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爬坡飛輪

最近看到了幾篇都是關於飛輪的討論,我發現Shimano在這個區段有好幾個不同齒比的十速飛輪應該都算是爬坡飛輪(先不去管哪個系列,基本上由Tiagra到Ultegra至少都有以下之一)
(A) 11-28T 11-12-13-14-15-17-19-21-24-28
(B) 12-27T 12-13-14-15-16-17-19-21-24-27
(C) 12-28T 12-13-14-15-17-19-21-23-25-28
(D) 12-30T 12-13-14-15-17-19-21-24-27-30
當然如果還要考慮更廣的齒比,11-32T或是以上都還有,這邊只看齒比還算密的幾個(同理25T以下的也不列入比較)。如果只考慮二盤(CT盤),我個人有A和B,老婆用D(和11-32T)。如果以出的年份來看,B大概是最早,後來就流行A,最近好像又開始流行C和D。很好奇這幾種不同齒比飛輪的不同訴求在哪裡?特別是A,B,C這三個比例這麼近有甚麼特別原因廠商要提供這麼多種選擇嗎?
2013-10-08 12:21 發佈
很早以前好像是流行 53-39 / 12-25
有人改 12-27,後段疏一點,但好爬坡一點
後來流行 50-34 / 12-25 (CT 盤時代開始)
然後有人硬上 12-27 (印象中這稍微超過 5600 的 capacity 了)
後來 5700 全面支援 28T,11-28 大流行 (跟 12-27 相比,11-28 抽掉 16T,加上 11T,27T 變 28T)
但有人嫌 11T 用不到,且 28T 還不夠大,於是 12-30 出現
不過也有人嫌 11-28 後段稀疏,所以 11-25 也有人愛用

個人經驗
50-34 大盤是不需要 16T 飛輪的
我用過 12-27,覺得 16T 太累贅了

16T 對於標準盤似乎是比較有用
感謝S大的經驗分享,確實只有12-27T有16T欸! 這算是它的特色吧! 我是CT盤,平常是用11-28,平常平路騎的時候發現比較常50T配15或17,如果是用12-27有15,16,17可以選感覺更綿密?S大的意思是不是這樣是有點多餘(太密了)?下次換12-27T時要記得感覺看看。如果真是這樣就有點推翻我原來覺得12-27的優勢是平路齒比綿密的觀念了(因為如果16T真的有點多餘那當然其他幾種飛輪的演變拿掉16T去換更寬齒比就完全有道理了)。
wwkao wrote:
感謝S大的經驗分享,...(恕刪)
50/17 和 50/15 的間距是稍微大些,不過習慣後也還好
34/15 和 34/17 的間距我覺得很剛好,插個 16T 完全是多餘的

如果大齒盤 > 50T,那麼 15 和 17 之間就太開了,一定得有 16T 才行
自刪~~~

wwkao wrote:
最近看到了幾篇都是關...(恕刪)


Campy 比較阿殺力一點
10速只有四選一,都不用傷腦筋
11-23 平路
12-25 丘陵
13-26 登山
13-29 爬牆
土城加藤鷹

isohera wrote:
13-29 爬牆...(恕刪)


差點讓我噴飲料XDDD

我已閱讀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isohera wrote:
13-29 爬牆


那11-32T是要爬什麼 XDD
難道是爬樹么?
wwkao wrote:
最近看到了幾篇都是關...(恕刪)

wwkao wrote:
最近看到了幾篇都是關...(恕刪)


怎麼不順便看看SRAM的
11-25: 11-12-13-14-15-17-19-21-23-25
11-26: 11-12-13-14-15-17-19-21-23-26
11-28: 11-12-13-14-15-17-19-22-25-28
12-25: 12-13-14-15-16-17-19-21-23-25
12-26: 12-13-14-15-16-17-19-21-23-26
12-27: 12-13-14-15-16-17-19-21-24-27
12-28: 12-13-14-15-16-17-19-22-25-28

個人是挺推薦11-26和11-28這兩棵
敗家是無止盡的...囧rz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