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前言]

計時車/三鐵車,是單車中的少數族群,畢竟,騎車的目的可以有很多,但針對特定目的像是計時賽和三鐵賽而生的車種,天生就註定了是少數族群的命,而開箱文和測試文,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沒想過這輩子會花這樣的一筆錢去購入一台三鐵車,又或者說,沒想過這輩子會去參加三鐵賽並把它變成生活中的一部份,人有痴情者,練武的有所謂武痴,而三鐵的熱愛者,姑且就稱他們為鐵痴吧?@@

在報名了年底懇丁的Ironman 113K 賽事,除了一邊咒罵自己又在發神經外,骨子裡竟也蠢蠢欲動,在想著三鐵車的主意,上網爬了很多文,做了很多功課,也詢訪了一些跑過113的前輩,許多數人的回應是,51.5標鐵是可以將公路車改裝休息把,時間上不會差太多,但到了113以上,考慮騎乘效率和後續跑步的轉換,三鐵車就展現了它的優勢。

最早考慮了很多品牌,但網路上的測試文實在是找不到,都是廠商的介紹文,真的是使用者出來說明心得的,只有國外的網站有,中文的還真的沒見到過,而三鐵車也沒聽說可以試騎的,面對如此高檔和稀少的車種,一時三刻之下還真不知該如何選擇。

一開始考慮Ceepo Viper、BMC TM01、Cervelo P5、Giant Trinity、Argon 18 E-118、Scott Plasma ,因相關資訊太少,所以主要是以外觀為測估的標準,看到最後愈來愈花,朝思暮想都是三鐵車的影子。

自己也跑了幾家所謂的三鐵專門店,雜誌也看了許多,發現大家說的東西來來去去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東西,相關的資訊真的太少了,只有性能儲元、價格、配備等等,而小弟真正想要了解的騎乘心得總是問不到(或只是簡單的偏軟、偏硬之類的結論),賣車的不一定有在騎車,更不用說是三鐵車,而有騎三鐵車玩三鐵的,專業知識夠,又能明確地溝通出來的,北部應該有幾家,南部則實在是鳳毛麟角了。

想想自己過去一年跟著楠梓店的N2鐵人隊,也跑過二趟51.5的標鐵和幾場馬拉松賽事,而過去一年來從這邊獲得的專業知識、後勤支援不勝枚舉,有這樣一群熱血的朋友,一起瘋三鐵,交換心得,一起移地訓練,騎車游泳跑步,選擇Giant的三鐵車,不就是最理想的組合嗎?

想著想著,心中的小惡魔慢慢地征服了我,每次去到捷安特楠梓店,就會去看看那頂天立地車牆的右上角,所謂的鎮店之寶,Trinity Advanced SL,心中響起一股聲音,就GO吧!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
國誌對於三鐵運動的推廣和熱情,一直是小弟所欣賞,對單車Fitting和游泳有其獨到見解,為人和善好相處。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捷安特楠梓店也在他的長期推廣下設立了三鐵專區和N2鐵人隊,小弟在此熱情推薦,是值得一交的好朋友。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N2捷安特鐵人隊是由楠梓店的成員以及一群喜愛運動的同好所組成的隊伍,成員彼此之間挺融洽,而一些主要成員有相關的運動背景,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訓練知識和技巧,讓小弟收獲匪淺。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N2鐵人隊參加過許多賽事,雖不是名列前芧,但樂在其中和享受比賽的精神使得每一個參加者都感受到為自己的人生寫下記錄的喜悅感。


把自己在Giant的Fitting 數據調出來,和國誌(楠梓店店長)討論了後續Fitting的調整,架上訓練台邊踩邊調,,第一次Fitting著重在踩踏的穩定度和休息把位時的舒適度,下去微調座墊高、座墊位置和休息把位置,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調整並配合實地騎乘,反覆數次之後設定第一次的Fitting。

在考量舒適性和小弟先天的條件之下,龍頭的部份安裝最高的那顆(Trinity有分高低不等的龍頭可供車主安裝),而休息把下方的墊片也全數裝上未取下,留待日後柔軟度變好及核心肌群強化後再調整。

==============================================================================

前100K 騎乘心得

利用二天下班後的時間,到澄清湖繞圈練車,澄清湖的路線一直為小弟所喜愛,繞一圈7公里,有上下坡,有平地,順時針繞圈沒太多的路口要停,想要順順騎還是練肌力、練心肺都很合適。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舒適性及便利性]
首先第一印象,三鐵車其實並不好騎,飛機把的二側負責剎車,而變速在休息把上,加上飛機把的位置很低,抓二側剎車把時的高度,幾乎等同於一般公路車握下把的高度,甚至更低些,也就是說,不管是靠在休息把上還是抓二邊的剎車把,三鐵車基本的騎乘姿勢只有三種: 趴、很趴、非常趴~~~

而也因為剎車和變速在不同的把位上,所以在停車起步或上下坡等需要操控的場合,不若公路車來得方便,公路車可以握上把位,同時操控、剎車和變速,而三鐵車抓剎車把位時,只有操控和剎車的功能,要變速得左手抓剎車把,右手移到休息把去變速,增加了麻煩性和不穩定性。

也就是說,騎三鐵車,因為換檔的不便利性,間接造成甚少換檔的現象,停車起步,得在剎停之前先退檔,不然就是在起步時抽車或重踩,而剎停之前先退檔,不如公路車可以邊剎邊退,得先退好再剎,有時忘了或因為麻煩不方便換檔,下場就是起步後得重踩或站起來抽車了。

而目前只有電子變速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可以在剎車把和休息把都具備變速功能,傳統鋼索式變速就只能受限了。

[操控性]
相較於另一輛愛車 Giant TCR Advanced SL,Trinity的操控性簡直是差了天和地,Trinity就像米格31或F-14,而TCR則像F-16,在過彎的時候特別明顯,Trinity有個特別的特性就是過彎時若車身傾斜角度在0~30度以內,會有些笨笨的,但一過了30度之後,又會過份靈敏,這樣的特性反映在下坡過彎時會讓人有種不安定感,一開始還在適應期,下坡過彎會猶豫要不要壓車,壓太少就笨笨的,壓太多又會心驚肉跳。(註:此部份在經過200K的馴車期和適應之後已經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反觀TCR,在騎了Trinity之後才知道TCR的好,操控有如行雲流水,下坡殺彎絕不拖泥帶水,穩定性也令人安心。

[加速和直線]
標準盤配上11-24飛輪,腳踩Zipp 808,再怎樣看都知道是完全平地競速設定。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歸功於三鐵車有別於公路車的幾何,座管角度較高,相較之下座墊位置更接近五通,使得迴轉踩踏時有別於公路車,有一種像是往後踹的感覺。

趴在休息把或握剎車把時,姿勢低,而往後踹的幾何設計,令人會忍不住一直發力,而Zipp 808會隨著速度而發出特殊的低鳴,仿佛在呼喚著車子的主人,再快一點!再快一點!


隨著速度的提升,可以明顯感受到風的流動,沿著自己的耳邊流過,雙手併儱下趴,上半身就像火箭般,速度上來之後感覺自己像巡弋飛彈般破風前進,耳邊傳來風聲和Zipp獨特的低鳴,每踹一下車子就往前衝刺一些,有如極度飢渴的吸血鬼,不把騎乘者的肌力榨乾不會罷休。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在看國外計時賽時,就是被Trinity的這個背影所電到,久久不能自己~~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這是個人最喜歡的角度

平地起步加速,時速在25以下猶如大笨牛一隻,28以上時低鳴聲漸響,30之後踏板逐漸輕快了起來,過35之後有多少腳力就能換來多少加速,40之後仿佛停不下來,令人忍不住一直探底,但探的不是車子的底,是腿力的底.......

簡單試騎澄清湖六圈加來回約略在50k左右的里程,單圈時間約落在12:10~12:30之間,第一次試騎在還沒適應騎乘姿勢的情況之下,單圈時間就已接近平時TCR的練車速度,回來之後調Garmin圖表出來看,明顯可以看到重齒比之下迴轉速較TCR來得低,平地和下坡有一定水平,但上坡時硬用前53後18齒比抽車,也造成了肌力較平常更快速的消耗。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萬惡的11-24飛輪

不過在休息把位的時候自己其實挺心驚肉跳的,一來還不習慣這輛車,二來若路上有什麼突發狀況,休息把上可是沒有剎車的! 真的很怕遇上不長眼的過來撞我!

上坡時也挺有趣,隨著車速的減慢和踩踏的出力感,一開始還能在休息把位上把要變的齒比變好,但隨著起來抽車的踩踏,是沒辦法邊抽車邊換檔的,看來我實在是被電子變速所寵壞了。

也就是說,若騎三鐵車在爬坡,爬到一半沒力氣要再降檔,只有坐下來,左手抓剎車把,右手拉休息把上的變檔,變好之後再站起來踩,是沒辦法像公路車一樣邊抽變換檔的。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心得]
車子牽回來前幾天的練車,小弟深深感到什麼叫車比人兇,在堅持前大盤不退到小盤的情況之下,僅用後11-24飛輪變速,爬起坡來真的很要命,澄清湖繞沒幾圈就鳴金收兵了,真的是被操到。

而極為低矮的騎乘姿勢,對騎乘者的核心肌群也是一種考驗,核心肌群不夠力,隔天就會感到酸痛了

本格派的慓悍風,重齒比,直線凌厲,破風前進,低矮的騎乘姿勢,在路上極難撞車,特別的騎乘姿勢,吸睛度十足,被吸血的快感,在超商買東西會緊張地向外望怕車子不見.....趴在休息把下坡、過彎、過十字路口,會擔心害怕有什麼突發狀況....

騎了一陣子之後,正好遇上滿天星系列的羅馬公路活動,回過頭去騎公路車,感動到快要哭了,好輕快的起步,好迷人的齒比,好舒服的騎乘姿勢,上坡時感動到想哭,下坡殺彎再也不必膽戰心驚,平地和下坡時全程握下把也沒感到任何不適.....那真的是叫做享受啊~~~

但也歸功於Trinity的訓練,前四頭肌的力量增強了,使得一向是爬坡軟腳蝦的我在羅馬公路有感受到明顯的進步,平地速度也有所增長,核心肌群的強化也讓我可以保持在下把的姿勢更久,羅馬公路以二小時四十分出頭完成,感到有些意外,整體狀況還不錯。

回到家看到Trinity,好像看到一頭野獸在彼端挑釁咆哮,心中有些悸動又想騎出去好好踹它個幾腳,寶劍一出就是要見血,沒累垮抽筋是不會回來的...

[小結論]
1.一般公路車,大多可以確實發揮出騎乘者的實力,有幾份就能發揮幾分;三鐵車,若沒一定的腿力和柔軟度和熱愛,一開始趴也趴不下去,踩又踩不動,速度出不來又騎的痛苦,我想應該會在心中罵到無力。

2.如果要爬坡又想騎三鐵車,請愛用電子變速和大齒比飛輪

3.三鐵車下坡殺彎,人比車兇是沒用的,真的會做農夫,請務必小心慢行。

4.燈具、GPS、維修包、置物空間之類的就別想了,車上最多只能放水壺,其他的放上衣口袋或腰包吧,但請相信我,你不會掛腰包的,那就像開法拉利身上穿件三宅一生般的突兀。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5.Fitting 要適時微調,隨著柔軟度和適應性、肌群的強化,Fitting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調整的事,在三鐵車上更是如此,強而有力的後勤支援和專業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6.騎慣了三鐵車之後回過頭去騎一般公路車,會發現真是上天的恩賜喲~


==============================================================================

6/30 新增美利達路線騎乘心得

美利達路線練車心得:

在換了座墊和把休息把下降之後,騎了一趟去年美利達的路線做測試,到龍肚小7折返,去程由大樹上山,回程走旗楠路回來,距離約在80公里。

Garmin 騎乘記錄

把手一下子下降了4cm,趴是可以趴得下去,但身體與座墊接觸的地方不再是骨盆的骨頭,而是在會陰處,而受用於Adamo的座墊,可以有效閃開卵蛋避免壓迫,不再有像Fizik的疼痛感。

然而,還是得適應這樣趴的姿勢,在踩踏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大腿在劃圓的過程,膝蓋距離手肘約略只有5cm。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慢慢會發現,身體會去尋找一個甜蜜點,手肘趴在休息把上的位置若太前面,會感覺身體的重量都壓在手臂上,但踩踏較好出力,出力偏向拉踩拉踩;若手肘的位置偏後,體重會較均勻落在休息把和座墊之間,舒服些但踩踏出力偏向劃圓。

經過約略300公里的騎乘下來,隱約感受到計時車的肌群和公路車有些微的不同,尤其是趴在休息把上面時,因為身體坐的比較前面,踩踏傾向拉踩,好出力但容易被榨乾,而雙手抓剎車把,坐在比較正常的位置時,踩踏就回到接近公路車的畫圓,因此在騎乘過程中會變換姿勢以利不同部位的肌肉群取得休息。

當然若是短距離的賽事而自己的肌肉群訓練的又夠強壯的話,那全程採休息把姿勢然後把體能全數榨乾以取得最大效能是可行的。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一開始從水管路翻座山到大樹,一如過往爬坡反應不若公路車來得直接,加上變速的選擇不多也不是很方便,因此在騎乘上不像公路車可以隨時變換合適的檔位以取得最佳的迴轉速和效率,騎這台計時車很多時候面對爬坡往往是降1~2個齒比然後硬上,踩不太動就站起來用抽的,抽的時候還不能換檔,唉唉

下坡的時候就很兇了,趴在休息把上然後換上重齒比,像高鐵火車頭般勢不可擋,時速50踩起來還很輕快,但過彎及經過十字路口難免會因為趴在休息把上操控不良且沒有剎車而感到神經緊繃。

到了平地段,明顯感覺到時速若掉到30以下會覺得很難騎,33~35以上會漸入佳境,37左右巡航會挺舒服的,齒比、迴轉速和速度都到了一個點,若腳力足夠維持這樣的速度會很不錯。

也因為這樣,沿路都會想辦法維持住這樣的速度和迴轉速,無形之中體力被榨乾而不自知,翻了一座山頭到了新永光門市短短27K進行補給時,就有一種被吸乾的感覺。

太陽實在太大,稍事整補之後再上路,一路奔向龍肚小7,沿路停紅綠燈會覺得很煩人,想到慢下來又要重新加速到甜蜜點又要耗掉一些體力,沿途保持在時速33~35左右,到了一定速度之後,計時車踩起來真的很爽快!

回程進旗山吃晚餐,吃飽之後有力氣了一口氣從旗山飇回楠梓,花了50分左右就到了,中間翻了旗楠公路的山,發現前面換小盤,配上後面11-24的飛輪,一般的坡其實還可以應付。

80公里,騎乘時間在2:35,扣掉停紅綠燈慢下來再起步的時間,均速約在33km/h左右,這樣的狀況相較於過往自己練騎同一路線是有比較快,但腿力負荷很重,看來有得練了。

距離: 80.24 km
時間: 2:35:58
平均速度: 30.9 km/h
高度增加: 842 m
卡路里: 3,227 C

[小總結]

從公路車換計時車,有一種打掉重練的感覺,出力方向和肌群並不完全相同,騎乘姿勢也要重新適應,而重齒比和需在一定的速度之後效率才能出來的特性,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有一定程度以上的體力和腿力的騎乘者,才能發揮出它完全的實力,小弟這幾天深受打擊,看來還有得練了。

當然,若只是想運動和休閒,計時車的罕見度是十足的吸睛,騎乘在路上的姿勢也是殺氣十足,慢慢騎也可以很帥的,大家遠遠一看就知道這不是好惹的,也算滿足自己的虛榮感了。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騎乘報告

==============================================================================

7/23新增800公里測試報告:

依據最近的訓練結果分析,同樣是澄清湖繞圈,Trinity 計時車和 TCR 公路車的比較分析如下:

樣本數:7,(TCR4次+Trinity 3次)
實測距離: 45K x6次 + 65K x1次
平均速度: TCR: 30.3 km/h Trinity:32.8 km/h
最高速度: TCR:49.4 km/h Trinity:52.3 km/h
時間(澄清湖5圈): TCR:1小時27分 Trinity:1小時20分

比較結果:
均速 Trinity 較TCR 快了約8%
最高速度Trinity 快了5.8%
以45K來算,每公里Trinity 比TCR快了9.3秒,也就是每10K差了1分半,每百K差了15分

如果再加上計時帽的話,我猜可能會再差個2%

看來計時車真的和一般公路車有差,尤其是在獨推破風的情況之下,然而在可以輪車及有爬坡的情況,我想公路車還是有它不可取代的長處。

一開始換騎計時車,約略需要200K左右的適應和馴車期,在找到姿勢的甜蜜點和抓到車子的特性之後,就愈來愈好騎,速度的優勢慢慢就顯現出來。

註:輪組的差異可能也反應在此次的比較中,之前騎TCR使用的是Reynolds 46mm 的carbon板輪,Trinity則是 Zipp 808,輪組的差異性還是有的,至於佔多少%則需另行測試。
2013-06-25 1: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報告
大半夜看到這樣無私的分享文
真是感動

也讓我對三鐵車有了點認識
感覺您fitting的高低差怪怪的,TCR ADV SL和這台都有同樣現象

但是三鐵車的心得十分精闢,好文很值得一看!
感謝分享,受益良多
daniellp14 wrote:
[前言]計時車/三鐵...(恕刪)
神之軌跡MK-II wrote:
感覺您fitting...(恕刪)


仁兄一眼就看出小弟心中的痛,小弟身高不高,又是屬於上身長下身短(跨高較同身高的友人短了約2.5公分)的身材,因此座墊高低差一直出不來,加上柔軟度不算好,所以......

基本上座墊高受限於腿長已無法改變了,而與國誌討論許久,考量到平常練車和三鐵賽使用,在風阻和舒適性之間取得平衡點,所以Trinity目前休息把下方的墊片是屬於最高的設定,自然看起來就沒那麼帥,實在無奈.....(短腿族的痛啊~~~)

以後若趴的比較習慣,柔軟度變好以及核心肌群強化後,可能慢慢地再把休息把底下的墊片拿掉幾片,這樣高低差就可以出來,車子也會漂亮些,不過在113或226的賽事規格,要趴90~180k,舒適度的考量可能會大於風阻和美觀,這部份就有待未來視訓練的情況來決定。
請問開版大的trinity坐墊現在是在76º的設定嗎? 如果調到78º甚至80,坐管可以再拉高一點。還有就是如果曲柄長是170mm的話,換成165mm坐管又可以再拉高幾米米。

還有就是原廠的s bend extensions 蠻aggressive的,我換成J bend以後手肘就不需要墊那麼高了。

我也是騎Trinity, 不過是比較低級的Trinity Comp 2。 分享一下一點心得。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jessechao wrote:
請問開版大的trin...(恕刪)


目前是76度設定,然後把座墊前移,在趴了幾天之後慢慢習慣,座墊應該可以再上調1公分左右。

而原廠的S bend 的確是比較趴,J bend可以改善這樣的情況,但下方墊片的高度目前其實並不是取決於手肘,而是取決於我的腰還可以彎多少.....

至於換165mm的曲柄,我倒是沒想到這一招耶~~哈

不過話說回來,美觀(低風阻)及舒適度二者之間的Fitting實在是一門藝術,也謝謝Jesse大的分享


題外話,小弟對於原廠所附的Fizik 三鐵座墊一直坐不習慣,不知仁兄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擾?

daniellp14 wrote:
目前是76度設定,然...(恕刪)


版大的用途是三鐵 or TT? 78度會比較適合三鐵喔。

坐墊的話我目前是用Adamo最平價的那款,不過還是得看個人的屁股啦。只能說這款在triathlon界真的是蠻熱門的,或許真的有他的獨到之處吧。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jessechao wrote:
版大的用途是三鐵 o...(恕刪)


英雄所見略同! 小弟也在找這款座墊,奈何高雄沒有實體得向北部下訂,最近找了幾個同好想說集體團購會不會便宜些~~~
美車一部~
不過應該很多小朋友離家出走吧
小弟覺得結論第四點超有梗:(開著法拉利穿三宅一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