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車架:Dedacciai Temerario (M碼 TT 53.5)
輪組:Corima Aero+MCC
套件:
牙盤 CAMPAGNOLO SRUPER RECORD
手變 CAMPAGNOLO SRUPER RECORD
前拔 CAMPAGNOLO SRUPER RECORD
后拔 CAMPAGNOLO RECORD
鏈條 CAMPAGNOLO SRUPER RECORD
夾器 Mr. Control
剎車膠:SwissStop yellow king
防掉鏈器:Mr. Control
彎把:3T Ergonova Team
把立:3T ARX Team 140MM
坐墊: FIZIK ARIONE 00
鎖踏:LOOK KEO Blade Carbon ti
管胎:Continental Competition
把帶:FIZIK
水壺架:DEDA
碼表架:K-EDGE CNC
碼表:GARMIN 810

成車重量6.6KG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Temerario,被外人稱為「怪獸級」「硬到踩不動」的架子,究竟感覺是如何呢,等我下面慢慢分享。
怪獸級般造型,機械級的設計,有著輕盈,傳動力強,爬坡優勢的性能 同級別車款的超高抗扭剛性,能應付各種路況和地型。 鈦合金強化的后三角,任何情況下保持不偏不倚的傳動力。 大尺寸車頭碗組,筆直破風Edge前叉,一體座管設計,鈦金屬后叉。車身為鈦後上叉,其餘為碳纖維,這是首創吧?
其實測試這架子之前,我以為這鈦後上叉是為了減震設計的。試車后感覺大錯特錯。資訊過廠商,廠商的原話「這個設計把路感無限放大」
測試后的感覺並無什麼明顯的舒適性,這個架子路感非常清晰,每一腳的力量下去都知道發揮到了哪個位置,這點我很喜歡,跟F35一樣,細小的后三角設計,跟我之前的BMC一樣起步是很輕腳的 加速感很強烈。但是Temerario的加速感更強烈
爬陡坡搖車,輪組是最拖腳的了,但是車架得益於他的剛性,爬坡搖車還是很棒的,如果換上低框輪組就更強了
Temerario的頭管非常硬,是我測試過那麼多架子中最硬的,搖車的感覺前所未有。粗壯的頭管,不對稱的上管,異性的下管,都是為了剛性而生,車子劈彎的指向性很強,得益於車子前部的剛性啊,轉彎半徑變小,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去過平時過的彎了
前叉剛性也是非常強,並且AIR INTAKE CONCEPT 進氣概念,前叉內側上邊的凹進去的,廠商的說法是,讓氣流更快通過,風阻更小,散熱更快 (但我個人覺得他是想添一些舒適性而把上面做薄了些,不然車頭會太顛)

粗大,堅硬的五通,騎乘感覺很非常好,每一分力量都不會感覺有其他損耗,踩踏感很清晰,我就喜歡這純粹的感覺!

異形,不對稱的後下叉,ASYMMETRIC BOX 後下叉設計為方盒子的形狀,大大加強了後下叉的硬度,還有左右是不對稱設計,左邊的盒子是比較小,右邊的是比較大,因為牙盤在右邊發力,搖車的時候感覺很明顯,Temerario的加速感確實無與倫比,是我試過那麼多架子中搖車發力最直接,最快的。起腳就35,不是開玩笑
在一個緩下坡衝到了60+再起身劇烈搖車,感覺車架不會晃,硬度過關了,跟DOGMA有得一拼,怪獸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
頂級的架子,確是外走線,估計會被人吐槽了。剎車變速的手感都很好,至少比內走的
總體來說,這架子是我試過這麼多架子中加速最快最直接的,路感也是最清晰的架子。至於舒適性,完敗於之前的BMC RM了。駕馭這架子不容易,難怪大家都說「硬到踩不動」

MCC的剎車性能可以說是我用過那麼多碳刀裡面最差勁的。
剎車行程長,而且非常容易過熱。很考驗下山點剎的技巧。
這個貨剎車的問題在國外已經有不少吐槽的了,下雨保准剎不死。
這點就跟MADFIBER差遠了。MADFIBER的剎車性能很優異。就算是雨天也很好用。
用MCC在梧桐山上衝下來,前輪一會就會發出尖叫聲(用的剎車膠是瑞士停黃膠)只要過熱,就會發出尖叫聲。這特么的剎車邊也太容易過熱了吧。。特別是前輪。。


下面就來說說整體性能了。本來以為MCC的輻條間距那麼大,側向剛性不咋樣。但我錯了。MCC屬於死硬派,搖車加速的感覺很直接,加速感覺很優異,框不高,輪組整體超硬,力的傳導性沒話說。而MADFIBER舒適柔和派,下腳的時候不大明顯的,然後是隨著力量的彈起而竄出。MCC爬陡坡不太拖腳。這點比大象好多了。雖然大象輕,但是框比MCC高。框越高,爬坡越拖腳,不管你多輕。MCC在陡坡上的反饋也是屬於很上乘的,雖然跟傳統的底框爬坡輪比還是差一些。畢竟47的框高放在那,也算很滿意了。
MCC的舒適性也不用評論了。下山的時候我把氣壓降到了120PSI,過減速帶的時候感覺撕心裂肺。。這點跟MADFIBER就差遠了。。梧桐山下來減速帶很多的,曾經試過用MADFIBER衝下山的時候沒看見減速帶,直接高速壓過去,前輪就像有無形的減震一樣,吸收了震動,不然肯定顛到脫把搞不好摔車了
硬碰硬的結果是很悲劇的。搞不好輻條會斷。
所以我騎MCC選擇全程跳減速帶下山了
高速巡航方面,雖然說MCC胖圈有優勢,但是跟MADFIBER對比還是差一些。
MADFIBER的框高前60后66 高速巡航優勢比較大。而我就喜歡用MADFIBER前輪+后自編88的大刀來跑平路。速度比較好維持。也省力些


起伏路的話當然還是MCC的天下了。
純平路感覺MCC的優勢不大。雖然說高速的時候再加速脫離反應非常迅速。速度上去很快。但是維持上就感覺費力了。平路高速還是大刀較為省力的。微起伏路大刀也能勝任。前提是那些坡用全力衝上去。如果選擇慢爬會比較悲劇,重拖,很容易爆心肺的。
所以MCC用來跑跑起伏還是不錯的。總體還是較為綜合的輪組。原廠的軸承也非常潤,名不虛傳。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 dedacciai Temerario  Corima Aero+MCC 騎乘感受
2013-10-14 15:27 發佈
好感動喔~終於遇到同款車的車友了!

我在九月多組好,短程的中社、平等里,長程一點的福隆、環大台北~

這支車架真的如樓主所說的,硬!

踩踏的時候會覺得車架幾乎沒有吸收掉(浪費掉)你輸出的力量!

我是dedacciai Temerario + racing zero

分享一張在家騎滾筒練習的照片~ 之後有時間也來寫一篇非專業分享~

Silence Jealousy

Liaojiashen wrote:
車架:Dedacci...(恕刪)


整篇看完後,直覺有錢真好

車架硬到踩不動
這句形容詞說得好
這句話對於現在對踩踏的形容
我真的非常認同
可惜2014停產了
Liaojiashen wrote:
車架:Dedacci...(恕刪)
Sheares @ HK 多多指教
深圳騎友的親身評測對喜歡該品牌的朋友具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南京單車愛好者路過送贊~~~ 言至此,非常感謝!
御用机:HP NW8440 T2500 FireGL V5200 256MB 2G DDR2/667 120GB 5400RPM 15.4" 16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