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適合買 giant propel 系列車款嗎? 騎河濱腳踏車道為主

平常出外與朋友騎車 都是租借 U BIKE 騎了一陣子之後 想說要不要買一台公路車試試看 就上網看了捷安特的車款 我比較喜歡追求速度 都騎平面為主 所以就看上了空氣力學的PROPEL 但是PROPEL車款的騎乘姿勢比較趴 對新手來說是否難度大了點 麻煩前輩們解答 感謝
2015-07-01 13:42 發佈
可以啊,比較趴騎個幾十公里就習慣了。

一陣子後不以河濱為滿足,也不用再換車。不過最重要還是尺寸要選對,不要急著下手,多看多問。
感謝前輩解答 再請教如果可買的話 是選擇入門款 2016 PROPEL SLR2 的鋁合金車 還是 2016 PROPEL ADVANCED 2-E 碳纖車 有爬過文了解到碳纖車款的重量較輕 避震性能較好 但重量看官方介紹好像只差了200克 避震效果不知實際騎乘起來會差異很大嗎? 感謝
建議預算夠就上碳車,免得以後想東想西的

zaybjfwms wrote:
避震效果不知實際騎乘起來會差異很大嗎?(恕刪)

我騎過
giant defy3(鋁)
speedone RT30(鋼管)
bianchi b4p sempre(碳纖)

舒適度 sempre = RT30 >>>>> defy3
騎defy3的時候一定要會戴手套,但還是常常震到手麻,
後來換鋼管跟碳纖車後就沒戴過手套了。
看你喜歡哪個配色,我覺得鋁車就可以了。且Propel鋁車配的剎車是Shimano公路車 C夾,調整沒問題。炭車那個特規V夾就很難說了。
河濱騎U-BIKE就可以了啦!騎20-30就可以練身體了!河濱人多騎太快也危險
,甚麼爬坡車空力車都只是噱頭!最大阻力在人~ 買空力車又不趴也沒用阿!
如果只是休閒騎個20-30,趴不趴也沒差到哪去,何況是靠車架減低的風阻
,更是微乎其微,除非是選手一場比賽下來均速都40以上,下坡可能50-60以上
距離一長對他們來說差個一分鐘就算差很多了,要騎公路車就不要想舒適
,要舒適騎U-BIKE就好了!就像買台法拉利,嫌底盤太低,避震太硬,賽車椅包太緊
,改軟避震,墊高車身,換皮椅,根本本末倒置,是人要適應車不是改車適應人,
要舒適買休旅車就好不是嗎?
有錢的話一次就買到最頂,因為後面慢慢升級加起來的錢都會超過,
建議直接買碳車,外觀你喜歡就OK了!性能不會差到哪去,
,跟U-BIKE比起來就超有感了!後面再升級錢花越多,有感度會越來越低.

zaybjfwms wrote:
平常出外與朋友騎車...(恕刪)
我剛開始是騎平把旅行車

之後第一次騎公路車是鋁defy 那時候連車褲都沒有

騎了20公里後 身心受創 大概快一個月不敢上公路車 後來就打入冷宮

後來是買了anyroad來練習柔軟度 接著才回去騎defy

anyroad龍頭降到底是defy的入門 defy龍頭降到底是tcr的入門 我不知道propel還會不會更低...哈哈

以上是我的心路......

所以不用怕車不夠好 只怕自己沒做好準備(或是覺悟) 最後高級車變成高級展示品





一開始都是騎河濱,但是騎幾次就會覺得無聊,又沒有挑戰性、還會遇到一堆抽車又忽左忽右亂騎一通的小孩,接著你就會想改騎中社、平溪、不厭亭、風櫃嘴,所以買TCR比propel好用,而且propel比TCR貴不是嗎?
雖說越騎越有興趣的話,當然最好是一次到頂,但是何謂到頂?
如果口袋夠深的話! 但是就不會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再進步,
建議多上網爬爬文, 參考看看前輩們的討論, 看看哪一部分的零件會影響到你騎車的舒適度及安全
還有追求速度, 真的不建議騎河濱車道!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