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LTHR測量跟心跳訓練請益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購入mio alpha這顆心跳手錶,去測了一趟風櫃嘴,從楓林橋到頂

這樣我的平均心跳是172,最大心跳是190,在網路上看到說測量LTHR的方式是找一個三十到四

十公里的平路盡全力跑,不知道我用爬坡的盡全力爬可以當作測量參考值嗎?


此外,八月的時候小弟就要參加人生的第一場自行車比賽 武嶺盃跟台中大三元,想藉著心跳錶的幫

助再加強訓練,請問應該怎麼訓練比較好呢? 當然一定是要減肥,小弟現在體重80,跟85的時候比

風櫃嘴計時已經從35進步到30,深深覺得體重真的是差很多,當然我也換了輪組,沒有任何藉口,

每次看到時間變快都是一種喜悅,看來中毒不淺。回歸正題,像這種長距離爬坡賽,是要怎麼準備

菜單來訓練比較合適呢?

1. 有氧區間: 130~150? 30~35巡航我的心跳大概是130~140之間 有氧可以恢復更快嗎?

2. LT值附近假設: 150~165? 聽說可以練比賽的耐力

3. 間歇:170 up (其實我不知道這是在練甚麼)






2014-06-25 20:23 發佈
ponfon lin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恕刪)


借樓主的地方討教類似問題

我跑馬拉松時,心跳可以維持160幾(5分出頭速)20幾公里(2個小時左右完成),不會覺得很難受

但為什麼騎自行車時無法將心跳維持在160左右,跟馬拉松一樣持續2個小時,大概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有癱掉的感覺,必須用口呼吸且猛爆汗

是大腿肌力不夠?還是騎姿不對?

我44歲了.....最近才開始騎車

去弄一本自行車訓練聖經
答案都在裡面

P.S.
要測量LT
建議在可以控制的環境下測,會比較準,像是室內飛輪或訓練台之類的
外面會影響心率的因素太多了
您好,應該是使用的肌肉不同,因為我一個同事也跟您一樣跑步跑半馬沒問題,腳踏車很快就爆掉,這兩種肌肉用到的差很多,我去跑步也是酸很久,但是跑步隔天可以騎熊空,只是比較慢,我猜是有一小部份相同,大部分都不同。應當是肌群不同,不然也不用比三鐵了,xd

放肆人生 wrote : ponfon lin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恕刪)



借樓主的地方討教類似問題

我跑馬拉松時,心跳可以維持160幾(5分出頭速)20幾公里(2個小時左右完成),不會覺得很難受

但為什麼騎自行車時無法將心跳維持在160左右,跟馬拉松一樣持續2個小時,大概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有癱掉的感覺,必須用口呼吸且猛爆汗

是大腿肌力不夠?還是騎姿不對?

我44歲了.....最近才開始騎車

...(恕刪)
找一段可以全力騎30分鐘的路,最後20分鐘的平均心跳,可以當作你的LTHR

通常第一次做這種測試常常會因為一開始衝太快,而後面就沒力,做不完

所以前10分鐘建議出70%的力量,失敗也沒關西,多做幾次就可以了

放肆人生 wrote:
借樓主的地方討教類似...(恕刪)


因為您自行車的有氧耐力尚未建立,

耐力的建立是自行車運動的基礎

耐力的建立需要時間跟耐心

建議您用2-3個月的時間來打好耐力基礎

在心率控制在140以下的區間訓練,直到可以騎完兩個小時


ponfon lin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恕刪)


長距離的爬坡,建議是用tempo的區間來跑

以小弟來說約是心跳154到160的區間

心跳拉太高很容易中後段就沒力了(下車休息or牽車)

大大您好 請問您的tempo區間一次都練習多久 多久練習一次呢?

lhc2000 wrote:
長距離的爬坡,建議是...(恕刪)
之前在Ptt有人介紹了一本書 心跳率訓練法
書裡面有一段是介紹自行車的訓練
裡面把心跳率訓練依最大心跳數的百分比區分5區
每一段訓練不同的目標
書中也說心跳率的訓練法其實也沒什麼定論
就把心跳率訓練當成一種實驗
裡面的內容是運動員長期下來的心得

這本書薄薄一本 有關自行車的部分在書局約20分就可看完
我是剛買訓練台 就順便買書來看
想說就照書練總比上網找菜單更適合自己


ponfon lin wrote:
大大您好 請問您的t...(恕刪)


一週2-3次,在訓練台上,剛開始20-30分鐘,最後漸漸加長最後到90分鐘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