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了鋁車 鋼管車 卡夢車之後 對於鋼管車騎乘的特性及鈦車一直耿耿於懷.....尤其是鈦車 因為我沒騎過

普遍看到的鈦公路車價都是偏高 原本也有考慮853 953或XCR這類的管材 考慮到預算及會生鏽的特性 心中的小魔鬼想組一台鈦公路車的想法漸漸在心中坐大 然而拜於givemelightbike大大對於白牌車架的啟發與接觸 又開始在淘寶網中及各個討論串中尋找適合的鈦車架多日之後 於是..
不用說也知道...箱子來了


收到包裹的時候我嚇了一跳 心裡的OS是 "不會吧 怎麼那麼小 會不會買錯了!"


馬上拆箱拿出車架 這下又被嚇了一次 我是買到兒童車了嗎 也許之前買的都是碳車架 忽然拿到這種只有圓管的金屬車架
第一眼的感覺就是 寄錯了吧 拿了捲尺量了又量 也馬上線上詢問賣家 要不是量出來上管是52公分 不然我這下可是GG了







個人認為車架的焊道相當精美 套句對岸常用的話 值這個價了


在此順便也開了38mm管胎圈的箱







這次選擇的是鴻富生產的管胎圈 據他們說這一組的煞車邊是有包鋁的 如圖片中顯示的 個人認為比之前買的Farsports的圈比較起來 質感更好 做工更細 只是重量稍微重了一些 也許跟我的預算不夠高 所以是買他們現成的輪組 而不是像上次有指定花鼓及鋼絲 所以整體重了將近 200g左右


開始組車囉

以下為縮時攝影 前後大概花了2個月的時間 看圖說故事囉...

重要提醒:車架及相關零配件以外的背景請自動忽略...尤其是吊掛的衣褲...兩年前好像也還是這樣







插花一下 淘寶的好處是有時你可以跟他訂製一些你想要的顏色及塗裝




開始走線



完工了




兩個禮拜後的某天
我的第一台用德國車載的鈦公路車試車了


在大約一百分鐘之後終於到了












自去年農曆大年初二吧 騎了一趟汐止五指山之後整整一年以上沒有再騎車了 熊空這條我熟悉的路線看看我GPS軌跡紀錄器上的紀錄上次來熊空大約是2013年9月的某一天了 這麼久沒騎車了 而且一騎就是這種高難度的路線 說真的對於體重已增加5公斤的我似乎在玩命 一路上盡量的龜速避免劇烈的心跳 但有時還是來到了180以上 一口氣不落地的大約騎了110分鐘吧 這條路5年前我一個星期最多騎到2次 最快從皇后鎮出發到農場大約60分鐘 對照現在 體能真是今非昔比啊......

說到此我想大家想知道的是 "菜籃鈦"騎起來的感覺吧 這也是我為何選擇熊空這條很熟悉的路線來當做"菜籃鈦"處女航的原因 同樣的車手 同樣的路段 不同的車才能比較出差異性對吧
上次來騎熊空用的是FM 066這台討論熱烈的白牌車架

我組的這台大約不到6公斤 今天這一台大約7.3公斤 一樣是38mm的管胎 輪胎一樣是 VITTORIA CORSA CX III 700×23c 只是輪圈的品牌不同家 所以我就用這兩台來做個比較吧
菜籃鈦與066在重量上重了大約1500g左右 但是騎起來出乎意料地沒有重拖的感覺 每一個踩踏的力道都很忠實地傳達 不過比較起來卡夢的傳達似乎更清楚直接 在不平路上的彈跳不會讓我感到手會震麻 QQ的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 下坡的滑行也非常的穩定不會飄 快速的彎道當中非常聽我的操控中規中矩的照著我想的路線前進 車頭車尾不會太過靈敏的神經質出現 另外一個我覺得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碳纖維的車有時總會有一種空空的感覺 鈦車架騎起來就比較紮實 用日本車底盤跟歐洲車底盤的特性差異來舉例不知道恰當嗎

寫到此 稍作休息一下 第一次發表開箱文 發現真的不簡單 心裡構思的內容礙於時間及自己的文筆表達能力 可能先寫到這裡 各位想知道的或其他的細節晚點再做補充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