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訓練過後

話說前一晚踩練習台之後,隔天要騎約70km的路,不知道為什麼隔天騎車就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提前回家,前一天是有練間歇,但有這麼差嗎,隔天的恢復還沒好?
請問你們也會這樣嗎?或是有其他方式?
2013-03-04 7: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訓練
我也曾經連續騎三天平均60公里的訓練
第四天因為睡眠不足
也是恢復不夠爆掉
連基本的迴轉數都踩不出來
平常晨起要養成測量安靜心跳的習慣,若測量結果比平常平均值高5下以上,就斟酌當天訓練減量輕鬆騎或做重量訓練吧~
我自己有些方式讓你參考一下

1.早點睡,最好睡滿8HR

2.練完車吃點BCAA,或可以幫助消炎的水果如櫻桃,鳳梨等

3.練完作個簡單的拉筋後泡冷水,不要泡熱水

4.晚上睡覺穿壓縮褲

小粉哥 wrote:
我也曾經連續騎三天平...(恕刪)

就是這種感覺!!!力不從心

Luke Chen wrote:
平常晨起要養成測量安...(恕刪)

但這5下的誤差應該很容易誤判吧???

fish790205 wrote:
我自己有些方式讓你參...(恕刪)

泡冷水還真的蠻有用的!!!

昨天跑去騎了5分山
來回101km
今天腳又開始酸了
早上就爬不起來晨騎了
明天早上應該會起來輕鬆騎,維持心肺就好~~看星期四會不會好一點。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安靜心跳還蠻穩定的,5bpm真的已經是很明顯的差異了,眼睛睜開後先別急著起身,再躺個幾分鐘緩一緩鬧鐘提升的心跳,這時再測量即可
coopers0201 wrote:
就是這種感覺!!!力...(恕刪)
間歇會影響隔天騎乘表現,所以一周兩次間歇就算蠻操的了。晚上有氧兩小時應該會比較適合...而且反而隔天乳酸排的速度比較快。

參考參考
flickr/imagecell

imagecell wrote:
間歇會影響隔天騎乘表...(恕刪)


因為今年想去騎武嶺
用間歇來提高無氧區是比較快的方式

全有氧是比較穩定的提升,但是一遇陡坡有氧馬上變無氧。
只能靠腿的肌肉在撐,肌肉耐力不足一下就堆積乳酸,迴轉速不夠快排不了。
所以才想練間歇來提高最大心跳值。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coopers0201 wrote:
因為今年想去騎武嶺用...(恕刪)



每個人的最大攝氧量是天生的,

雖然可以提升一些,但基因還是佔多數。

這位大大你能提升的東西是LT值,

為什麼要做有氧訓練,可以想看看。

這樣說好了,你跟車友出去練車,

人家還在有氧的狀態,你卻已經是在無氧狀態了

還有迴轉的快或慢一定會堆積乳酸嗎 ? 可以想想看

提醒一下課表的安排也很重要

有錯請批評指教,謝謝。

mymaple0825 wrote:
每個人的最大攝氧量是...(恕刪)


提升LT值是可以把無氧區延後,這部分瞭解。
我會再想想課表要如何安排,謝謝大大的分享喔!!!

提外:大家都希望出去騎車自己的有氧區是別人的無氧區....
那就可以一直攻擊,拉爆它人。

提升LT的部分我會在家裡的訓練台練習,因為這部分可以比較穩定輸出,
當然也可以找一座不是太高太抖的來山來練,但在外變數比較多。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