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 Defy 2014/2015 選擇

小弟 181 cm / 81 kg
有購入公路車的意願,爬了一些文章後

預算內的車款為
2015 Defy adv 3
2014 Defy COMPOSITE 2

以下是個人的問題:
看了14 與 15的配件,參考SHIMANO套件 從入門到精通

似乎14年的比15年的好? (105 > Tiagra)
其他差異如大盤,煞車(14:C夾/15碟煞)

就配件上的優劣,請問二選一的話要挑哪台比較優呢?
配色我覺得都OK

還是版友要推薦其他車款?
可以的話希望是成車為主,感謝

2014-11-25 18:13 發佈
個人推15年defy adv3
一輛單車最重要的是車架; composite是三級碳, adv是二級; 加上adv是走內線而composite是外線, 個人認為走內線看起來比較清爽(?)
配件方面5700 105和tiagra同樣10速; 新手接觸的話用tiagra很足夠了
composite的3齒盤...公路車真的需要用到3齒盤最輕齒比1比1嗎?
簡單言之, 車架先決吧; 用較好車架升級配件比起較好配件升級車架來得划算
最近騎兩次大屯山助航站. 朋友們都說很硬, 我感覺還好.

後來發現, 我是 3 盤 30/32 , 他是兩盤 34/28. 齒比差了兩檔.

從平菁街上冷水坑, 也刷過許多 號稱爬坡車種的 TCR ADV 之類的. 我遠遠看對方踏得很用力,踏頻很慢, 小腿肌肉線條都出來了. 應該也是 34/28 的齒比.

而我的 2014 defy3 , 可以用腿不會酸的力氣, 用每秒 6x 左右的踏頻慢慢刷過.
3 盤真的很好用啊 ~ 等腿力真的可以練到 30/28 爬陽明山, 再考慮換 CT 盤 + 32T 長腿後變的車種.

如果真的腿力練到可以用倒數第三的 30/24齒比上陽明山 ~ 再考慮CT 盤 + 28T 短腿後變的車種好了.

腿力的鍛鍊, 慢慢來比較快啊 ~
我選15年,因為15年的Defy車架比14年進化,雖然變速差一級...我對這要求不高,反而是改雙盤的15年深得我心,再加上山路下坡可靠度很高的碟煞;樓上大大說的雙盤問題我覺得不會太嚴重,因為15年雙盤50/34是搭配30/12,他朋友的最大飛輪是28會吃力的,所以我選15!
ETK wrote:
最近騎兩次大屯山助航站. 朋友們都說很硬, 我感覺還好.
後來發現, 我是 3 盤 30/32 , 他是兩盤 34/28. 齒比差了兩檔.
從平菁街上冷水坑, 也刷過許多 號稱爬坡車種的 TCR ADV 之類的. 我遠遠看對方踏得很用力,踏頻很慢, 小腿肌肉線條都出來了. 應該也是 34/28 的齒比.
而我的 2014 defy3 , 可以用腿不會酸的力氣, 用每秒 6x 左右的踏頻慢慢刷過.


我也是defy3 +1
也幸好有這台能偷吃步的公路車
才能從大湖公園上風櫃嘴55分騎完還不落地 (對肉腳來說很滿足了)

對新手來說,善用齒比的話
除了能滿足上坡不落地的虛榮心外
還能刷過一些假日車手騎的爬山車種
當然遇到神人還是只能目送離開~~~

等練出腿力後
還可以改用39/28爬同樣的坡,領會另一種感覺

三盤雖然比較重 (但也沒重過一瓶水)
但是更多的選項
可讓爬坡和長途膝蓋的負擔更輕鬆
個人覺得很不錯啦

To LeonHei, ETK & mrsatacob

車架的確是個重點,地基蓋好日後才能改裝XD

不過走線的話,其實15這台也是在外面
圖片中仔細看的話,他是巧妙的走在內側
所以看起來沒有線的樣子(我沒看錯的話)

當初看見三盤覺得有點特殊,因為認知中大多是雙盤
想說是不是甚麼偏門規格

感謝大家意見,心裏有底了
順利交車再來版上開箱
oceanBOYO wrote:
To LeonHei...(恕刪)

不好意思 我忍不住笑了
我14的車23800都走內線了
這15年42000元走外線你覺得可能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