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fitting問題…龍頭長度跟墊圈

龍頭長度跟墊圈這兩者是什麼樣的關連呢?
如果想要上半身可以延伸一點是要加長龍頭長度,
還是要減少墊圈呢?
2013-08-09 22:39 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水平(相較於水平面)角度
龍頭越長
只是不斷增加水平距離

上仰角度
龍頭越長
水平距離越遠
但是垂直距離也減少了

下降角度
ps例如頭管角73度,這時需要比-17更下降的龍頭...
龍頭越長
水平距離越遠
垂直距離也增加

到這裡還好
反正大部分狀況不是2就是1

墊片,不用說也知道,墊片越多,垂直距離越少,但其實也是會影響水平距離
例如頭管角73度,cos73=0.29237....

即使車架不動
這時再把換把手納入考慮
或者不換把手
把手安裝角度也算進來...
挖靠!

當你再把裝休息把也考慮進來
只想罵WT...

但是無論如何搭配
在水平面過度延伸的弊病
就是操縱不穩
而特長龍頭+特短reach把手肯定比普通龍頭+普通reach把手更明顯
特長龍頭也會發生剛性不佳的情形

龍頭墊片也是一樣道理
過份多的墊片
剛性會不足

但是如果車架頭管長來取代墊片
這時又發生頭管剛性不足問題了
挖咧...

~~以下8/11凌晨0:25許編輯~~
漏講一句
所以我一直主張
如果有必要
就用+角度的方式安裝龍頭
別搞什麼長頸鹿

iwasafool wrote: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恕刪)

大大真專業...

iwasafool wrote: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恕刪)


稍微覺得座艙有點糾在一起,想要在多點空間的話,墊片少一公分在試騎一段路後,發現腰部會痠痛的話,要如何改善呢?
ccc186186 wrote:
稍微覺得座艙有點糾在一起,想要在多點空間的話,墊片少一公分在試騎一段路後,發現腰部會痠痛的話,要如何改善呢?
向前趴比向下趴好
可以試試把高度還原,龍頭加長 1 cm 試試

Stallings wrote:
向前趴比向下趴好可以...(恕刪)


恩恩...找時間在來試試看
減少墊片會降低把手高度增加Drop量,
所以除非你是柔軟度變好了或者是覺得現在的把手可以降低,
否則要讓座艙空間更延伸應該是加長龍頭。
不過反正降低把手可以先不用裁前叉豎管,
先降低試試看,
如果柔軟度還不夠好,
那就增加龍頭長度。

iwasafool wrote: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恕刪)


我自己是習慣把複雜的東西說的簡單,反過來的事情我倒是很少作。

前叉轉向管是弱的很多的結構,如果車子設定上不可
避免要用到比較低的落差,找頭管長的車子是好的開始,不管是外觀
還是「頭管剛性」。

Reach問題很多人都不需要擔心過長,我看過很多車友的設定都是很短的
Reach跟很低的座高。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我自己是習慣把複雜的東西說的簡單,
反過來的事情我倒是很少作。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ccc186186 wrote:
龍頭長度跟墊圈這兩者是什麼樣的關連呢?
如果想要上半身可以延伸一點是要加長龍頭長度,
還是要減少墊圈呢?

減少墊圈,上身壓低。
維持原高度,換長龍頭,上身延展。
兩種選哪種......
還不簡單,就先自己試看看就好。

這邊假設再多狀況,
都有可能不符實際狀況,就先試了再說。
先用原龍頭減少墊圈騎看看。

因為不瞭解車主的騎乘狀況,
還有身體狀況,就先請自己試看看了。
去找專業fitting,也是兩種狀況都試過再決定。
一般fitting都會準備很多長度龍頭與把手,
反正都試看看,試過才知道。

講再多還不如車主先試看看。

一定會有車友嫌小弟廢話,
可是.....
廢話就是真理歐~!!

ddar白馬 wrote: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恕刪)



等有放假要在試試看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