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想請教關於公路車跑山路的重量及煞車選擇

我本身只有14kg的小徑,剛買的時候常常騎,
第二年之後就很少騎了,車子至少擺了一年以上沒動。

最近看了電影-破風-之後,燃起了我的熱血,
想敗一台公路車玩玩,我還有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東進武嶺,然後從西邊下山,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回家。

我心目中的車是希望爬坡快,下山又能飆的,
我爬文後對車的了解是,爬坡要輕量,下山注重煞車。

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品牌,比較中意有下面兩台,
頂新的高士特gusto rcr 2.2,6.8kg,約四萬。
卜赫馬performer src,8.1kg,有碟煞,約五萬五。

另外踏板、車衣、車褲、攜車袋、水壺架、水壺等,
大約要花到一萬,所以車子的預算五萬五以下。
二手的,車況良好也是可以。

想請教前輩的問題如標題,
一般比賽,爬坡跑山路,車重大約都在多少?
不含腳踏8.1kg或8.3kg的車是否會太吃力?

C夾搭配碳纖維輪組,衝下坡制動力是否夠力?
還是要犧牲重量選碟煞的比較安全?

懇請賜教~謝謝啦~
2016/02/02補圖

想請教關於公路車跑山路的重量及煞車選擇
2015-12-03 13:11 發佈
吃不吃力是人的問題

吃力的6kg還是吃力

不吃力的12kg還是不吃力

頂腥你也可以

佩服


Kang-Wei Tzou wrote:
我本身只有14kg...(恕刪)
當然,厲害的人可以從山下一路飆到山頭,
但像我這種完全沒有接觸過公路車,
完全沒有經驗,才想說上來詢問各方的建議~

因為我沒找到有關頂新gusto的負面文章,
然後gusto的配備也不錯,以6.8kg的車重,
如果換成其他廠牌,價錢都要兩倍以上,
沒辦法我比較窮,所以才會考慮gusto~

我一個人平常騎車上山,總是要騎下山,
騎下坡,我就希望能有好一點的制動力,
第一個就想到碟煞,
gusto採碳纖輪組搭配一般C夾煞車,
怕下坡或是雨天的制動性太差。
卜赫馬的碟煞公路車,車重8.1kg,
比gusot的6.8kg重了1.3kg,大約重20%,
不曉得以8.1kg重的公路車,
是否能征服台灣各個大大小小的山路,

小徑跑不快,也跑不遠,才會想買公路車,
想說買了公路車之後,可以遠征,攻山路,
參加比賽,甚至天氣好上下班都騎腳踏車,
應該不會騎沒多久就擺著,所以應該值得購買~
Kang-Wei Tzou wrote:
我本身只有14kg...(恕刪)


看了電影,有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能撐多久?

新手要爬坡快,下山又能飆的,請去重機版
http://www.mobile01.com/forumtopic.php?c=29&s=36

泡麵車-不建議。
普喝螞-不建議買碟煞組(高檔品除外)。

踏板、車衣...等,我花費配備=車價(好幾萬)。
五萬五以下雞排跟M牌很多能選。
二手的暫沒資訊。

車是否會太吃力?
人的能量,決定車的力量。
腿力才是王道....(我沒腿力)

C夾搭配碳纖維輪組,是夠力的。
(急煞車啥都一樣停不住)

其他

懇請指教~謝謝啦~

被下列車款叭很多次

(照片不妥請告知,馬上移除)
我承認,受到電影破風的影響,
確實是讓我有想參加比賽的衝動。

但是攻山路、遠征,還有騎腳踏車上下班,
這些並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之前就是騎著小徑在山林裡面亂竄,
但大多是在自家附近,單程三十公里之內,
如果買了公路車,相同的時間就可以跑得更遠。
那我明年會搬到離我公司單程約八公里的地方,
腳踏車再怎麼慢,半個小時總到的了。

不過我想橫跨中橫,的確比較誇張的舉動了,
我是還沒有聽過或看過有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我想也不會有人想跟我一起瘋。
所以我的構想是,請一天假,就有三天兩夜的時間,
先跟朋友借一個攜車袋,預先寄到埔里的便利商店。
第一天自己用自己的攜車袋帶著車子搭車到新城,
然後晚上或隔天把不需要的東西連攜車袋寄回家。
假設第二天早上六點出發,估計下午兩點到達武嶺,
從武嶺下山到埔里三個小時很充足了,
還可以趕得上到達台中的車,到達台中再轉車回家。
若時間太晚,可以選擇在埔里住一晚,第三天再回家。

因為是一個人,所以必須攜帶大量的水跟充饑食品,
到時候可能還需要一些基本的機械維修常識。

打氣筒、手套、安全帽、頭燈、尾燈、密碼鎖我有了,
我只需要車褲,車衣,一般踏板,水壺架,攜車袋,
這些周邊希望可以在一萬元以內搞定。

如果我有騎車,也都是跑山路居多,
所以煞車方面,也是我比較在意的,
很多山路下坡幾乎都是從頭煞到尾,
C夾搭配碳纖維輪組,就怕煞車失靈,
所以就卡在,以我目前的預算,
如果想要重量低於7公斤,就只有C夾,
如果要碟煞,車子就會超過8公斤~

Deo Lo wrote:
吃不吃力是人的問題...(恕刪)


相信這位大哥說的吧,如果這坡你爬不動,絕對不會少個兩公斤你就爬上去了。
不信?拿現有的單車,加個兩三公斤重物,去找你絕對爬不完的坡,拿下重物你一定也是爬不完。

2公斤重量影響一點速度,但不會決定你可征服的山頭。
你要的車子要有以下條件

大盤50 34
飛輪11-32
低框鋁圈
6800或5800夾器
Cool stop 煞車皮
車子總重不高於9.3公斤

備註 碟煞若非油壓,就跳過吧!
人生如戲
小徑跑不快?跑不遠?
人的腿力決定車的力量
並沒有什麼車跑不快的
我聽我朋友說
他參加比賽被家樂福腳踏車八過去
或是阿公級腳踏車八過去
他都不覺得意外XD
神人騎車,車只是輔助工具
東進西出
西進東出
西進西出
西進北出
北進西出
我都有有經驗

我會建議你am5或am4出發

因為有的人騎九小時才到關原

攜車袋兩個也免了

台北到宜蘭, 首都客運, 人+車 120$

宜蘭到花蓮新城, 區間車, 人全票 車半票 (無攜車袋)

埔里 台北, 國光, 人全票 車半票 (無攜車袋)

重點是你現在實力在哪裡? 陽金三匹騎得完? 7hr以上?

2015年以前的環法國自行車賽, 都馬是C夾, 哪來碟煞?

爬坡快的是人,下山又能飆的也是人

車子能不能爬能不能飆, 是看誰在騎而已

東進的爬升至少有3275m (大概3400m吧?)

等於小油坑 750m要爬四趟以上

至於下滑...小油坑下到士林沒問題, 距離x4就是武嶺到埔里

武嶺到清境大概平均6%度坡 (中山樓到小油坑相似坡度)

清境到埔里 就緩很多 (中社)

陽明山先摸熟

如果陽明山騎的二二六六

那合歡山更是痛苦萬份



Kang-Wei Tzou wrote:
我承認,受到電影破風的影響,
確實是讓我有想參加比賽的衝動。

但是攻山路、遠征,還有騎腳踏車上下班,
這些並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之前就是騎著小徑在山林裡面亂竄,
但大多是在自家附近,單程三十公里之內,
如果買了公路車,相同的時間就可以跑得更遠。
那我明年會搬到離我公司單程約八公里的地方,
腳踏車再怎麼慢,半個小時總到的了。

不過我想橫跨中橫,的確比較誇張的舉動了,
我是還沒有聽過或看過有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我想也不會有人想跟我一起瘋。
所以我的構想是,請一天假,就有三天兩夜的時間,
先跟朋友借一個攜車袋,預先寄到埔里的便利商店。
第一天自己用自己的攜車袋帶著車子搭車到新城,
然後晚上或隔天把不需要的東西連攜車袋寄回家。
假設第二天早上六點出發,估計下午兩點到達武嶺,
從武嶺下山到埔里三個小時很充足了,
還可以趕得上到達台中的車,到達台中再轉車回家。
若時間太晚,可以選擇在埔里住一晚,第三天再回家。

因為是一個人,所以必須攜帶大量的水跟充饑食品,
到時候可能還需要一些基本的機械維修常識。

打氣筒、手套、安全帽、頭燈、尾燈、密碼鎖我有了,
我只需要車褲,車衣,一般踏板,水壺架,攜車袋,
這些周邊希望可以在一萬元以內搞定。

如果我有騎車,也都是跑山路居多,
所以煞車方面,也是我比較在意的,
很多山路下坡幾乎都是從頭煞到尾,
C夾搭配碳纖維輪組,就怕煞車失靈,
所以就卡在,以我目前的預算,
如果想要重量低於7公斤,就只有C夾,
如果要碟煞,車子就會超過8公斤~
我想先說....

其實不見得只靠腿力而已 小徑小折相對於700c公路車 各方面真的弱很多

更何況還是14公斤的低階小徑 換車一定是正確的


先撇開破風那部電影 既然有心想要騎大山 買台車說走就走我覺得也挺帥的

但我必須指出飆下山是很錯誤的觀念 單車剎車無法說停就停 也沒什麼主動安全設定

一顆雞蛋大石頭就足以摔車 出了事往往都是最慘的


老實說在台灣比賽 除了城市繞圈賽在平地 但是路權很難爭取 賽事很少

所以大多都往山裡跑 應該說車子都是爬山設定

至於車多重....雖說在比賽上會看到很多6開頭的輕量車 但那些上凸台有名次的人士

很多車是7開頭也沒有很輕 而且輕量車若沒有經過良好設計

反而會有抽車太軟 或是下坡下盤不穩的問題 馮俊凱也說過太輕的車抽車不好駕馭


基本上碟煞車須考慮輪組強化與碟盤重量 算起來約比同等級框煞車多6-700g

c夾碳纖輪組當然輕 但在山路上可靠度不佳 煞車力道不足 還有下雨後制動力很差

如果沒有要加入車隊 爭上凸台領獎 一台七公斤多的框煞車就很棒了 換算則是8公斤碟煞碳車很足矣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