵!寫到這兒,我突然覺得好瞭解自己喔!我真是一個注重外表,摳門,沒有耐性,怕麻煩,想低調骨子裡又悶騷的人啊!下一部車應該是小折,因為女王最近要幫我生個小王子,產後想來好好瘦身,已經提出申請,我來好好研究一下(疑!剛剛才說要封鎖的........唉!我說說罷了),等我好好做了功課後,屆時再請Sane.Huang兄那位超可愛的小老闆幫我組裝調校一番(如果他不忙著吃奶嘴或是幼稚園課業不忙的時候,我願意排隊.....)
今天剛拿到車,還沒有機會長距離的測試,短距離(從車行回家)的感想是,路感蠻扎實的,QQ曼陀珠不會讓手震的很不舒服(我不喜歡戴車手套),也去除了我對碳纖材質的一些疑慮,嗯,夠強壯!抽車嗎?不知道,還不太會正確抽車!光要去適應變速系統已經讓我嚇的半死,而且忘記至少要握住變把翹起來那部份才能拉到煞車,能坐在這兒寫這篇已是萬幸,還沒裝碼表(含心跳偵測),我知道當時的心跳一定超過140,我超菜,我承認,但是我很想學,我沒什麼錢,買這台車已經花掉我所有的Quota加上私房錢...(存了很久,也革命了數次),拜託知道的人教教我,我想學到可以自己保養與維修,已經買了公路車完全攻略,但有時候仍要親眼所見才學得會,I'm a Bike Rider, but surely not a biker yet,之後如果有特別不同的感覺,再跟大家分享囉!謝謝觀賞!!
對了對了!這樣配起來有點頭輕腳重的感覺,有沒有什麼不好呢?車重實測是7.46KG(含踏板及水壺架)....如果有人想知道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